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2634发布日期:2023-03-31 14:5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拔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


背景技术:

2.抗拔桩也叫做抗浮桩,是指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随着现代对建筑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在建筑施工制作抗拔桩时,在满足抗压承载力的情况下,还需要增强桩身受拉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
3.现有的抗拔桩在建造时,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桩身的受拉承载力,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扩大桩径,增加钢筋数量,但是单纯的增加抗拔桩,造成一定钢筋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包括:
6.多个竖筋,多个所述竖筋呈环形阵列设置;
7.相邻两个所述竖筋之间设置有钢绞线组件,多个所述钢绞线组件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钢绞线组件包含加强筋本体和多个钢绞丝,多个所述钢绞丝设置于加强筋本体的外壁,多个所述钢绞丝呈螺旋绞合设置;
8.多个所述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箍筋,多个所述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外壁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箍筋,多个所述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外壁套设有螺旋箍筋。
9.优选的,所述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均通过多个钢丝分别与多个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箍筋通过多个钢丝与多个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多个所述竖筋的外壁通过钢丝等距捆扎固定有多个加强箍筋,相邻两个加强箍筋之间的间隔大于两米。
11.优选的,所述加强箍筋通过钢丝捆扎固定于钢绞线组件的外壁,所述加强箍筋呈圆环结构。
12.优选的,多个所述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内箍筋,所述内箍筋通过多个钢丝捆扎固定于多个竖筋和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外壁。
13.优选的,所述内箍筋和加强箍筋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呈多个交叉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筋与多个竖筋的内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筋与多个钢绞线组件的外部贴合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筋与多个竖筋的外部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筋与多个钢
绞线组件的内部贴合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利用竖筋与钢绞线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加强筋本体的设置,提高钢绞线组件的韧性及抗压强度,通过钢绞线组件上的钢绞丝的设置,提高抗拔桩的抗拉强度,提高桩身的受拉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具有降本增效的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第一定位筋与第二定位筋分别与多个竖筋及多个钢绞线组件的交叉设置,提高多个竖筋与多个钢绞线组件组成的圆型抗拔桩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加强箍筋与螺旋箍筋及内箍筋的设置,提高抗拔桩的牢固性能及稳定性,使其抗压承载力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绞丝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竖筋;2、钢绞线组件;21、加强筋本体;22、钢绞丝;3、第一箍筋;4、第二箍筋;5、螺旋箍筋;6、加强箍筋;7、内箍筋;8、第一定位筋;9、第二定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钢绞线抗拔桩,包括:
26.多个竖筋1,多个竖筋1呈环形阵列设置,相邻两个竖筋1之间设置有钢绞线组件2,多个钢绞线组件2呈环形阵列设置,钢绞线组件2包含加强筋本体21和多个钢绞丝22,多个钢绞丝22设置于加强筋本体21的外壁,多个钢绞丝22呈螺旋绞合设置,通过加强筋本体21,便于提高钢绞线组件2的牢固性及竖直状态下的韧性,由于钢绞丝22的受拉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大于竖筋1,使多个钢绞线组件2和多个竖筋1组成的钢筋笼结构的受拉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性能更高,提高抗拔桩使用的稳定性;
27.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箍筋3,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外壁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箍筋4,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外壁套设有螺旋箍筋5,第一箍筋3和第二箍筋4均通过多个钢丝分别与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两端固定连接,螺旋箍筋5通过多个钢丝与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箍筋3、第二箍筋4及螺旋箍筋5,提高多个竖筋1及多个钢绞线组件2之间的牢固性能,便于钢筋笼与混凝土结合形成抗拔桩结构;
28.多个竖筋1的外壁通过钢丝等距捆扎固定有多个加强箍筋6,相邻两个加强箍筋6之间的间隔大于两米,加强箍筋6通过钢丝捆扎固定于钢绞线组件2的外壁,加强箍筋6呈圆环结构,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内箍筋7,内箍筋7通过多个钢丝
捆扎固定于多个竖筋1和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外壁,通过加强箍筋6与内箍筋7,提高抗拔桩的稳定性,内箍筋7和加强箍筋6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筋8和第二定位筋9,第一定位筋8和第二定位筋9呈多个交叉结构,第一定位筋8与多个竖筋1的内部贴合连接,第一定位筋8与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外部贴合连接,第二定位筋9与多个竖筋1的外部贴合连接,第二定位筋9与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内部贴合连接,通过第一定位筋8与第二定位筋9分别与多个竖筋1及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交叉设置,提高多个竖筋1与多个钢绞线组件2组成的圆型抗拔桩结构的稳定性,在桩身抗拔承载力较大情况下,桩身受拉承载力小于单桩抗拔承载力,这时候需加大配筋面积来满足桩身受拉承载力桩,而钢绞线组件2相比竖筋1的抗拉强度更大,在抗拔桩中加入钢绞线组件2能较好满足桩身受拉承载力。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在制作抗拔桩时,根据工程情况,地勘报告,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单桩承载力确定桩长桩径,根据抗浮作用,计算单桩抗拔承载力,确认抗拔桩身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单桩抗压力,计算所需竖筋1的数量及规格,根据单桩抗拔力及受拉承载力,选定的钢绞线组件2的规格及根数,通过钢丝的捆扎,使第一箍筋3和第二箍筋4分别对多个竖筋1及多个钢绞线组件2进行位置固定,使螺旋箍筋5能固定在多个竖筋1及多个钢绞线组件2的中部,提高抗拔桩的牢固性能,通过第一定位筋8和第二定位筋9的设置,使其竖筋1与相邻钢绞线组件2之间的距离稳定,钢绞线抗拔桩为混凝土灌注桩,桩的施工不受桩型设备的限制,施工环节与普通抗拔桩没有明显区别,根据设计的桩径大小及地层条件选择施工工艺作业即可。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