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污防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1280发布日期:2023-02-21 18:3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拦污防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拦污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利河道的使用过程中一般利用闸门来控制水流的流量,从而达到一定的防汛目的,但是传统闸门的结构较为简单,在闸门打开时,河上游内漂浮的垃圾会通过闸门流向下游,从而对下游的水造成污染,造成污染蔓延。
3.公告号为cn21493996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河道拦污防汛装置,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固定板内部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两个第一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污结构,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两个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两个第二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汛板,两个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防汛板通过限位螺栓活动连接。该水利河道拦污防汛装置,通过拦污网对污物进行拦截后,然后对拦污网进行提升,同时提升网将水面上的污物进行提升,从而方便对污物和提拦污网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打捞,提高了清理时的效率,劳动强度较低,使用便捷。
4.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拦污网对污物进行拦截,然后控制拦污网进行提升,通过提升网将水面上的污物进行提升,从而方便对污物和提拦污网进行清理,但是所提升的污物还堆积在提升网上,需要人员将提升网上的污物清理后才能够重复进行使用,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拦污防汛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拦污网对污物进行拦截,然后控制拦污网进行提升,通过提升网将水面上的污物进行提升,从而方便对污物和提拦污网进行清理,但是所提升的污物还堆积在提升网上,需要人员将提升网上的污物清理后才能够重复进行使用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拦污防汛装置,包括防汛闸,所述防汛闸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移动机构和导杆,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与所述导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清污机构,所述清污机构与所述导杆的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清污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所述清污机构的内部,所述防汛闸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清污机构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收集箱之间,使用时第一移动机构控制清污机构上移将污物进行打捞,再通过第二移动机构控制刮板向外侧移动,将清污机构内部打捞的污物推进收集箱的内部,从而便于清污机构重复进行打捞工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汛闸包括固定连接在对称设置的所述收集箱之间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
穿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闸门,所述闸门的两侧与所述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清污机构的背面与所述闸门的正面相抵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内壁顶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与所述框架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与所述清污机构的内部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污机构包括v形打捞板,所述v形打捞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上开有将所述置物箱贯穿的螺纹孔和限位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径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导杆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置物箱内部的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置物箱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螺纹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壁与所述刮板的内壁螺纹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形打捞板上对称开有将所述v形打捞板贯穿的置物槽,所述v形打捞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置物槽内部的过滤网。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所述双头电机的一端。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本技术设置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控制清污机构进行上下移动,导杆能够限制清污机构的移动位置,清污机构在下移时,能够沉入河水的内部,在清污机构上升时,能够将防汛闸处拦截下来的漂浮物等垃圾进行打捞,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同时控制对称设置的刮板进行移动,在刮板向外侧移动时,能够将清污机构内部打捞的污物推进收集箱的内部,从而便于清污机构重复进行打捞工作,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因污物堆积在清污机构内部,需要人员清理后才能够重复进行使用的情况,使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的便捷。
16.(2)本技术设置的框架能够限制第一电机的安装位置,启动第一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杆转动时能够控制闸门进行开合,启动第二电机能够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在第二螺纹杆转动时,能够控制清污机构进行移动,v形打捞板能够对污物进行打捞,置物箱能够限制第二移动机构的安装位置,螺纹孔能够限制第二螺纹杆的安装位置,限位孔能够限制导杆的安装位置。
17.(3)本技术启动设置的双头电机能够带动第三螺纹杆进行转动,在第三螺纹杆转动时,能够控制刮板进行移动,限位环能够限制刮板的移动位置,尽量避免刮板在移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置物槽能够限制过滤网的安装位置,过滤网在v形打捞板上移时,能够对v形打捞板内部的污物进行过滤,将污物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汛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污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
24.1、防汛闸;101、框架;102、第一电机;103、第一螺纹杆;104、闸门;2、第一移动机构;201、第二电机;202、第二螺纹杆;3、清污机构;301、v形打捞板;302、置物箱;303、螺纹孔;304、限位孔;4、导杆;5、第二移动机构;501、双头电机;502、第三螺纹杆;6、刮板;7、收集箱;8、置物槽;9、过滤网;10、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5,一种拦污防汛装置,包括防汛闸1,防汛闸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移动机构2和导杆4,第一移动机构2与导杆4相对设置,第一移动机构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清污机构3,清污机构3与导杆4的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清污机构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机构5,第二移动机构5的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刮板6,刮板6位于清污机构3的内部,防汛闸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收集箱7,清污机构3位于对称设置的收集箱7之间。
30.本实施例中,本拦污防汛装置中设置的防汛闸1在使用时安装在河道的内部,第一移动机构2能够控制清污机构3进行上下移动,导杆4能够限制清污机构3的移动位置,清污机构3在下移时,能够沉入河水的内部,在清污机构3上升时,能够将防汛闸1处拦截下来的漂浮物等垃圾进行打捞,第二移动机构5能够同时控制对称设置的刮板6进行移动,在刮板6向外侧移动时,能够将清污机构3内部打捞的污物推进收集箱7的内部,从而便于清污机构3重复进行打捞工作,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因污物堆积在清污机构3内部,需要人员清理后才能够重复进行使用的情况,使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的便捷。
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防汛闸1包括固定连接在对称设置的收集箱7之间的框架101,框架10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102,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贯穿框架101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3,第一螺纹杆1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闸门104,闸门104的两侧与框
架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清污机构3的背面与闸门104的正面相抵接。
32.本实施例中,框架101能够限制第一电机102的安装位置,启动第一电机102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103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杆103转动时能够控制闸门104进行开合。
33.请参阅图1、图2和图4,第一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框架101内壁顶部的第二电机201,第二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2,第二螺纹杆202远离第二电机201的一端与框架10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202的外壁与清污机构3的内部螺纹连接。
34.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二电机201能够带动第二螺纹杆202进行转动,在第二螺纹杆202转动时,能够控制清污机构3进行移动。
35.请参阅图4和图5,清污机构3包括v形打捞板301,v形打捞板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置物箱302,置物箱302上开有将置物箱302贯穿的螺纹孔303和限位孔304,第二螺纹杆202位于螺纹孔303的内部,第二螺纹杆202的外径与螺纹孔303的内径相匹配,导杆4位于限位孔304的内部。
36.本实施例中,设置的v形打捞板301能够对污物进行打捞,置物箱302能够限制第二移动机构5的安装位置,螺纹孔303能够限制第二螺纹杆202的安装位置,限位孔304能够限制导杆4的安装位置。
37.请参阅图5,第二移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置物箱302内部的双头电机501,双头电机501的输出端贯穿置物箱302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502,对称设置的第三螺纹杆502的外螺纹为反向设置,第三螺纹杆502的外壁与刮板6的内壁螺纹连接。
38.本实施例中,启动双头电机501能够带动第三螺纹杆502进行转动,在第三螺纹杆502转动时,能够控制刮板6进行移动。
39.请参阅图5,第三螺纹杆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位于第三螺纹杆502远离双头电机501的一端。
40.本实施例中,限位环10能够限制刮板6的移动位置,尽量避免刮板6在移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
41.请参阅图5,v形打捞板301上对称开有将v形打捞板301贯穿的置物槽8,v形打捞板30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位于置物槽8内部的过滤网9。
42.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置物槽8能够限制过滤网9的安装位置,过滤网9在v形打捞板301上移时,能够对v形打捞板301内部的污物进行过滤,将污物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43.工作原理:
4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第一移动机构2与导杆4配合,控制清污机构3进行上下移动,在清污机构3上移时能将防汛闸1处拦截下来的漂浮物等垃圾进行打捞,通过第二移动机构5同时控制对称设置的刮板6进行移动,在刮板6向外侧移动时,将清污机构3内部打捞的污物推进收集箱7的内部,从而便于清污机构3重复进行打捞工作,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因污物堆积在清污机构3内部,需要人员清理后才能够重复进行使用的情况,使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的便捷。
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