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6911发布日期:2023-02-10 23:1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用的锚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锚杆支护具有承载力高、可靠度大的优点,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城市深基坑加固,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显著效益。
3.随着锚杆的大量使用,城市地下埋设的锚杆相应地也越来越多。当临时支护功能失效后,这种传统的锚杆无法进行回收,与所建筑的构筑物一起埋藏于地下,占用大量地下空间,形成地下垃圾,同时也因锚杆不能回收而造成钢材的浪费。此外,还会对城市的后期改造,如地铁施工、隧道施工等造成极大的困扰,导致地铁、隧道施工以及市政工程中的大型机械(如盾构机)无法施工,只能依靠人工挖掘,从而极大延长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因而需要一种在完成临时支护的功能后能对其进行回收的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锚杆完成临时支护功能后对其进行回收,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包括锚固头、锚杆本体和软管,所述锚固头螺纹连接于锚杆本体的一端,所述软管套设于所述锚杆本体的周侧,所述锚杆本体的周侧抵接于所述软管的内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锚杆支护结构时,首先将锚杆本体套设于软管内部,将锚固头螺纹固定于锚杆的一端;然后将安装好的锚杆支护结构插入基坑壁打好的锚杆孔中,在锚杆孔的孔壁与软管的外侧壁之间注浆;拆卸锚杆时,转动锚杆本体,使锚杆本体与锚固头分离,然后将锚杆本体从软管中抽出,使基坑壁内部只留下软管和锚固头,从而完成对锚杆本体的回收,减少锚杆造成的不良影响,节约建筑材料。
8.可选的,所述锚杆本体的周侧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软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均沿所述锚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软管中取出锚杆本体时,利用第一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将锚杆本体从软管中拧出,使得取出过程更为省力。
10.可选的,还包括弹性管,所述弹性管套设于所述软管外,所述弹性管与所述软管等长;所述弹性管靠近所述锚固头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结构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内侧壁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外侧壁与所述弹性管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支护结构插入锚杆孔后,向软管和弹性管之间注
浆,弹性管的管壁随之发生形变,使弹性管的外壁抵接于锚杆孔的孔壁;由于连接片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软管和弹性管固定连接,因而浆液不会渗入土体,从而可通过定量注浆控制每个锚杆支护结构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大小。
12.可选的,所述连接片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锚固头的一个表面用于供所述连接片抵接,所述锚固头用于将所述连接孔盖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弹性管和软管之间注入浆液后,浆液流经连接孔与锚固头接触,从而使锚固头与连接片固定连接;在将锚杆本体从软管中旋转拧出的过程中,限制锚固头相对于土体发生转动,降低因锚杆本体与锚固头连接过紧而无法将锚杆本体与锚固头分离的风险。
14.可选的,所述弹性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布于所述弹性管的表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弹性管的粗糙程度,即增加弹性管与锚杆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因数,从而增加锚杆支护结构的抗拉拔能力。
16.可选的,所述凸起为呈三棱锥结构的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弹性管和软管之间注浆至弹性管与锚杆孔的孔壁抵接后,凸起的尖端插入土体,增加锚杆支护结构与土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加锚杆支护结构的抗拉拔能力。
18.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根延长杆和至少一根限位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锚杆本体远离所述锚固头的端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供所述限位块插接;所述延长杆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供所述限位块插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贯穿开设有第一穿设孔,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壁贯穿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限位孔均用于供所述限位杆插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限位块,第一穿设孔、第二穿设孔和限位杆的配合使得多个延长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槽、限位块,第二穿设孔、第三穿设孔和限位杆的配合使得延长杆与锚杆本体可拆卸连接。因而可制作较短的锚杆本体,施工人员根据需要的锚杆支护结构的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延长杆延长锚杆本体,从而使延长杆与从而使得锚杆支护结构的运输、收纳和拆卸更加方便。
20.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柱状结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本体或延长杆从软管中抽出时,可在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中插入对应的多边形柱状工具,然后转动多边形柱状工具,以便于将锚杆本体或延长杆从软管中拧出。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锚杆本体外套设软管,利用软管隔离锚杆本体与浆液,使得可在锚杆支护结构完成临时支护的功能后将锚杆本体从土体中抽出,减少埋设于地下的锚杆形成的不良影响;
24.2.通过设置延长杆,并使延长杆与锚杆本体、延长杆与延长杆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锚杆支护结构的运输、收纳和拆卸更加方便;
25.3.通过在软管外套设弹性管,并利用连接片将弹性管与软管的端部连接,使得注
浆时浆液不会渗入土体,从而可通过控制注浆量控制锚杆支护结构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用于展示锚杆支护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用于展示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用于展示第一限位槽的示意图。
30.图5是用于展示第二限位槽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锚固头;2、锚杆本体;21、第一限位槽;22、第一穿设孔;23、第一外螺纹;3、延长杆;31、限位块;32、第二限位槽;33、第二穿设孔;34、第三穿设孔;35、第二外螺纹;4、限位杆;5、软管;51、内螺纹;6、弹性管;61、连接片;62、连接孔;6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包括锚固头1、锚杆本体2、多根延长杆3、多根限位杆4、软管5和弹性管6,锚固头1螺纹连接于锚杆本体2的一端。延长杆3可拆卸连接于锚杆本体2,相邻延长杆3可拆卸连接,延长杆3用于延长锚杆本体2。弹性管6套设于软管5外部且与软管5等长,软管5套设于锚杆本体2外部。
34.参照图1,锚固头1为由混凝土制成的圆锥形块,锚固头1的底面用于供锚杆本体2的端部抵接。软管5由可降解橡胶材料制成,弹性管6由土工布制成。
35.参照图2,锚杆本体2远离锚固头1的端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1,延长杆3一端的端面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1,第一限位槽21用于供限位块31插接。延长杆3远离限位块31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2,第二限位槽32用于供限位块31插接。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限位块31的侧壁和第二限位槽32的槽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穿设孔22、第二穿设孔33和第三穿设孔34,第一穿设孔22、第二穿设孔33和第三穿设孔34均用于供限位杆4插接。
36.参照图4和图5,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32均为正五边形柱状结构。
37.参照图2,锚杆本体2的周侧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3,软管5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51,内螺纹51用于与第一外螺纹23配合。延长杆3的周侧开设有第二外螺纹35,第二外螺纹35用于与内螺纹51配合。第一外螺纹23、内螺纹51和第二外螺纹35均沿锚杆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当延长杆3与锚杆本体2连接时,第一外螺纹23和第二外螺纹35的螺纹线相连;当相邻延长杆3连接时,相邻延长杆3的相邻第二外螺纹35的螺纹线相连。
38.参照图2和图3,弹性管6靠近锚固头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环状结构的连接片61,连接片61的内侧壁与软管5的靠近锚固头1的一端的侧壁粘接固定。连接片6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2,多个连接孔62均布于连接片61的表面。借此设计,在向弹性管6和软管5之间注浆时,浆液流经连接孔62与锚固头1接触,浆液凝固后与锚固头1连接,使锚固头1与连接片61固定连接;另外,在锚固头1、连接片61、弹性管6和软管5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浆液停留于弹性管6与软管5之间,不会渗入土体,对土体造成有害影响,同时也可通过定量注浆
控制锚杆支护结构与土体之间作用力的大小。
39.参照图2,弹性管6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多个三棱锥结构的凸起63,多个凸起63均布于弹性管6的外侧壁。借此设计,注浆后,弹性管6扩张,弹性管6的侧壁抵接于锚杆孔的孔壁,凸起63插入土体,从而增加锚杆支护结构的抗拉拔能力。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深基坑锚杆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组装锚杆支护结构时,首先选取合适数量的延长杆3,将延长杆3的限位块31与锚杆本体2的第一限位槽21插接,将第一穿设孔22对准第二穿设孔33,将限位杆4插入第一穿设孔22和第二穿设孔33,同理将相邻延长杆3进行拼接;然后将锚杆本体2及延长杆3拧入软管5中,直至锚杆本体2的端面与连接片61的表面共面,最后将锚固头1螺纹连接于锚杆本体2的端部。
41.施工时,首先在基坑壁打好锚杆孔,然后将锚杆支护结构插入锚杆孔中,最后在弹性管6和软管5之间注浆,是弹性管6的外侧壁抵接于锚杆孔的孔壁。
42.待施工完成,锚杆支护结构完成其临时支护功能后,利用与第一多边形槽以及第二多变形槽对应的多边形柱将延长杆3及锚杆本体2拧出软管5。拧出过程中,可直接将所有锚杆本体2与所有延长杆3全部一次性拧出,也可将已拧出的延长杆3与其仍在软管5内部的软管5分离后继续拧出。
43.当锚杆本体2及所有延长杆3全部拧出后,土体中只剩下混凝土制成的锚固头1、有土工布制成的弹性管6和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软管5,因而可有效减少锚杆支护结构对周边土体的影响。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