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4416发布日期:2023-02-01 02:3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路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和密实不透水的路面铺装所覆盖,导致暴雨时,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采用排水路面有利于缓解这一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排水路面采用大孔隙路面混合料铺筑路面,雨水降落到地面后,容易将一些杂质一同流入下水道中,不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收集,长时间下水道中会堆积大量杂质,不利于雨水的排放,同时雨水容易渗入底部土壤中,使土壤受潮塌陷,从而造成路面的损坏。
3.在公开号为cn2163388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排水路面,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于路边的排水沟以及设置于排水沟顶部的排水盖,所述排水沟相对两侧壁的顶部设有沿排水沟延伸方向的缺口,所述排水盖的相对两侧端部嵌设于缺口内;所述排水沟的顶部设有位于排水盖正下方且顶部开口的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底部以及侧部均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过滤盒的顶部设有绕过滤盒一圈的外凸沿,所述外凸沿搭设于缺口内;所述排水盖铰接于排水沟一边的缺口内壁,所述排水沟设有用于固定排水盖的自由端且可松开的固定部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路面遭遇连续降雨时,过滤盒需对雨水进行过滤,当过滤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过滤盒的表面易堆积大量杂物,此时,工作人员需开启排水盖,并对过滤框进行清理,从而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盒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下水口,所述路面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井盖,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盖板,所述井盖、盖板以及路面的上表面相互平齐,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网,所述下水口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用于清理过滤网的清理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沿路面移动至井盖,进而使井盖对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进行阻挡,从而使雨水沿下水口移动至过滤网上,进而使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此外,当过滤网经过长时间工作后,过滤网的表面易堆积大量的杂质。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清理组件,从而使清理组件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转动槽相互连通的l形槽,所述转动槽位于井盖与固定槽之间,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分别滑动设
置在两个固定槽内的固定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侧壁上的刮板以及固定设置在转动杆外壁上的第一固定绳,所述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穿过l形槽并固定设置在刮板靠近收纳槽的侧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开启井盖,并转动转动杆,进而使第一固定绳的一端缠绕至转动杆的外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刮板的底面对过滤网的上表面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上端开口并与固定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内底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的底面,所述刮板与第一滑块相互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时,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分别抵紧固定槽的底面与上表面,进而使刮板在第一滑块的作用下抵紧过滤网的上表面,从而提高了刮板的底面与过滤网的上表面相互抵紧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刮板对过滤网的清理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收纳槽相互连通的安置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收纳盒,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安置槽的内底壁以及收纳盒的上表面相互平齐,所述收纳盒的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绳,所述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盖板的底面。
13.所述安置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刮板靠近滑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底面与过滤网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滑板的底面与其靠近刮板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与清理板正对的倾斜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二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时,当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时,清理板远离刮板的侧壁逐渐靠近倾斜面并最终抵紧倾斜面,进而使滑板在清理板的作用下向远离过滤网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杂物在清理板的作用下移动至收纳盒内。此时,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盖板,即可使第二固定绳的一端跟随盖板运动,进而使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向上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收纳盒跟随第二固定绳向上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收纳盒内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收纳盒的难度。
15.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刮板靠近容纳槽的侧壁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反向转动转动杆时,缠绕在转动杆外壁上的第一固定绳与转动杆逐渐分离,进而使刮板、固定块以及清理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收纳盒的方向滑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复位刮板、固定块以及清理板的难度。
17.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顶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板、固定块以及清理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收纳盒的方向滑动时,滑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过滤网的方向滑动,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收纳盒的概率。
1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难度的把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中,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沿路面移动至井盖,进而使井盖对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进行阻挡,从而使雨水沿下水口移动至过滤网上,进而使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此外,当过滤网经过长时间工作后,过滤网的表面易堆积大量的杂质。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清理组件,从而使清理组件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3.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开启井盖,并转动转动杆,进而使第一固定绳的一端缠绕至转动杆的外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刮板的底面对过滤网的上表面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4.3、本技术中,当刮板与固定块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的方向滑动时,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分别抵紧固定槽的底面与上表面,进而使刮板在第一滑块的作用下抵紧过滤网的上表面,从而提高了刮板的底面与过滤网的上表面相互抵紧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刮板对过滤网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下水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固定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路面;11、下水口;12、收纳槽;13、井盖;14、盖板;15、过滤网;16、固定槽;2、清理组件;21、转动槽;22、固定块;23、转动杆;24、刮板;25、第一固定绳;26、l形槽;3、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第一弹簧;4、安置槽;41、收纳盒;42、第二固定绳;5、安装槽;51、滑板;52、清理板;53、倾斜面;6、容纳槽;61、第二弹簧;7、第三弹簧;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包括路面1、井盖13、盖板14、过滤网15、清理组件2、收纳盒41、第二固定绳42、滑板51、清理板52、第二弹簧61以及第三弹簧7。路面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下水口11,且路面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2。井盖1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井盖13设置在下水口11的内壁上。盖板1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盖板14
设置在收纳槽12的内壁上,且井盖13、盖板14以及路面1的上表面相互平齐。过滤网15设置在下水口11的内壁上,用于过滤雨水。下水口11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16,且固定槽16位于过滤网15的上方。
32.下水口11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1,下水口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转动槽21相互连通的l形槽26,转动槽21位于井盖13与固定槽16之间。用于清理过滤网15,清理组件2包括固定块22、转动杆23、刮板24以及第一固定绳25。固定块22设有两个并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槽16内,固定块22包括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31以及第一弹簧32。第一滑块3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滑块3滑动设置在固定槽16内。第二滑块3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滑块3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3内。第一弹簧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3的内底壁上,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31的底面。转动杆23为圆杆状结构,转动杆23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1内。刮板2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刮板24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块3相互靠近的侧壁上。第一固定绳25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23的外壁上,第一固定绳25的另一端穿过l形槽26并固定设置在刮板24靠近收纳槽12的侧壁上。
33.当工作人员需对过滤网15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开启井盖13,并转动转动杆23,进而使第一固定绳25的一端缠绕至转动杆23的外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25的另一端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刮板24、第一滑块3以及第二滑块31在第一固定绳25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刮板24的底面对过滤网15的上表面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31在第一弹簧32的作用下分别抵紧固定槽16的底面与上表面,进而使刮板24在第一滑块3的作用下抵紧过滤网15的上表面,从而提高了刮板24的底面与过滤网15的上表面相互抵紧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刮板24对过滤网15的清理效果。
34.下水口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收纳槽12相互连通的安置槽4,收纳盒41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块状结构,收纳盒41滑动设置在收纳槽12内,且过滤网15的上表面、安置槽4的内底壁以及收纳盒41的上表面相互平齐。第二固定绳4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收纳盒41的内底壁上,第二固定绳4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盖板14的底面。
35.安置槽4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安装槽5,滑板5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滑板51滑动设置在安装槽5内,且滑板51的底面与其靠近刮板24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与清理板52正对的倾斜面53。清理板5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清理板52固定设置在刮板24靠近滑板51的侧壁上,且清理板52的底面与过滤网15的上表面平齐。
36.当刮板24与固定块22在第二固定绳42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滑动时,当刮板24与固定块22在第一固定绳25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滑动时,清理板52远离刮板24的侧壁逐渐靠近倾斜面53并最终抵紧倾斜面53,进而使滑板51在清理板52的作用下向远离过滤网15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杂物在清理板52的作用下移动至收纳盒41内。此时,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盖板14,即可使第二固定绳42的一端跟随盖板14运动,进而使第二固定绳42的另一端向上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收纳盒41跟随第二固定绳42向上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收纳盒41内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收纳盒41的难度。
37.下水口11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槽6,第二弹簧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容纳槽6的内壁上,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刮板24靠近容纳槽6的侧壁上。
38.当工作人员反向转动转动杆23时,缠绕在转动杆23外壁上的第一固定绳25与转动
杆23逐渐分离,进而使刮板24、固定块22以及清理板52在第二弹簧61的作用下向远离收纳盒41的方向滑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复位刮板24、固定块22以及清理板52的难度。
39.第三弹簧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板51的上表面,第三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5的内顶壁上。
40.当刮板24、固定块22以及清理板52在第二弹簧61的作用下向远离收纳盒41的方向滑动时,滑板51在第三弹簧7的作用下向靠近过滤网15的方向滑动,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收纳盒41的概率。
41.为了降低工作人员转动杆23的难度,转动杆2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把手8。把手8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23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42.本实施例中一种道路路面1排水结构的使用原理为: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沿路面1移动至井盖13,进而使井盖13对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进行阻挡,从而使雨水沿下水口11移动至过滤网15上,进而使过滤网15对雨水进行过滤。此外,当过滤网15经过长时间工作后,过滤网15的表面易堆积大量的杂质,此时,工作人员需对过滤网15上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开启井盖13,并转动转动杆23,进而使第一固定绳25的一端缠绕至转动杆23的外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25的另一端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刮板24与固定块22在第一固定绳25的作用下向靠近收纳槽12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刮板24的底面对过滤网15的上表面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15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