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7039发布日期:2023-05-07 01: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桩基是建筑基础的一种形式,属于深基础类型,指用深入地下的桩来承担建筑物重力的基础,而深入地下的桩包括有灌注桩和打入桩等类型,灌注桩是通过在地面上开设桩孔位,放置护筒钢筋笼等,并灌注入混凝土至凝固成型。而打入桩,例如混凝土管桩,是一种提前预制好的管桩,可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由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面。在打桩的过程中需要管桩保持垂直,若是在打桩的过程中管桩出现倾斜则可能会导致断桩、桩位偏差等问题,导致后续的作业进度受影响。且管桩垂直度偏差较大也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因此,提出一种能避免管桩在被打入地面时产生较大倾斜或偏差的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用于避免管桩在被打入地面时产生较大倾斜或偏差。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包括环形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4、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连接环形部底部两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第一基座垂直设有第一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基座垂直设有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均由固定钉穿过固定;

5、所述环形部顶板设有支护模块,所述支护模块包括第一支护部和第二支护部,所述第一支护部和第二支护部分别通过伸缩杆相对设置于环形部内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和下环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所述上环可拆分为第一上半环和第二上半环,所述下环可拆分为第一下半环和第二下半环;

7、所述第一下半环与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二下半环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护部通过伸缩杆连接第一上半环,所述第二支护部通过伸缩杆连接第二上半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半环与第二上半环拆分的位置设有上梯形卡块,所述第二上半环相应位置设有与上梯形卡块适配的上梯形卡槽;

9、所述第一下半环与第二下半环拆分的位置设有下梯形卡块,所述第二下半环相应位置设有与下梯形卡块适配的下梯形卡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护部和第二支护部均为弧形,所述第一支护部两侧靠近第二支护部的位置均设有连接环链,所述第二支护部的两侧设有与连接环链适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环链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套杆和连接销,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上半环或第二上半环连接,另一端与套杆滑动连接,所述套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护部或第二支护部连接,所述套杆的内径略大于固定杆的外径,所述固定杆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套杆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通孔适配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销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连接通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护部与位于第一上半环的套杆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护部与套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略小于套杆的内径,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孔适配的第一安装通孔,固定销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安装通孔;

13、所述第二支护部与位于第二上半环的套杆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护部与套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略小于套杆的内径,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孔适配的第二安装通孔,固定销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通孔为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固定通孔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固定通孔位于第一基座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二固定通孔为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二固定通孔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固定通孔位于第二基座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二基座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半环靠近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基座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上半环靠近第二基座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基座的第二加强筋。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底面均设有不规则纹路。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分别通过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固定在地面上,并通过位于两个基座中间的环形部内的支护模块对管桩进行支护,使得管桩在进行打桩的过程中保持垂直,避免了管桩在打桩的过程中出现因倾斜导致的桩位偏差和断桩等问题,在保证了管桩打入时垂直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因管桩出现问题而需要重复劳作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管桩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包括上环(31)和下环(32),所述上环(31)和下环(32)通过多个支撑杆(33)连接,所述上环(31)可拆分为第一上半环(311)和第二上半环(313),所述下环(32)可拆分为第一下半环(321)和第二下半环(3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半环(311)与第二上半环(313)拆分的位置设有上梯形卡块(312),所述第二上半环(313)相应位置设有与上梯形卡块(312)适配的上梯形卡槽(3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部(41)和第二支护部(42)均为弧形,所述第一支护部(41)两侧靠近第二支护部(42)的位置均设有连接环链(411),所述第二支护部(42)的两侧设有与连接环链(411)适配的连接部(421),所述连接环链(411)与连接部(421)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包括固定杆(51)、套杆(52)和连接销,所述固定杆(51)的一端与第一上半环(311)或第二上半环(313)连接,所述固定杆(51)的另一端与套杆(52)滑动连接,所述套杆(52)远离固定杆(51)的一端与第一支护部(41)或第二支护部(42)连接,所述套杆(52)的内径略大于固定杆(51)的外径,所述固定杆(51)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511),所述套杆(52)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通孔(511)适配的第二连接通孔(521),所述连接销穿过第二连接通孔(521)和第一连接通孔(5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部(41)与位于第一上半环(311)的套杆(5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护部(41)与套杆(5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安装部(412),所述第一安装部(412)的外径略小于套杆(52)的内径,所述第一安装部(412)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孔(521)适配的第一安装通孔(413),固定销穿过第二连接通孔(521)和第一安装通孔(413);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为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位于第一基座(1)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均匀分布在第一基座(1)上;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1)为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1)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1)位于第二基座(2)的中间位置,当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1)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1)均匀分布在第二基座(2)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半环(311)靠近第一基座(1)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基座(1)的第一加强筋(7),所述第二上半环(313)靠近第二基座(2)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基座(2)的第二加强筋(8)。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的底面均设有纹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包括环形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连接环形部底部两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第一基座垂直设有第一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基座垂直设有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均由固定钉穿过固定,所述环形部顶板设有支护模块,所述支护模块包括第一支护部和第二支护部,所述第一支护部和第二支护部分别通过伸缩杆相对设置于环形部内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安装用支护结构,用于避免管桩在被打入地面时产生较大倾斜或偏差。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忠,陈建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东宇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