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3288发布日期:2023-03-22 06:5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锚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岩土锚固可以使岩土更加稳固,大幅降低结构物的自重,既有利于工程材料的节省,又有利于结构稳定性的保证,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授权公告号cn217231803u),同样属于岩土锚固技术领域,包括锚杆,所述锚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敲击板,所述锚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灌浆筒,所述灌浆筒外表面开有若干个出浆口,所述灌浆筒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防回流装置,所述灌浆筒为内壁镂空结构,所述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孔调节装置,所述钻孔调节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锚头,所述锚头与钻孔调节装置之间不接触,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内部开有槽口,所述槽口下槽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调节效率高,填充效果好,稳定性高,适合岩土锚固的使用;
4.该专利技术保护的虽然能够充分填充锚固剂,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在灌浆筒的外侧等距开设出浆口进行注浆,当灌浆筒位于岩土层中时,出浆口容易被岩土堵塞,导致出浆困难,进而降低水泥砂浆与锚杆的粘结强度,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一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丝杆的外侧套设有灌浆筒,所述灌浆筒底部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灌浆筒螺纹连接在固定块的顶部。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丝杆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安装槽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半圆形块,所述半圆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套有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通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丝杆的顶部套设有垫板,所述丝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锥形块的外侧与半圆形块的内侧设置成相互配合的斜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丝杆、灌浆筒和固定块一同钻入到岩土中,待伸入到标高位置时,反向旋转灌浆筒,将灌浆筒与固定块分开,然后将灌浆筒缓慢从岩土中抽出,并且在边抽出的过程中边通过灌浆筒外侧的一端向灌浆筒的内部注入泥浆,避免了通过在灌浆筒的外侧等距开设出浆口进行注浆,当灌浆筒位于岩土层中时,出浆口容易被岩土堵塞,导致出浆困难,进而降低水泥砂浆与锚杆的粘结强度的问题,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注浆状态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垫板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松脱位移的岩土锚固结构的锥形块与半圆形块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丝杆;2、灌浆筒;3、固定块;4、安装槽;5、锥形块;6、半圆形块;7、滑杆;8、弹簧;9、通槽;10、弧形板;11、锚头;12、垫板;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丝杆1,丝杆1一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3,丝杆1的外侧套设有灌浆筒2,灌浆筒2底部的外侧设置有螺纹,灌浆筒2螺纹连接在固定块3的顶部。
25.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丝杆1、灌浆筒2和固定块3一同钻入到岩土中,待伸入到标高位置时,反向旋转灌浆筒2,将灌浆筒2与固定块3分开,然后将灌浆筒2缓慢从岩土中抽出,并且在边抽出的过程中边通过灌浆筒2外侧的一端向灌浆筒2的内部注入泥浆,避免了通过在灌浆筒的外侧等距开设出浆口进行注浆,当灌浆筒位于岩土层中时,出浆口容易被岩土堵塞,导致出浆困难,进而降低水泥砂浆与锚杆的粘结强度的问题,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26.实施例2
27.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丝杆1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5,安装槽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半圆形块6,半圆形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外侧套有弹簧8,固定块3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通槽9,滑杆7的一端延伸至通槽9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0,弧形板10与通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当丝杆1的杆身伸入到岩土中后,旋转丝杆1带动锥形块5向半圆形块6的一侧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半圆形块6和滑杆7向两侧进行滑动,并挤压弹簧8,推动弧形板10沿通槽9的内部进行滑动,将弧形板10从通槽9的内部推出,对岩土施加初始张拉力,快速约束围岩,及时控制围岩变形。
29.其中,固定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头11,通过设置锚头11,便于更好的钻入锚杆。
30.其中,丝杆1的顶部套设有垫板12,丝杆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3,如图4所示,当锚杆插入岩土中后,锚杆的一端会露出围岩的外侧,利用垫板12和螺母13,便于改善锚杆受力的作用。
31.其中,锥形块5的外侧与半圆形块6的内侧设置成相互配合的斜面,通过将锥形块5的外侧与半圆形块6的内侧设置成相互配合的斜面,便于更好的将弧形板10推出。
32.工作原理:
3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使用时,将丝杆1、灌浆筒2和固定块3一同钻入到岩土中,待伸入到标高位置时,旋转丝杆1带动锥形块5向半圆形块6的一侧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半圆形块6和滑杆7向两侧进行滑动,并挤压弹簧8,推动弧形板10沿通槽9的内部进行滑动,将弧形板10从通槽9的内部推出,对岩土施加初始张拉力,快速约束围岩,及时控制围岩变形;
34.待固定块3位置固定后,反向旋转灌浆筒2,将灌浆筒2与固定块3分开,然后将灌浆筒2缓慢从岩土中抽出,并且在边抽出的过程中边通过灌浆筒2外侧的一端向灌浆筒2的内部注入泥浆,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
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