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8434发布日期:2023-02-01 00:1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技术领域,涉及混凝土拌合站场地的排水沟涉及,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


背景技术:

2.随着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对场地的标准化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拌合站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核心的临建工程之一,其形象面貌总是与工程形象面貌直接相关联,场地整洁和清爽度为混凝土拌合站形象面貌展示的核心。场地排水沟的整洁和清爽是混凝土拌合站的重要组成内容。
3.目前混凝土拌合站场地排水沟多以单一坡度(坡度0.5%)的“一字型”排水方向设置排水沟,运输车辆散落的砂石颗粒以及运输车辆轮胎上的泥土经场地冲洗直接进入排水沟,清理不及时,造成排水沟流水缓慢,出现污水漫流和横流现象。坡度为0.5%的单一坡度排水沟,每100m排水沟的深度需降低0.5m,通常混凝土拌合站场地排水沟长度达500m及以上,在无纵坡的场地排水沟降坡根本无法达2.5m,只能降低排水纵坡,结果导致场地排水不畅,排水沟积水和积泥严重,出现场地混乱现象。通过调整场地的纵坡改变排水的纵坡必定增加土石方调配以及混凝土的使用量,造成资金浪费。“一字型”坡度排水沟因短距离无颗粒集中汇集处,颗粒分布于排水沟,清理排水沟时需每天将所有排水沟进行清理,清理较为繁琐和费力,浪费人力资源。混凝土拌合站场地排水体系不健全,出现场地污水横流和废水漫流现象,导致项目违法,将面临高额处罚。
4.综上所述,设计处一款排水流畅且便于日常清理维护的排水沟对于生态环保标准化混凝土拌合站场地建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目前混凝土拌合站场地排水沟存在的积水、积泥、排水不通畅、难以清理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采用排水沟和斜坡式沉砂池组合设计,通过斜坡式沉砂池之间的转换提高沉砂池之间排水沟的纵坡,加快废水和颗粒物的流动,从而保证排水流畅且便于日常清理维护。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包括若干依次交替设置的排水沟和沉砂池,所述排水沟的纵坡为0.5%~0.8%,所述沉砂池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排水沟两端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每一级沉砂池的出水口高度高于进水口高度以保证排水沟的设定坡度,所述沉砂池与进水口和出水口所在侧壁垂直的侧壁之一设置为斜坡。
8.上述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将沉砂池与进水口和出水口所在侧壁垂直的侧壁之一设置为斜坡,更有利于沉砂池的人工清理,省时省力省钱,所述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60
°
~70
°

9.上述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沉砂池除上述斜坡立面的其它侧壁可以
根据现有常规进行设计,本发明并无特殊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出水口所在的侧壁,以及斜坡侧壁的相对面均优选为垂直设置。所述进水口、出水口所在的侧壁垂直设置,水流在沉砂池内流动时会与进水口、出水口所在侧壁撞击,由于水流在沉砂池底流动方向一般为水平,故垂直设置水流方向的垂直侧壁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该水流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沉砂效果。
10.上述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为便于施工现场车辆通行以及人员行走,优选地,所述沉砂池上设置有具有若干透水孔ⅰ的盖板ⅰ,所述排水沟上设置有具有若干透水孔ⅱ的盖板ⅱ。混凝土拌合站场地冲洗废水以及运输车辆撒漏的废水经场地自然排水进入排水沟,水体及水体中的颗粒物在流经设有透水孔的盖板进入排水沟,废水及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最终汇入斜坡式沉砂池,颗粒物汇集在沉砂池中,含有细小悬浮物的废水逐级沉淀,最终可汇入场地末端的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盖板ⅰ和盖板ⅱ均优选采用厚度为2.0~4.0cm的钢板制作而成,如此重车碾压不会变形,且盖板可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盖板反复制作的工作量。
11.上述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为便于场地排水进入排水沟,所述透水孔ⅰ和透水孔ⅱ的孔径优选为2.0~3.0cm。
12.上述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排水沟和沉砂池的建造材料均为混凝土。混凝土取材方便,使得该沉砂池建造方便快速。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采用排水沟+斜坡式沉砂池的组合设计,通过斜坡式沉砂池之间的转换保证排水沟纵坡,提高废水及颗粒物流动速度,废水携带的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沉砂池进行沉淀,使得排水沟上方沉淀的颗粒物大大减少,可有效减少人工清掏排水沟的频率或者达到不用清理排水沟的效果,节约人力物力。
15.(2)该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斜坡式沉砂池的设置可有效截留场地冲洗废水中的颗粒物,废水经逐级沉淀进入最终的污水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排水沟的负荷以及末端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此外,斜坡式沉砂池更有利于沉砂池的人工清理,省时省力省钱。
16.(3)该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排水沟及斜坡式沉砂池盖板采用设定厚度的钢板,重车碾压不会变形,且盖板可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盖板反复制作的工作量。
17.(4)该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总体而然,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快速便捷,内部空间大,清砂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三维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立面图。
20.图3是沉砂池平面图。
21.图4是沉砂池立面图。
22.图5是盖板ⅰ平面图。
23.图6是排水沟立面图。
24.图7是盖板ⅱ平面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沉砂池;11、盖板ⅰ;12、进水口;13、出水口;2、排水沟;21、盖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利于排水和清理的阶梯式排水沟,包括若干依次交替设置的排水沟2和沉砂池1。
28.沉砂池1之间间距为50m,长
×

×
高为1.0m
×
0.6m
×
1.0m。如图3所示,沉砂池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排水沟2两端连接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每一级沉砂池1的出水口13高度高于进水口12高度以保证排水沟2的设定坡度,其具体高度根据场地地形、纵坡进行调整,同时确保后一级沉砂池1水不倒流进入前一级沉砂池1。因每一级沉砂池1出口高度高于进口高度,在斜坡沉砂池1清理颗粒物时,可采用虹吸管对沉砂池1的水进行抽运至下一级沉砂池1。沉砂池1与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在侧壁垂直的侧壁之一设置为斜坡。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在的侧壁垂直设置。沉砂池1立面均采用20cm厚的c30混凝土现浇,斜坡以及池底均采用15cm后的c20混凝土现浇,其结构形式见图4。沉砂池1上设置有具有十个透水孔ⅰ的盖板ⅰ11,盖板ⅰ11采用4cm厚的钢板,其长
×
宽为1.0m
×
0.8m,与混凝土边沿搭接长度均为10cm,以保证钢板稳定。透水孔ⅰ为孔径为3.0cm的圆孔,便于场地排水进入排水沟2,圆孔的布设如图5所示
29.排水沟2的纵坡为0.5%。排水沟2宽40cm,深度为20cm以上,其深度根据排水纵坡进行调节,如图2所示,排水沟2的进出水口13深度分别为20cm、45cm;30cm、55cm,40cm、65cm,依次类推,其进出口的深度可依据场地的长宽和场地的纵坡做适当调整,确保排水沟2纵坡在0.5%或以上。排水沟2采用20cm厚的c30混凝土现浇,其结构如图6所示。排水沟2上设置有具有五个透水孔ⅱ的盖板ⅱ21,盖板ⅱ21采用4cm厚的钢板,其长
×
宽为0.6m
×
0.6m,与混凝土边沿搭接长度均为10cm,以保证钢板稳定。为保障场地排水顺利进入排水沟2,每个盖板ⅱ21之间间隔10cm。透水孔ⅱ为孔径为3.0cm的圆孔,便于场地排水进入排水沟2,圆孔的布设如图7所示。
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沟+斜坡式沉砂池进行组合的阶梯式排水沟,通过斜坡式沉砂池之间的转换,可提高沉砂池之间排水沟的纵坡,加快废水和颗粒物的流动,废水携带的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沉砂池进行沉淀,使得排水沟上方沉淀的颗粒物大大减少,可有效减少人工清掏排水沟的频率或者达到不用清理排水沟的效果。斜坡式沉砂池的设置可有效截留场地冲洗废水中的颗粒物,废水经逐级沉淀进入最终的污水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排水沟的负荷以及末端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此外,本专利将沉砂池改进为斜坡式沉砂池,更有利于沉砂池的人工清理,省时省力省钱。
3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