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2823发布日期:2023-06-18 01:0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在水利工程中会使用到挡水装置。

2、根据申请号为cn212129040u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板装置,其具有将辅挡板插接到主挡板的顶部,活动板向上翻转至与支撑板在一个竖直方向上并且滑动连接在辅挡板的侧面,然后将密封板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并且在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上螺纹连接第二螺纹套,从而将辅挡板固定住,实现了对主挡板的增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增高挡水板的高度,扩大了适用范围。

3、但是该申请在使用时抗水流冲击能力比较低,遇到冲击力较强的时候,挡水装置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到了本装置的挡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顶部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延伸板的外侧并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阻尼器的外侧,所述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冲击板,所述冲击板的一侧与活塞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塞柱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3、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均与缓冲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第一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一阻尼器对缓冲板受到的水流冲击进行缓冲。

5、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均与冲击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阻尼器与第二缓冲弹簧对冲击板受到的水流冲击进行缓冲。

7、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两侧且位于缓冲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卡柱,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内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卡柱与卡槽相配合,能够对缓冲板进行限位。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一侧均铰接有盖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保护箱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保护箱内部封闭住。

11、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挡水板内部,所述转动杆与丝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锥齿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杆,能够带动丝杆转动。

13、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挡水板的底部均设置有锚钉。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稳定。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挡水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阻尼器、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一阻尼器,在受到水流冲击时,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二阻尼器对冲击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一阻尼器对缓冲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17、2、该挡水装置,通过设置有丝杆、推块与延伸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通过锥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使得推块带动延伸板上移,使得缓冲板上移,当延伸板移动出适当的长度时,以及对应的缓冲板移动出挡水板内部,此时操作人员打开位于挡水板上方的盖板,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卡柱的一端移动出卡槽内部,此时第一缓冲弹簧推动缓冲板移动,使得第一活塞杆从第一阻尼器内部移动出,从而能够调整本装置的高度,以便对水流进行防护挡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块(3),所述推块(3)的顶部安装有延伸板(4),所述延伸板(4)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5),所述连接槽(5)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阻尼器(6),所述第一阻尼器(6)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活塞杆(7),所述第一活塞杆(7)的一端均延伸至延伸板(4)的外侧并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挡水板(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阻尼器(10),所述第二阻尼器(10)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柱(11),所述活塞柱(11)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阻尼器(10)的外侧,所述挡水板(1)的一侧设置有冲击板(13),所述冲击板(13)的一侧与活塞柱(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塞柱(11)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12),所述第一活塞杆(7)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一端均与缓冲板(8)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另一端均与第一阻尼器(6)的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2)的一端均与冲击板(1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阻尼器(10)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4)的两侧且位于缓冲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条(14),所述固定条(14)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卡柱(16),所述缓冲板(8)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柱(16)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17)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4)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箱(18),所述保护箱(18)的一侧均铰接有盖板(19),所述螺纹杆(15)的一端均延伸至保护箱(18)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所述转动杆(20)的一端延伸至挡水板(1)内部,所述转动杆(20)与丝杆(2)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锥齿轮(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台(22),所述转动台(2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挡水板(1)的底部均设置有锚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水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顶部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延伸板的外侧并设置有缓冲板,该挡水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阻尼器、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一阻尼器,在受到水流冲击时,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二阻尼器对冲击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一阻尼器对缓冲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斯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