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2075发布日期:2023-05-05 14: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市政及水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山洪地区,洪水期的水质泥沙及杂质较高。河道防洪治理中,传统做法是简单做河道堤岸改造,满足行洪,山洪过后,河道堤岸外露,硬质化严重,生态性和美观性不足。城市的发展对河道的安全、生态、美观、亲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城市河道的安全、生态、景观亲水性于一体。在一般行洪河道设计中,为了防洪需求,经常采用混凝土硬质河堤,河道只能满足行洪功能,不能满足人们亲水需求和生态需求,导致普通的行洪河道断面结构简单,且不能快速对水质进行净化。

2、传统河道结构,可以满足行洪安全,但河道堤岸外露,硬质化严重,对水质、生态、美观基本没有考虑,山洪爆发期,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且水量较大,对河道生态环境冲击较大,不利于河道生态环境安全,不能使河道水质快速净化。如何既能满足生态需求,及亲水需求,又能满足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及保证水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以及驳岸,河道下游设置闸坝;主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与驳岸之间构成浅水区;挡墙顶部设置30-50cm高石笼墙;所述挡墙顶高程低于常水位60-80cm,洪水位高程低于挡墙顶高程;

4、采用上述河道结构,在行洪范围内设置主河道,结合下游设置的闸坝,使河道常水位高于设计核算的洪水位,且洪水位高程低于混凝土挡墙堤岸顶高程。这样山洪期洪水对两岸冲击较小。在主河道外侧设置浅水区,在保证河道具有足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延伸的浅水区,将河道两侧建设成接近自然状态,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通过设置石笼墙,可以过滤上游山洪带来的大型杂质,不会进入浅水区,不影响河道及浅水区的水质交换,保证水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减小主河道水质及水位波动较大时对浅水区的影响。。

5、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驳岸下部为混凝土护脚,上部为条石或者自然山石。满足河道的岸线形式的生态自然,营造生态、自然、美观的河道。

6、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浅水区池底部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无纺布、砂砾石层、雷诺护垫,种植土。无纺布具有抗拉强度高,质地柔软,适应变形能力强,重量轻,便于储运,便于施工,整体性好,造价低廉等优点,它还具有加筋、反滤、保土、排水和隔离等多种功能,可以提高堤岸的稳定性,提高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增加岸坡的抗水流冲剧和波浪淘刷的能力。砂砾石层可以对水质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雷诺护垫有利于实现水与土体间的自然交换,为水中生物和微生物创造生存环境,从而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保护和改善了水源、水质。上述结构层和种植土满足了该区域栽植沉水、挺水及浮水植物的需求,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水生态系统。

7、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浅水区的宽度为3-5m,或与驳岸岸线相适配。

8、进一步的优化,池底到驳岸顶部高度为80-100cm。其中砂砾石垫层厚度为15-25cm、雷诺护垫层厚度为25-35cm,25-35cm种植土;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合河道下游闸坝使洪水位低于常水位,并通过河道断面结构分区,可以很好的满足亲水性和保障河道的安全性。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河道及浅水区的水质交换,浅水区水体的净化,以及河岸景观、亲水、生态功能。此外,浅水区宽度可以结合现场位置,与驳岸曲线相适配,河道洪水在可控范围内且不影响岸线走向。



技术特征:

1.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河道,以及驳岸,河道下游设置闸坝;主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与驳岸之间构成浅水区;挡墙顶部设置30-50cm高石笼墙;所述挡墙顶高程低于常水位60-80cm,洪水位高程低于挡墙顶高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下部为混凝土护脚,上部为条石或者自然山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池底部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无纺布、砂砾石层、雷诺护垫,种植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的宽度为3-5m,或与驳岸岸线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浅水区池底到驳岸顶部高度为80-100cm;其中砂砾石垫层厚度为15-25cm、雷诺护垫层厚度为25-35cm,种植土厚度为25-35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市政及水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洪地区的沉砂清水型河道断面结构,包括主河道,以及驳岸,河道下游设置闸坝;主河道两侧采用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与驳岸之间构成浅水区;挡墙顶部设置30‑50cm高石笼墙;所述挡墙顶高程低于常水位60‑80cm,洪水位高程低于挡墙顶高程。本技术河道常水位高于设计核算的洪水位,且洪水位高程低于混凝土挡墙堤岸顶高程。山洪期洪水对两岸冲击较小。在主河道外侧设置浅水区,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通过设置石笼墙,可以过滤上游山洪带来的大型杂质,不影响河道及浅水区的水质交换,保证水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减小主河道水质及水位波动较大时对浅水区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廖子清,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