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1756发布日期:2023-02-24 21:1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


背景技术:

2.洪涝灾害是我国城市的自然灾害之一,是由于长期降水或暴雨不能及时排入河道沟渠形成地表积水的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损失,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井盖是将雨水导入下水道的一种装置,同时具有防止杂物和预防行人、车辆掉入下水道的作用,而随着杂物的堆积易造成井盖和下水道堵塞,影响洪涝发生时城市排水的能力;公开号cn212175867u公开了一种道路防堵井盖,转杆转动对下水槽内部进行疏通,避免发生堵塞,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对井盖本体的疏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井盖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井盖上车辆通过存在不确定性,会避开井盖积水区,清理效果不佳,二是杂物长期进入下水道内会导致井盖下方的通道淤积,影响井盖的排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井盖内设置下水道,通过电机驱动对盖体内进行清理,提高井盖防堵的效果,在井盖下方的井筒内设置杂物搅碎机构,防止杂物在井盖下堆积导致井筒堵塞无法排涝的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包括井筒,所述井筒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下水道、第二下水道,所述盖体上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下水道或第二下水道下连通的下水口,所述盖体下面设有除杂机构,所述井筒内设有安装槽,所述井筒上且位于安装槽上面设有盖板,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左连接轴,所述井筒远离左连接轴一侧转动设有右连接轴,所述左连接轴与右连接轴之间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通过螺栓螺母与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井筒内侧且位于中间轴下方设有承接环,所述承接环上设有搅碎机构,搅碎机构将进入井筒内的较大杂物进行破碎处理,防止井筒内堵塞。
5.所述左连接轴与井筒之间设有防水轴承,防止井筒内的污水进入安装槽导致电机损坏。
6.所述除杂机构包括与盖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依次设有第一刮板、第二刮板、连杆,所述第一刮板位于第一下水道内,所述第二刮板位于第二下水道内,所述盖体下面设有环槽,所述连杆上端设有球体,所述球体位于环槽内且与盖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分别对第一下水道、第二下水道进行防堵清理。
7.所述搅碎机构包括位于承接环上面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有钢环和两根钢管在钢环内交叉组成,所述环形架下面设有滤网框,所述环形架内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延伸至滤网框内设有破碎
刀。
8.所述盖体上面一侧设有拉口,拉口方便拉动盖体,所述第一下水道内径远大于第二锥齿轮的外径,防止从下水口处进入的杂物缠绕在第一锥齿轮上。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井盖防堵,井盖内设置下水口、第一下水道、第二下水道来进行排水,除杂机构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对导致井盖堵塞的杂物进行清理,二是井筒防堵,提高井盖排涝的能力,对进入井筒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并将大体积的杂物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杂物可从滤网框内排出。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井盖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轴安装示意图。
14.如图所示:1、井筒;2、盖体;3、第一下水道;4、第二下水道;5、下水口;6、除杂机构;7、安装槽;8、盖板;9、电机;10、左连接轴;101、防护轴承;11、右连接轴;12、中间轴;13、第一锥齿轮;14、承接环;15、搅碎机构;16、第一转轴;17、横杆;18、第一刮板;19、第二刮板;20、连杆;21、环槽;22、球体;23、第二锥齿轮;24、环形架;25、滤网框;26、第二转轴;27、第三锥齿轮;28、破碎刀;29、拉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一种城市防涝用防堵井盖,包括井筒1,所述井筒1上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内设有第一下水道3、第二下水道4,所述盖体2上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下水道3或第二下水道4下连通的下水口5,所述盖体2下面设有除杂机构6,所述井筒1内设有安装槽7,所述井筒1上且位于安装槽7上面设有盖板8,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轴连接有左连接轴10,所述井筒1远离左连接轴10一侧转动设有右连接轴11,所述左连接轴10与右连接轴11之间设有中间轴12,所述中间轴12通过螺栓螺母与左连接轴10、右连接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12上设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井筒1内侧且位于中间轴12下方设有承接环14,所述承接环14上设有搅碎机构15,搅碎机构15将进入井筒1内的较大杂物进行破碎处理,防止井筒1内堵塞。
17.所述左连接轴10与井筒1之间设有防水轴承101,防止井筒1内的污水进入安装槽7导致电机9损坏。
18.所述除杂机构6包括与盖板8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上设有横杆17,所述横杆17上依次设有第一刮板18、第二刮板19、连杆20,所述第一刮板18位于第一下水道3内,所述第二刮板19位于第二下水道4内,所述盖体2下面设有环槽21,所述连杆20上端设有球体22,所述球体22位于环槽21内且与盖体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6下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3,第一刮板18、第二刮板19分别对第一下水道3、第二下水道4进行防堵清理。
19.所述搅碎机构15包括位于承接环14上面的环形架24,所述环形架24有钢环和两根
钢管在钢环内交叉组成,所述环形架24下面设有滤网框25,所述环形架24内转动设有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上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27,所述第二转轴26下端延伸至滤网框25内设有破碎刀28。
20.所述盖体2上面一侧设有拉口29,拉口29方便拉动盖体2,所述第一下水道3内径远大于第二锥齿轮23的外径,防止从下水口5处进入的杂物缠绕在第一锥齿轮13上。
2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安装时,打开盖板将电机固定在安装槽内,将环形架置于承接环上面,中间轴两端通过螺栓螺母与左、右连接轴固定连接,最后合上盖体,污水通过下水口进入第一下水道和第二下水道,排入滤网框内;启动电机带动左连接轴、中间轴、右连接轴、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刮板、第二刮板转动对第一下水道和第二下水道清理,球体在环槽内移动,第二转轴带多破碎刀对滤网框内的杂物进行破碎,完成杂物清理。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