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2715发布日期:2023-06-28 12:2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1、混凝土随着气温的变化、地基沉降等因素产生伸缩变形,在施工的时候通常会采用预留伸缩缝或者分段施工的方法来避免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分段施工,就会形成二次施工缝,而二次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难以形成100%的紧密结合,始终存在一条贯穿结构的缝隙,因此会造成渗漏现象。

2、而在地下室中,底板、侧墙和顶板处于外界覆土环境中,覆土中存在的水压相比较地上部分的二次施工缝要大很多,所以地下室中的二次施工缝处更容易产生渗漏。

3、针对地下室二次施工缝处的渗漏,现有技术通常是用裂缝注浆的方式进行,即通过聚氨酯注浆料、水固化注浆料、丙烯酸注浆料等在结构裂缝中膨胀以填充满结构裂缝从而达到阻断水渗漏的路径,从而实现渗漏防治。注浆工艺在地下水压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难以持久的保证二次施工缝不渗漏,并且注浆较多时,会对结构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注浆孔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渗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通过增强二次施工缝处的抗水压能力,以达到防渗漏的目的;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沿二次施工缝两侧延伸适当距离开设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填充有刚性防水填充物至平齐,被填充的开口槽向两侧延伸适当距离覆盖有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填充物采用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

3、在所述开口槽内填充的刚性防水填充物能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填充的刚性防水填充物与二次施工缝处大面平齐,以便在被填充的开口槽处涂抹防水层。

4、在所述开口槽内填充刚性防水填充物,起到堵漏的作用,可以增强二次施工缝处的抗水压能力,在被填充的开口槽处涂抹防水层,可以进一步防止发生渗漏;所述刚性防水填充物与所述防水层能很合贴合。

5、所述开口槽沿二次施工缝两侧延伸的距离为20~30mm,深度为20~30mm。

6、为了应对混凝土结构的伸缩变形,同时起到防渗漏效果,所述开口槽的适宜深度为20~30mm;如果开口槽的深度太深,所述开口槽被填充后,二次施工缝应对混凝土结构的伸缩变形的效果差;如果开口槽的深度太浅,不能有效起到增强二次施工缝处的抗水压能力。

7、所述防水层沿被填充的开口槽两侧延伸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

8、所述防水层采用水泥基防水灰浆,所述水泥基防水灰浆、所述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都具有较强的抗水压能力,通过在二次伸缩缝处及结合处增强抗水压能力,能达到渗漏防治的效果。

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0、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聚氨酯注浆料、水固化注浆料、丙烯酸注浆料工艺,本申请采用抗水压能力较强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水泥基防水灰浆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来增强结构抗水压薄弱部位的抗水压能力,以达到渗漏防治的作用。

11、本申请采用的刚性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水泥基防水灰浆均能与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很好贴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二次施工缝两侧延伸20~30mm开设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填充有刚性防水填充物至平齐,被填充的开口槽向两侧延伸50~100mm覆盖有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填充物采用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所述开口槽深度为2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采用水泥基防水灰浆。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二次施工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沿二次施工缝两侧延伸适当距离开设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填充有刚性防水填充物至平齐,被填充的开口槽向两侧延伸适当距离覆盖有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填充物采用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聚氨酯注浆料、水固化注浆料、丙烯酸注浆料工艺,本申请采用抗水压能力较强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水泥基防水灰浆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来增强结构抗水压薄弱部位的抗水压能力,以达到渗漏防治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刘长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