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069发布日期:2023-04-21 21:5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具体是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易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的灌注桩等。

2、灌注桩在目前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土层发生移动,或者降雨导致的桩体周围受到冲刷,从而导致灌注桩发生倾斜,严重时导致地下部分的桩体裸露出来,若未对其进行加固,则会导致桩体的松动,从而影响后续作业,为此,需要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来解决现有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桩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内环,且桩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外侧设置有数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呈圆形阵列分布,且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基板活动连接,所述基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机构。

5、上述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块、螺柱一、螺柱二、连接块和支撑杆,所述铰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柱一,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二,所述连接块位于螺柱一和螺柱二的相对侧,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螺柱一的底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块的底端与螺柱二的顶端螺纹连接。

6、上述的,所述铰接块的顶端通过转轴均活动连接于外环的外壁,所述基板的顶端开设有数个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支撑杆的数量一致,且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滑块的顶端。

7、上述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分别贯穿滑块,且螺杆与滑块螺纹连接。

8、上述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圆台、圆球、复位弹簧和横杆,所述圆球、复位弹簧和横杆为一组且呈圆形阵列分布,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且横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立柱的外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设于横杆的外侧,所述圆球均紧贴于圆台的外侧面。

9、上述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球,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的内部,所述横杆与立柱活动连接。

10、上述的,所述圆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开设有螺纹,且旋转杆螺纹连接于立柱的内部,所述旋转杆的顶端延伸至立柱的外侧,且旋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向外翻转支撑杆,以调整连接块与铰接块之间的角度,随后转动连接块使连接块的顶端与螺柱一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利用支撑杆连接外环和基板,并且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桩体的倾斜和倒塌。

1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固机构,转动手轮,带动旋转杆转动,驱使圆台向下移动,使圆台的侧面与圆球进行抵触,从而将横杆向立柱的外侧进行挤压,以此将横杆进行展开,使立柱保持竖直状态,有利于增强立柱的稳定性,提升立柱的支撑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技术特征:

1.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基板(2),所述桩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内环(3),且桩体(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外环(4),所述内环(3)和外环(4)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环(4)的外侧设置有数个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呈圆形阵列分布,且支撑机构(5)的另一端与基板(2)活动连接,所述基板(2)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6),所述立柱(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铰接块(501)、螺柱一(502)、螺柱二(503)、连接块(504)和支撑杆(505),所述铰接块(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柱一(502),所述支撑杆(5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二(503),所述连接块(504)位于螺柱一(502)和螺柱二(503)的相对侧,所述连接块(504)的顶端与螺柱一(502)的底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块(504)的底端与螺柱二(503)的顶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501)的顶端通过转轴均活动连接于外环(4)的外壁,所述基板(2)的顶端开设有数个滑槽(8),所述滑槽(8)的数量与支撑杆(505)的数量一致,且滑槽(8)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支撑杆(505)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滑块(9)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分别贯穿滑块(9),且螺杆(10)与滑块(9)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7)包括圆台(701)、圆球(702)、复位弹簧(703)和横杆(704),所述圆球(702)、复位弹簧(703)和横杆(704)为一组且呈圆形阵列分布,所述横杆(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702),且横杆(704)的另一端延伸至立柱(6)的外侧,所述复位弹簧(703)分别套设于横杆(704)的外侧,所述圆球(702)均紧贴于圆台(701)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7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球(702),且复位弹簧(7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6)的内部,所述横杆(704)与立柱(6)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的外侧开设有螺纹,且旋转杆(11)螺纹连接于立柱(6)的内部,所述旋转杆(11)的顶端延伸至立柱(6)的外侧,且旋转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加固结构,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桩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内环,且桩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外侧设置有数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呈圆形阵列分布,且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基板活动连接,所述基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向外翻转支撑杆,以调整连接块与铰接块之间的角度,随后转动连接块使连接块的顶端与螺柱一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利用支撑杆连接外环和基板,并且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桩体的倾斜和倒塌。

技术研发人员:崔隆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