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0901发布日期:2023-03-29 14:1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真空井点是指沿基坑四周或者将井点管沉入深于坑底的含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总管与上部抽水主机连接,利用抽水主机产生的真空作用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引到地面,并排往施工区以外,使每根井点管周围形成一个降水漏斗,由于许多降水漏斗曲线的重迭,可导致原地下水位的成片下降。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728351u所公开的真空管井降水的井口密封结构,揭示了包括水泥死管、混凝土护套、密封筒、密封盖和密封圈,在井口段地下水位以上部分设置水泥死管,密封筒的下部套在该水泥死管的上部外侧;在密封筒的下部外侧设有浇筑的混凝土护套,密封筒的顶端设有法兰盘;密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该法兰盘上,在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密封盖上设有抽水接口、真空表接口、水位观测接口、抽气接口和电缆线孔。
4.现在技术中采用法兰盘螺栓固定的方式对井口进行密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螺栓长时间位于地下,由于地下环境潮湿,法兰盘与螺栓之间的连接处会发生锈蚀,螺栓锈蚀会影响到真空管井的密封性,导致真空管井内部压力不足,无法进行良好的降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其包括井管、法兰盘、管盖和紧固件,其中,
7.井管,埋设于地下;
8.法兰盘,设置于井管靠近于地面一侧的管口处;
9.管盖,设置于法兰盘端面上,用于对井管的管口处密封,且管盖与法兰盘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10.还包括至少两个防护件和若干个限位组件,其中,
11.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分别设置在法兰盘与管盖的不相邻的端面,且防护件内设有空腔;
12.限位组件,跨设在至少两个防护件远离法兰盘的端面上,且与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分别抵持,用于限定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的相对位置;
13.其中,所述空腔环绕紧固件伸出法兰盘或者管盖的部分,且空腔与法兰盘或者管盖密封设置。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护件的形状呈凸台状,且中部呈中空设置,其中,靠近法兰盘的所述防护件套设在井管外侧,且防护件的内侧壁与井管的外侧壁相贴合。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护件靠近管盖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一密封件;
16.法兰盘与管盖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密封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槽;
17.第一密封件与第一密封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密封件插入第一密封槽内,其第一密封件的外壁与第一密封槽的内壁相贴合,使防护件与法兰盘或管盖连接处密封。
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组件以防护件的圆心点呈环形均匀分布。
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杆、定位板和两个限位件,其中,
20.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靠近地面一侧的防护件远离法兰盘的一侧端面上;
21.连接杆,铰接在固定板上,且连接杆具有螺纹段;
22.定位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定位板靠近防护件的一侧设有凸起部;
23.远离井管一侧的防护件,上开设有与凸起部相匹配的凹槽;
24.两个限位件,均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螺纹段外侧,且定位板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
25.其中,通过转动连接杆使定位板的凸起部插入进凹槽内,转动限位件对定位板进行固定,使多个防护件分别固定在法兰盘与管盖的相背一侧。
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和螺母,其中,
27.所述法兰盘与管盖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28.螺杆贯穿定位孔,且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侧,将法兰盘与管盖的位置进行固定。
2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其中,
30.第二密封件呈环形设置于管盖靠近法兰盘的一侧;
31.法兰盘靠近管盖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密封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
32.第二密封件的位置与第二密封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二密封槽内,且第二密封件的外壁与第二密封槽的内壁相贴合。
3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数量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位于定位孔的两侧,使紧固件位于两个第二密封件之间,对法兰盘与管盖之间的连接间隙起到密封。
3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抽水管,其中,
35.抽水管的一端贯穿管盖并延伸至井管内部,抽水管另一端与外界抽水泵的抽水端相连接。
3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抽气管,其中,
37.抽气管的一端贯穿管盖并延伸至井管内部,抽气管另一端与外界真空泵的抽气端相连接。
38.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9.(1)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将两个防护件分别固定在管盖和法兰盘的外侧,使紧固件位于防护件的空腔内,使其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进而对紧固件起到保护,防止紧固件受到空气环境而发生锈蚀,保证了真空管井的密封性,避免对降水作业造成影响;
40.(2)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件与开设的第一密封槽相配合以及第二密封件与开设的第二密封槽相配合,可使防护件与管盖或法兰盘以及管盖与法兰盘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水汽通过连接间隙进入到内部,起到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4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正视图;
4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图2中a-a处剖面图;
4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4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的限位组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密封结构,其包括井管1、法兰盘2、管盖3、紧固件4、至少两个防护件5和限位组件6。
49.井管1,埋设于地下;法兰盘2,设置于井管1靠近于地面一侧的管口处;管盖3,设置于法兰盘2端面上,用于对井管1的管口处密封,且管盖3与法兰盘2之间通过紧固件4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防护件5和若干个限位组件6,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5,分别设置在法兰盘2与管盖3的不相邻的端面,且防护件5内设有空腔500;限位组件6,跨设在至少两个防护件5远离法兰盘2的端面上,且与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5分别抵持,用于限定所述至少两个防护件5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空腔500环绕紧固件4伸出法兰盘2或者管盖3的部分,且空腔500与法兰盘2或者管盖3密封设置。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防护件5的具体数量为两个,其中,法兰盘2与管盖3之间通过紧固件4进行固定连接,两个防护件5分别密封设置于法兰盘2底部和管盖3的顶部,再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6将两个防护件5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紧固件4刚好位于防护件5的空腔500内,进而可使紧固件4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进而对紧固件4起到保护,防止紧固件4受到空气环境而发生锈蚀,保证了真空管井的密封性,避免对降水作业造成影响。
51.防护件5的形状呈凸台状,且中部呈中空设置,其中,靠近法兰盘2的防护件5套设在井管1外侧,且防护件5的内侧壁与井管1的外侧壁相贴合。
52.需要说明的是,防护件5设计成凸台状,其防护件5伸出的圆环区域方便限位组件6的安装固定,并且,中部呈中空设置,其一方便抽水管8和抽气管9从中空区域内贯穿管盖3进入到井管1中,其二设置于下方的防护件5的中空区域刚好与井管1相匹配,可在其外壁上
滑动,方便两个防护件5之间的安装固定。
5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防护件5靠近管盖3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一密封件7,法兰盘2与管盖3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密封件7相匹配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件7与第一密封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密封件7插入第一密封槽内,其第一密封件7的外壁与第一密封槽的内壁相贴合,使防护件5与法兰盘2或管盖3连接处密封。
5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件7在管盖3上的安装相对位置位于空腔500的外侧,其通过防护件5连接的第一密封件7在安装时,将其插入进相匹配的第一密封槽内,其一可使防护件5与法兰盘2与管盖3之间的位置进行初步定位,其二,可使防护件5与法兰盘2与管盖3之间的连接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外界水汽通过间隙进入到防护件5的空腔内,对紧固件4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5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位组件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组件6以防护件5的圆心点呈环形均匀分布。
5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呈环形均匀分布的限位组件6,可对两个防护件5之间固定更加稳定。
57.其中,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板61、连接杆62、定位板63和两个限位件64,固定板61固定安装在靠近地面一侧的防护件5远离法兰盘2的一侧端面上;连接杆62铰接在固定板61上,且连接杆62具有螺纹段;定位板63滑动连接在连接杆62的外侧,定位板63靠近防护件5的一侧设有凸起部;远离井管1一侧的防护件5,上开设有与凸起部相匹配的凹槽;两个限位件64均螺纹连接在连接杆62的螺纹段外侧,且定位板63位于两个限位件64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杆62使定位板63的凸起部插入进凹槽内,转动限位件64对定位板63进行固定,使多个防护件5分别固定在法兰盘2与管盖3的相背一侧。
5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连接杆62转动至竖直状态,然后调节定位板63在连接杆62上的位置,使定位板63上的凸起部插入进位于上方防护件5的凹槽内,然后分别相向转动两个限位件64,使其与定位板63的上下两个表面相贴合,进而可对定位板6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将两个防护件5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
59.紧固件4包括螺杆41和螺母42,其中,法兰盘2与管盖3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螺杆41贯穿定位孔,且螺母42螺纹连接在螺杆41的外侧,将法兰盘2与管盖3的位置进行固定。
60.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时,将管盖3与法兰盘2上开设的定位孔位置相对齐,然后,将螺杆41插入进定位孔内,然后将螺母42与螺杆41螺纹连接进行缩紧,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6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0,第二密封件10呈环形设置于管盖3靠近法兰盘2的一侧;法兰盘2靠近管盖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密封件10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件10的位置与第二密封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密封件10位于第二密封槽内,且第二密封件10的外壁与第二密封槽的内壁相贴合。
6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第二密封件10与第二密封槽,在管盖3与法兰盘2对接时,将第二密封件10插入进第二密封槽内,可使管盖3与法兰盘2之间起到密封的效果。
63.具体的,第二密封件10的数量两个,两个第二密封件10分别位于定位孔的两侧,使紧固件4位于两个第二密封件10之间,对法兰盘2与管盖3之间的连接间隙起到密封。
6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两个第二密封件10分别设置在定位孔的两侧,在管盖3与法兰盘2通过紧固件4连接后,此时紧固件4处于两个第二密封件10之间,两侧的第二密封件10阻紧固件4两侧的间隙,使紧固件4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进一步的起到了密封的效果。
65.还包括抽水管8和抽气管9,抽水管8的一端贯穿管盖3并延伸至井管1内部,抽水管8另一端与外界抽水泵的抽水端相连接;抽气管9的一端贯穿管盖3并延伸至井管1内部,抽气管9另一端与外界真空泵的抽气端相连接,其中,在基坑降水过程中,需要首先通过钻机在基坑周围钻取多个深入到地下透水层的井孔,将井管1竖直埋入进井孔中,并与井孔的内壁相贴合,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井管1内还设置有潜水泵,抽水管8位于井管1内的一端与潜水泵的抽水端相连接,外界真空泵工作通过抽气管9将井管1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井管1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岩土层周围的水渗透穿过透水孔进入到井管1内,经过外界抽水泵与潜水泵的配合将井管1内的水抽出。
6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67.首先,将一防护件5套设在井管1外侧,然后将井管1埋设在地下,
68.然后,将法兰盘2与管盖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其使第二密封件10位于第二密封槽内;
69.接着,使防护件5连接的第一密封件7插入进对应的第一密封槽内,并使紧固件4位于防护件5的空腔内;
70.最后,转动连接杆62使定位板63的凸起部插入进凹槽内,再转动相对转动限位件64对定位板63进行固定,完成对两个防护件5之间的位置固定。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