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862发布日期:2023-07-05 15:4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环境保护,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作为洄游鱼类的重要产卵栖息地的河道驳岸的生态,随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在河道的蜿蜒区域中,因不规范地扩宽调整,使得河岸与河床的交接面被人为多次调整,容易造成河道不稳定,并使得河道横截面比上游宽,减少了鱼类的产卵栖息地,增加了侵蚀,造成了河岸和河床的不稳定。为对其进行修复,现有采用的修复方式仅是对被侵蚀的河岸进行修整,使河岸朝向河道的一面呈下斜状后,进行块石驳岸或石笼驳岸加工,但这种修复方式会导致河岸植被损失,驳岸鱼类栖息地退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包括若干加固单元,若干加固单元沿河道蜿蜒区域的边沿间隔设置,且每一供所述加固单元设置的位置通过修整在河道所在一侧形成有呈直立的立壁、在河岸所在一侧形成有呈水平的岸边段及在两侧之间形成有从岸边段朝向立壁下斜的倾斜面;

4、每一加固单元包括根盘树干、防蚀垫、若干根定位木杆以及若干件定位木针,所述根盘树干的一端为树干段,另一端为根盘段,所述树干段穿入到立壁内,所述根盘段设置在立壁外侧,供在水流的偏转下,河床在邻近根盘段的位置会形成有冲刷池;所述防蚀垫铺设在岸边段、倾斜面及立壁上,若干定位木针间隔地插装在岸边段与倾斜面上,并对应地与其插装的岸边段或倾斜面垂直;若干根定位木杆间隔地呈直立状地插装在倾斜面上,通过若干定位木针与若干根定位木杆相配合,将防蚀垫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岸边段上凹设有锚沟。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树干段的长度为2m~3m,树干段的直径为0.3m~0.6m。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根盘段的直径为树干段直径的3~4倍。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每相邻的加固单元的根盘段之间设有灌木单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通过根盘树干、防蚀垫、若干根定位木杆以及若干件定位木针之间的配合,能对修整后的河道驳岸进行加固,提高加固效果的同时,能保留河岸植被以及修复驳岸鱼类栖息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加固单元,若干加固单元沿河道蜿蜒区域的边沿间隔设置,且每一供所述加固单元设置的位置通过修整在河道所在一侧形成有呈直立的立壁(101)、在河岸所在一侧形成有呈水平的岸边段(102)及在两侧之间形成有从岸边段(102)朝向立壁(101)下斜的倾斜面(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岸边段(102)上凹设有锚沟(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干段(11)的长度为2m~3m,树干段(11)的直径为0.3m~0.6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盘段(12)的直径为树干段(11)直径的3~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加固单元的根盘段(12)之间设有灌木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洄游鱼类产卵栖息地的河岸河床加固组件,包括若干加固单元,若干加固单元沿河道蜿蜒区域的边沿间隔设置;每一加固单元包括根盘树干、防蚀垫、若干根定位木杆以及若干件定位木针,所述根盘树干的一端为树干段,另一端为根盘段,所述树干段穿入到立壁内,所述根盘段设置在立壁外侧;所述防蚀垫铺设在岸边段、倾斜面及立壁上,若干定位木针间隔地插装在岸边段与倾斜面上,并对应地与其插装的岸边段或倾斜面垂直;若干根定位木杆间隔地呈直立状地插装在倾斜面上。本技术能对修整后的河道驳岸进行加固,并保留河岸植被以及修复驳岸鱼类栖息地。

技术研发人员:许哲瑶,芶皓,张文姬,黄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