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滞留池

文档序号:34060886发布日期:2023-05-06 03:2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滞留池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设,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滞留池。


背景技术:

1、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不透水地面比重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使汇流时间大幅度缩短,洪峰提前,从城市水文角度来说,给城市排水管网造成极大压力,导致城市内涝频发;另一方面雨水径流冲刷地表积累的污染物,排入受纳水体中,对我国水生态与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我国水体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果,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则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初期雨水是城市面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认为整个雨水径流中前20%的径流为初期雨水,该部分初期雨水的总污染量占50-70%,具有负荷高、水量大、流速快等特点。初期雨水主要通过淋洗大气、冲刷城市道路及建筑物屋顶等下垫面积累污染物,以径流形式携带着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远高于中后期雨水。

3、雨水径流量增大,还会导致合流制溢流发生频率更高。目前我国老城区多数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水径流流量过高则会导致排水管网的过量雨水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混合排放,对水体造成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水的污染负荷高于城市生活污水,也是城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4、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是解决城市内涝、初期雨水污染与合流制溢流等面源性污染、保护城市水生态的重要理念。生物滞留池是一类通过植物、微生物、生长基质截留、净化、蓄滞径流雨水的公共设施,是最适合解决上述雨水径流问题的海绵城市设施之一。在城市水文方面,生物滞留池可以削减径流量、延迟洪峰,在水质方面则能有效改善水质。

5、生物滞留池不仅能够去除水流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悬浮物,而且能够去除分解硝态氮和磷污染。为提高对雨水的氮磷降解效果,需要保证雨水在生物滞留池内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需提高生物滞留的滞水能力。雨水径流量较大时,水流速度快,设置在生物滞留池底部的泄水口在水压作用下泄流流量快速增大,会导致水流在生物滞留池内的滞留时间缩短,降低了生物滞留池的净化效果。为保证生物滞留池在雨水径流量较大时的滞水能力,现有的生物滞留池多通过抬升出水口以在生物滞留池内创造淹水区,该做法虽然提高了生物滞留池的水力滞留时间,但淹水区内积水时间过久,容易在生物滞留池内滋生蚊虫,导致生物滞留池内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生物滞留池,通过抬升出水口形成淹水区的方式来保证雨水径流量较大时生物滞留池的滞水能力,淹水区内的积水会长时间积存在生物滞留池中,导致生物滞留池内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池体和滞水井,所述滞水井的中部设有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滞水井分隔为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所述第一滞水腔与所述滞留池池体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滞水腔的底部与市政管网连通;

3、所述隔墙的下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滞水腔和所述第二滞水腔的第一泄流孔,所述隔墙的中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滞水腔和所述第二滞水腔的第二泄流孔,所述隔墙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的一侧上下滑动导向连接有闸体;

4、所述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上升至高于设定高度,所述闸体上浮,使得所述闸体封堵所述第一泄流孔且所述闸体释放所述第二泄流孔;所述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下降至低于所述设定高度,所述闸体下沉,使得所述闸体封堵所述第二泄流孔且所述闸体释放所述第一泄流孔。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闸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封堵部、第一泄流部、第二泄流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上升至高于所述设定高度,所述第一泄流部与所述第二泄流孔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一泄流孔相对布置;

6、所述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下降至低于所述设定高度,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二泄流孔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二泄流部与所述第一泄流孔相对布置。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闸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闸板、连接结构和下闸板,所述上闸板和所述下闸板均与所述隔墙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隔墙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的一侧间隔布置;所述连接结构的上部形成所述第一泄流部,所述连接结构的下部形成所述第二泄流部。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墙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闸体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闸体的上方;

9、所述闸体封堵所述第一泄流孔且所述闸体释放所述第二泄流孔时,所述闸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挡止部抵接;所述闸体封堵所述第二泄流孔且所述闸体释放所述第一泄流孔时,所述闸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挡止部抵接。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滞水腔的底部通过排水机构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的排水流量可调。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机构为背压装置,所述背压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滞留池池体内包括种植有植物的土壤层和设置在所述土壤层下的砾石层,所述砾石层内设有横向布置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侧壁设有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滞水腔连通。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管的外侧包覆有第一透水土工布。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壤层与所述砾石层之间铺设有第二透水土工布。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管所采用的材料为pe或pvc。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池体和滞水井,滞水井的中部设有隔墙,隔墙将滞水井分隔为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第一滞水腔与滞留池池体的出水口连通,第二滞水腔的底部与市政管网连通;隔墙的下部设有连通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的第一泄流孔,隔墙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的第二泄流孔,隔墙朝向第二滞水腔的一侧上下滑动导向连接有闸体;雨水径流量较大时,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上升至高于设定高度,闸体上浮,使得闸体封堵第一泄流孔且闸体释放第二泄流孔,水流从较高的第二泄流孔流入第二滞留腔,第二泄流孔处的水压低于第一泄流孔,从而降低了泄流流量,提高了滞水效果;雨水径流量降低后,第二滞水腔内的水面下降至低于设定高度,闸体下沉,使得闸体封堵第二泄流孔且闸体释放第一泄流孔,从而使得第一滞留腔内的积水通过第一泄流孔流入第二滞留腔,避免了在第一滞留腔内积存雨水,因此本发明的生物滞留池,不仅能够保证生物滞留池的滞水能力,而且避免了积水长时间积存在滞留池池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滞留池池体(1)和滞水井(2),所述滞水井(2)的中部设有隔墙(23),所述隔墙(23)将所述滞水井(2)分隔为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一滞水腔(21)和第二滞水腔(22),所述第一滞水腔(21)与所述滞留池池体(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滞水腔(22)的底部与市政管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闸体(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封堵部、第一泄流部、第二泄流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滞水腔(22)内的水面上升至高于所述设定高度,所述第一泄流部与所述第二泄流孔(232)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一泄流孔(231)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闸体(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闸板(31)、连接结构(32)和下闸板(33),所述上闸板(31)和所述下闸板(33)均与所述隔墙(23)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22)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接结构(32)与所述隔墙(23)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22)的一侧间隔布置;所述连接结构(32)的上部形成所述第一泄流部,所述连接结构(32)的下部形成所述第二泄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23)朝向所述第二滞水腔(22)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止部(233)和第二挡止部(234),所述第一挡止部(233)位于所述闸体(3)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止部(234)位于所述闸体(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滞水腔(22)的底部通过排水机构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的排水流量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为背压装置(5),所述背压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市政管网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池体(1)内包括种植有植物的土壤层(11)和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1)下的砾石层(12),所述砾石层(12)内设有横向布置的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的侧壁设有集水孔,所述集水管(4)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滞水腔(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4)的外侧包覆有第一透水土工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1)与所述砾石层(12)之间铺设有第二透水土工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4)所采用的材料为pe或pvc。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池体和滞水井,滞水井的中部设有隔墙,隔墙将滞水井分隔为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第一滞水腔与滞留池池体的出水口连通,第二滞水腔的底部与市政管网连通;隔墙的下部设有连通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的第一泄流孔,隔墙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一滞水腔和第二滞水腔的第二泄流孔,隔墙朝向第二滞水腔的一侧上下滑动导向连接有闸体;闸体上浮,使得闸体封堵第一泄流孔且闸体释放第二泄流孔,从而降低了泄流流量,提高了滞水效果;雨水径流量降低后,闸体封堵第二泄流孔且闸体释放第一泄流孔,从而使得第一滞留腔内的积水通过第一泄流孔流入第二滞留腔,避免了第一滞留腔内积存雨水。

技术研发人员:甘文慧,魏玮,蔡馨蕊,林凯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