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清洗漂浮物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5230发布日期:2023-03-25 01: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清洗漂浮物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大豆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豆清洗漂浮物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2.大豆是生产豆制品的主要原材料,在进行豆制品生产之前,需要对大豆进行清洗,由于大豆中含有一些变豆、坏豆或枯枝等,在清洗的过程中,这些异物会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漂浮物,为了保证大豆的品质,需要将这些漂浮物与正常大豆进行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工人通常采用手捞或使用抄网进行清理,此种清理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清理效率低,降低了对大豆清洗的效率。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5.一种大豆清洗漂浮物分离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框,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对漂浮物进行分离的分离机构及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对过滤框进行往复性移动的移动机构;
6.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相对的两个内壁上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靠近过滤框的一侧设有分离板,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对漂浮物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
7.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两个侧壁上收集框,两个所述收集框上卡接有防护门,两个所述收集框靠近支撑腿的一侧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设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另两个内壁上开设有进料槽,两个所述进料槽与两个收集框相通设置,两个所述进料槽上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远离过滤框的一侧通过扭力轴与进料槽的侧壁相连接。
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箱体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框相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相连接。
9.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对分离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动槽其中一个上的导向杆,所述滑动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另一个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杆上,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箱体设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转动盘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
10.所述箱体内设有便于过滤框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t型槽,两个所述t型槽上滑动连接有t型块,两个所述t型块的一端与过滤框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机构的设置,在移动机构带动过滤框往复性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带动分离板对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往复性的刮拭,并在收集机构的收集作用下,进行集中收集,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在大豆清洗的过程中,对漂浮物进行及时的分离,提高了对漂浮物清理的效率。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4.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1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101-箱体;102-过滤框;103-出水管;104-支撑腿;201-滑动槽;202-滑动板;203-分离板;301-收集框;302-防护门;303-放水管;304-进料槽;305-挡板;501-固定板;502-第一转动杆;503-第一转动板;504-第二转动杆;505-第二转动板;506-滑动杆;507-双轴电机;601-连接杆;602-第一转动盘;603-第二转动盘;604-传动带;605-往复丝杆;606-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豆清洗漂浮物分离结构,包括箱体101,箱体101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框102,箱体101的一侧设有出水管103,箱体101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104,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01上用于对漂浮物进行分离的分离机构及设置在箱体101上用于对过滤框102进行往复性移动的移动机构;
21.分离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10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的滑动槽201,两个滑动槽201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02,滑动板202靠近过滤框102的一侧设有分离板203,分离板203的宽度大于滑动板202的宽度,箱体101上设有用于对漂浮物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通过分离机构的设置,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在大豆清洗的过程中,对漂浮物进行及时的分离,提高了对漂浮物清理的效率。
22.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01两个侧壁上收集框301,两个收集框301上卡接有防护门302,两个收集框301靠近支撑腿104的一侧设有放水管303,放水管303上设有过滤网,箱体101的另两个内壁上开设有进料槽304,两个进料槽304与两个收集框301相通设置,两个进料槽304上设有挡板305,两个挡板305远离过滤框102的一侧通过扭力轴与进料槽304的侧壁相连接,通过收集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漂浮物进行集中收集,由于分离板203在将
漂浮物推至收集框301内时,会有部分的水进入,在对大豆清洗完成后,需要将漂浮物从收集框301内取出之前,打开放水管303,将收集框301内的水放掉,然后再打开防护门302。
23.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01侧壁上的固定板501,固定板50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02,第一转动杆5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503,第一转动板50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04,第二转动杆5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505,箱体10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06,滑动杆506位于箱体101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框102相连接,滑动杆506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505转动连接,固定板501上设有双轴电机507,双轴电机507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502相连接,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带动过滤框102在箱体101内进行往复性移动,对过滤框102内的大豆进行晃动,一方面,将大豆内的泥土抖落,另一方面,将夹在大豆中的变豆、坏豆或枯枝等晃动出来,使其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
24.箱体101上设有用于对分离板203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动槽201其中一个上的导向杆606,滑动板20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导向杆606上,两个滑动槽201的另一个上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605,滑动板20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杆605上,往复丝杆605的一端设有连接杆601,连接杆601的一端贯穿箱体101设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602,双轴电机50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603,第二转动盘603与第一转动盘602之间通过传动带604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带动分离板203在水面上进行往复性移动,保证了对漂浮物的清理效果。
25.箱体101内设有便于过滤框102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10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t型槽,两个t型槽上滑动连接有t型块,两个t型块的一端与过滤框102相连接,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为过滤框102的移动提供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26.在对大豆进行清洗时,将大豆倒至过滤框102中,然后对箱体101进行注水,使箱体101内的水位略高于分离板203的底端,在对箱体101加水完成后,启动双轴电机507,带动第一转动杆502转动,在第一转动杆50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转动板503上的第二转动杆504转动,在第二转动杆504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转动板505对滑动杆506的拉动及t型槽与t型块的导向作用下,带动过滤框102在箱体101内移动,随着双轴电机507的不断转转动,从而带动过滤框102往复性的在箱体101内移动,在过滤框102往复性移动的过程中,对过滤框102内的大豆进行晃动,一方面,将大豆内的泥土抖落,另一方面,将夹在大豆中的变豆、坏豆或枯枝等晃动出来,使其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
27.在双轴电机507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带604带动往复丝杆605转动,在往复丝杆605与滑动板202螺纹啮合传动及导向杆606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滑动板202上的分离板203在箱体101内进行往复性移动,从而对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刮拭,在分离板203与箱体101内壁上的挡板305相抵时,在力的作用下,推动挡板305发生转动,此时扭力轴发生变形,形成弹力,在分离板203将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进料槽304推至收集框301内时,漂浮物在缺乏浮力的作用下,将落至收集框301内,在分离板203远离收集框301运动时,在扭力轴的弹性力下,挡板305将再次对进料槽304进行封堵,防止箱体101内的水灌入到收集框301内,随着双轴电机507的不断转动,将带动分离板203往复性的在水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物推至收集框301内,实现了在大豆清洗过程中,对漂浮物进行及时的分离,提高了对漂浮物清理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