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9691发布日期:2023-03-24 22: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边坡防护主要为框格骨架混凝土现浇施工,该工艺需要在施工现场开挖土体,然后在其上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再进行养护。其施工工期长,工作量大,且混凝土浇筑期间,由于边坡坡度较大,混凝土浇筑极易流向坡底,致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整体美观度不容乐观。
3.混凝土框格浇筑完成后,一般采用tbs生态护坡施工,由于喷射的基材混合物(由绿化基材、土壤、种子等混合而成)较薄,不能较好的锁住水分,需要较高的洒水养护频率,并且若处于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后,存活率较低,需要反复补喷,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能够解决边坡质量差、美观度低等问题,减少养护成本,不受气温影响。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预制件和排水踏步,所述预制件上具有中心部以及连接部,所述预制件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结构,设置若干个所述预制件,并使相邻所述预制件的连接部相互连接,组成网框型结构并形成网格,在所述网格中设有植生袋,所述植生袋内装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所述排水踏步上设有踏步台阶,所述排水踏步两端分别处于边坡的顶部和底部,能够将道路上的引入边坡底部避免冲刷边坡。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制件上的用于穿过连接件的连接孔。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中心部处。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排水踏步的两侧设有挡水坎。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端部设有连接筋,相邻所述预制件的连接部的连接筋搭接在一起。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中心部上设有四个所述连接部,呈十字结构,其中纵向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连接筋。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相邻所述预制件的横向连接部之间存在间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间隙中填充有沥青麻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所述网格中设有若干个所述植生袋,所述植生袋堆叠排列,所述植生袋通过锚钉进行固定。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植生袋采用正三角堆叠排列方式,相邻所述植生袋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工厂集中预制施工,大量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提高框格外观质量,缩短工期。设置排水踏步,路面水沿路缘石引流至排水踏步,进而将水排出,防止水流冲刷边坡,破坏边坡结构。采用锚杆与预制件有效结合的方式,使得预制件在边坡上更加牢固,提高框格的支护效果。使用植生袋对边坡绿化,保温保水效果好,能够减少洒水养护成本,适应寒冷天气施工。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排水踏步钢筋布置图;
19.图3为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预制件钢筋布置图;
21.图5为植生袋堆叠方式示意图;
22.图6为植生袋与地面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24.一种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如图1,包括预制件5和排水踏步1,预制件5上具有中心部51以及连接部52,如图3,中心部51上设有四个连接部52,呈十字结构,其中纵向的两个连接部52上设有连接筋8,十字”形预制件5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包括纵向ф22出筋58、横向ф22主筋59及ф12箍筋57,采用c30混凝土预制,其中连接筋8为纵向ф22出筋58的伸出一端。
25.预制件5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结构,设置若干个预制件5,并使相邻预制件5的连接部52相互连接,组成网框型结构并形成网格53,如图3,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预制件5上的用于穿过连接件的连接孔6,连接孔6设置在中心部51处。
26.在网格53中设有植生袋11,植生袋11内装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排水踏步1上设有踏步台阶3,排水踏步1两端分别处于边坡的顶部和底部,能够将道路上的引入边坡底部避免冲刷边坡。
27.优选地,如图2,排水踏步1的两侧设有挡水坎4,避免水流进入周围网格中。
28.优选地,相邻预制件5的横向连接部52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中填充有沥青麻筋。
29.如图5,在网格53中设有若干个植生袋11,植生袋11堆叠排列。植生袋11采用正三角堆叠排列方式,相邻植生袋11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
30.主要施工工艺为:清理边坡表面
‑‑
定位放线
‑‑
施工排水踏步
‑‑
开挖沟槽
‑‑
吊装“十字”型预制件
‑‑
纵向连接处立模板
‑‑
浇筑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
‑‑
拆模
‑‑
码放植生袋
‑‑
洒水养护。
31.边坡表面清理完成后,根据现场需要在适当位置设置排水踏步1,排水踏步1两侧
框架梁骨架2为ф22主筋9及ф12箍筋7,踏步台阶3底部设置ф8@20cm
×
20cm钢筋网10,踏步台阶3及挡水坎4使用c30混凝土现浇。
[0032]“十字”形预制件5中间部位留有直径60mm的钢筋连接孔6。边坡沟槽开挖完成后,在框格各个顶点中心位置安装预埋钢筋12,预埋钢筋12为ф25带肋钢筋,“十字”型预制件5吊装至沟槽内,且预埋钢筋12穿过钢筋连接孔6,钢筋连接孔6内剩余空隙浇筑c30混凝土将其填满封堵。相邻“十字”形预制件5纵向连接处采用c30混凝土现浇工艺,纵向连接处13纵向ф22出筋8搭接长度为25cm,相邻“十字”形预制件5横向连接部位即为伸缩缝位置,故使用沥青麻筋填塞,填塞深度为10cm。
[0033]
框格骨架施工完成后,放置植生袋11,植生袋11材质为尼龙布+尼龙纤维网,尺寸为40
×
60cm,装满土后尺寸54
×
32
×
12cm,装土量为0.0207m3。植生袋11内草籽配比为:黑麦草5g,高羊茅8g、早熟禾5g、紫穗槐5g、沙棘3g、小叶女贞2g或剪股颖30g。种植土配比为:黄土、河沙、泥炭土复合肥5:2:1,以及少量其他复合肥。
[0034]
植生袋11通过锚钉进行锚固,锚钉采用c14钢筋,长度为0.8m,间排距1m,入岩不小于0.5m,外露20-30cm。使用正三角稳固堆叠方式,并设置连接扣。保证工程安全及整体形象。
[0035]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施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操作等优点。
[0036]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