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3623发布日期:2023-05-10 18:5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排水,特别涉及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山丘区风力发电场地形起伏大、地貌复杂、地质条件差异大,道路坡度陡设计及运输组织难,道路的安全、畅通在整个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风力发电场道路多为土质道路,其作用是将各风机机位、升压站与主要进场干线连接起来,满足风电场施工及检修期间交通运输的需求。在降雨作用下路面漫流极易汇聚,形成股流对路面、路基产生冲刷。路面易被冲断或形成陷穴,阻碍交通,路堑和路堤处存在滑坡与崩塌风险。路面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路面形态作为道路微结构的表现形式,可改变道路降雨侵蚀特征,对调节道路系统水沙传递过程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路面形态设置和“路-沟”结合能有效防治道路侵蚀,降低风力发电场道路建设及运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发明为山丘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建设和维护及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2、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道路路面无任何防蚀措施,雨季降雨量大路面遭径流冲刷严重,易产生严重沟蚀。(2)排水沟无沉沙池,降雨过程径流中携带泥沙量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道路的一侧为倾斜向下的下边坡,且位于下边坡的下段设置有格栅,道路的另一侧为倾斜向上的路堑边坡,位于路堑边坡顶部的平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截水沟,位于路堑边坡底部与道路路面相接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向下的沉沙池,所述沉沙池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流板、拦挡格栅和踏板,所述道路路面上横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埂。

4、进一步的,所述路堑边坡上铺设种植草皮,位于路堑边坡下段排水沟之上设置有若干种植槽,种植槽内种植攀援类植物,对边坡起到较好防护。

5、进一步的,所述调流板为若干个倾斜向下的板状结构,若干个调流板自上至下依次排布于沉沙池入口处,调流板的目的在于降低径流流速增加径流泥沙沉降率。

6、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为两块阶梯式踏板,呈上下阶梯式排布于沉沙池内,防止蛇、蛙等动物落入方便其自由出入。

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埂向下伸入道路,导流埂露出于道路路面的部分呈拱形。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埂的拱形外表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锯齿状凹槽的作用是增大路面径流助力降低径流动能。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末端接山溪沟道,径流通过沉沙池沉淀后进入天然沟道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为生态格栅,生态格栅为竹木构成的阻挡,对施工期间产生的溜渣进行有效拦挡。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内径80cm,所述沉沙池的尺寸为100cm×100cm×100cm,所述导流埂的拱形结构宽35cm高15c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中的排水系统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不容易被洪水冲毁,导流埂既能有效排水,又能降低径流对路面冲刷,同时还兼具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交通安全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道路的一侧为倾斜向下的下边坡,且位于下边坡的下段设置有格栅,道路的另一侧为倾斜向上的路堑边坡,位于路堑边坡顶部的平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截水沟,位于路堑边坡底部与道路路面相接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向下的沉沙池,所述沉沙池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流板、拦挡格栅和踏板,所述道路路面上横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堑边坡上铺设种植草皮,位于路堑边坡下段排水沟之上设置有若干种植槽,种植槽内种植攀援类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板为若干个倾斜向下的板状结构,若干个调流板自上至下依次排布于沉沙池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两块阶梯式踏板,呈上下阶梯式排布于沉沙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埂向下伸入道路,导流埂露出于道路路面的部分呈拱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埂的拱形外表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末端接山溪沟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生态格栅,生态格栅为竹木构成的阻挡。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内径80cm,所述沉沙池的尺寸为100cm×100cm×100cm,所述导流埂的拱形结构宽35cm高15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风力发电场土质道路防蚀排水系统,道路的一侧为倾斜向下的下边坡,且位于下边坡的下段设置有格栅,道路的另一侧为倾斜向上的路堑边坡,位于路堑边坡顶部的平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截水沟,位于路堑边坡底部与道路路面相接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向下的沉沙池,所述沉沙池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流板、拦挡格栅和踏板,所述道路路面上横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埂。本发明中的排水系统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不容易被洪水冲毁,导流埂既能有效排水,又能降低径流对路面冲刷,同时还兼具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交通安全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达,张乃夫,张春平,袁利,吴迪,李欢,桂博文,赵传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