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0146发布日期:2022-12-28 03: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边坡坡面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开挖形成人工边坡,对受自然因素易产生破坏的边坡坡面,均需采用适宜的防护措施。边坡支护结构主要有边坡浅层的锚喷支护和用于深层的锚索框架梁支护,以保证边坡长期稳定及建筑物安全。为合理利用土地,受用地范围、附近的建筑物限制等因素,禁止开挖占地多,导致不得不采取锚索框架梁加强支护方案,而加强支护方案一般都存在费用较高、工期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包括:锚杆(1)、钢筋网(2)、钢筋肋(3)和喷混凝土板(4);
6.所述锚杆(1)底端锚入边坡稳定岩层,顶端外露于边坡坡面;所述钢筋网(2)铺设于所述边坡坡面,并挂于各个所述锚杆(1)的外露的顶端;所述钢筋肋(3)铺设于所述钢筋网(2)的上面,并且,所述钢筋肋(3)与相接触的所述锚杆(1)在接触位置固定;
7.在所述边坡坡面的上面喷混凝土,使所述锚杆(1)的顶端外露部分、所述钢筋网(2)和所述钢筋肋(3)共同浇筑于所述喷混凝土板(4)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锚杆(1)的顶端外露部分为弯钩形状。
9.优选的,所述锚杆(1)为l形结构。
10.优选的,所述锚杆(1)包括杆体和位于所述杆体外端的端头;
11.所述杆体为钢筋材料,直径25~32mm,长度3~9m,间排距2~6m,锚入边坡稳定岩层的锚入深度为3~8.75m;
12.所述端头的长度为25~35cm,向上倾斜。
13.优选的,所述钢筋网(2)为钢筋材料,钢筋直径8~12mm,所述钢筋网(2)的网格尺寸为:长度10~20cm,宽度10~20cm。
14.优选的,所述钢筋肋(3)为钢筋材料,钢筋直径16mm~32mm,间排距2~6m。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支护效果显著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从而解决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稳定支护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a大样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支护结构平面展开示意图。
20.图中:
21.1.锚杆;2.钢筋网;3.钢筋肋;4.喷混凝土板;5.软弱层;6.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支护效果显著、简单易施工,工期短、费用低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从而解决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稳定支护问题。尤其用于用地空间受限、附近建筑物限制等情况下使用。
24.具体具有以下优点:
25.(1)钢筋肋与锚杆组合支护结构,构造简单,灵活实用,解决了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滑动变形破坏稳定的问题,边坡稳定得到了保证。
26.(2)解决了征地空间受限无法放缓坡度的问题。
27.(3)避免了采用锚索框架梁支护、极大的节约了工程投资和工期。
28.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包括:锚杆1、钢筋网2、钢筋肋3和喷混凝土板4;
29.锚杆1底端锚入边坡稳定岩层,顶端外露于边坡坡面,传递结构物的拉力;钢筋网2铺设于边坡坡面,并挂于各个锚杆1的外露的顶端;钢筋肋3铺设于钢筋网2的上面,并且,钢筋肋3与相接触的锚杆1在接触位置固定;例如,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实现钢筋肋3与锚杆1可靠连接。
30.在边坡坡面的上面喷混凝土,使锚杆1的顶端外露部分、钢筋网2和钢筋肋3共同浇筑于喷混凝土板4的内部。
31.因此,本技术中,钢筋肋3与锚杆1可靠连接,与钢筋网2、喷混凝土板4形成复合体,共同作用将软弱层5的土压力传递给锚杆1,喷混凝土板4,防止土体松弛和崩解,待锚杆1、钢筋网2、钢筋肋3完成后施工。
32.实际应用中,锚杆1的顶端外露部分为弯钩形状,或者,锚杆1为l形结构。用于钩挂钢筋网2。
33.作为一种具体方式,如图3所示,钢筋肋3包括横向钢筋肋和纵向钢筋肋,横纵钢筋肋通过在交点位置编织固定,形成钢筋肋网格,在每个钢筋肋网格的四个顶角位置,各设置一个锚杆1,并且,锚杆1与钢筋肋焊接固定,提高支护强度和稳定性。
34.下面介绍各部件的结构参数:
35.锚杆1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外端的端头;
36.杆体为钢筋材料,例如,由hrb400钢筋加工而成,一般直径25~32mm,长度3~9m,
间排距2~6m,锚入边坡稳定岩层的锚入深度一般为3~8.75m;端头的长度一般为25~35cm,向上倾斜,作为传力载体。
37.钢筋网2为钢筋材料,例如,由hpb300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一般8~12mm,钢筋网2的网格尺寸一般为:长度10~20cm,宽度10~20cm。
38.钢筋肋3为钢筋材料,例如,由hpb400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一般16mm~32mm,间排距2~6m,一般与锚杆1的间排距对应。
3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门针对顺向软弱层发育的边坡6的支护结构,其中,软弱层5发育走向与边坡基本一致,倾角与边坡相近,一般偏差为
±
10
°
,软弱层的性质为软岩,厚度一般为0~6m。边坡6一般坡比为1:0.3~1:1.1,表层强风化。软弱层在锚杆、钢筋网、钢筋肋、喷混凝土板共同作用下而稳定。
40.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带有钢筋肋的锚喷支护结构工作原理为:
41.利用锚杆锚固至稳定的岩层中,锚杆作为传力载体,顺向软弱发育的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后,作用于支护结构上,钢筋肋、钢筋网与喷混凝土板形成复合体,共同承受土体变形所带来的压力,通过锚杆把荷载传递至稳定的岩层,对边坡进行支护,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42.下面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场内道路工程为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43.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场内道路工程,路基开挖边坡较高,边坡坡比1:0.5,岩体风化卸荷强烈,为顺向软弱层发育的边坡6,开挖卸荷后,受自然因素影响边坡容易失稳。为保证边坡稳定及通行安全,对该边坡采用锚杆1长度9m,锚固至稳定岩层,坡面挂钢筋网2,钢筋肋3直径22m,与锚杆1连接,钢筋肋3、钢筋网2与喷混凝土板4形成复合体,对边坡6进行支护。本支护结构防护高度30m,施工耗时2个月,截止目前,已运行21个月,边坡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4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5.(1)本实用新型利用锚喷及挂网、钢筋肋联合作用的支护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快捷施工,对顺向软弱层发育的岩质边坡进行防护,显著提高了边坡整体稳定性,实现了边坡稳定的目的;
46.(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地空间受限无法放缓坡度的问题;
47.(3)本实用新型与通常采用的锚索框架梁支护,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和工期。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