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1294发布日期:2023-05-17 15:2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扩建改造工程的普遍推广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兴起,上世纪如八、九十年代建筑被拆卸后遗留的废旧桩的清理已成为新的高层建筑和城市轨道交通必须面对的技术问题。

2、相关技术中,采用锤击、旋挖或扭断旧桩基等破坏性手段,破坏废旧桩体后再清理遗留孔,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或者采用一次性拔除的方式将废桩拔出,这种方法会对桩体周围土壤层造成较大破坏,形成较大的遗留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废桩进行快速拔除同时降低对土壤层的破坏,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废桩拔除施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4、s1、确定废桩位置,使废桩顶部曝露;

5、s2、将废桩拔除装置对准废桩,利用气缸驱动废桩拔除装置沿废桩高度方向移动;

6、s3、废桩拔除装置周围布置洒水器控制烟尘弥漫;

7、s4、到达指定深度后,废桩拔除装置将部分桩体截断;

8、s5、然后废桩拔除装置将截断后的部分桩体移出,若由于桩体内钢筋导致断桩与废桩继续连接使得断桩无法移出,废桩拔除装置继续在气缸作用下向废桩尾部移动;

9、s6、废桩拔除装置移动至废桩末端时,气缸驱动废桩拔除装置离开废桩,利用起吊机将剩余废桩吊出;

10、s7、对废桩拔除后留下坑洞进行回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废桩进行拔除时,一种废桩拔除装置可以深入土壤内,对废桩周围土壤进行旋挖,尽量减少土壤层的破坏,同时一种废桩拔除装置可以对废桩分段进行截除,并将其移出,对长桩以及短桩都有较好的适应效果。

12、优选的,一种废桩拔除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松动废桩周围土壤的螺旋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液压破桩器,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移动废桩的传送带,所述套管内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侧壁上滑动穿设有驱动辊,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驱动辊上,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向废桩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运行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管转动的传动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套管套设在废桩上,传动组件驱动螺旋管转动,螺旋管转动使得套管整体向土壤深处移动,当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液压破桩器将废桩截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向截断的废桩靠近,传送带将截断后的废桩夹持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运行,传送带将截断后的废桩移出,如此往复,可以快速对废桩进行去除,同时降低对废桩周围土壤层的破坏。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滑座以及第一丝杆,所述滑座与所述容纳槽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滑座套设于所述驱动辊上,所述驱动辊与所述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穿设于所述滑座远离所述驱动辊的端部上,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滑座螺纹配合,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破桩器将桩体分离后,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滑座移动,滑座移动使得驱动辊移动,驱动辊移动使得传送带移动,传送带移动将截断的废桩限制在套管内。

16、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齿轮以及第一冠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远离所述滑座的端部上,所述第一冠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冠齿轮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一冠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冠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冠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接触状态的第一控制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管套设于桩体上并到达指定位置后,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一冠齿轮转动,第一冠齿轮转动使得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滑座移动,滑座移动使得驱动辊移动,驱动辊移动使得传送带移动,当传送带与废桩贴合后,第一控制组件接触第一冠齿轮与第一直齿轮的连接,同时第一电机停止运行,此时传送带停止移动,当液压破桩器将废桩截断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运行,传送带将截断后的废桩移出套管外,第一控制组件重新使得第一直齿轮与第一冠齿轮移动,第一电机翻转使得传送带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套管在螺旋管的作用下继续沿桩体长度方向移动,到达下一个工位后,第一电机重新启动,如此往复。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二齿条均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座内,所述滑座内转动安装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能够与进入所述套管内的桩体抵接,所述第二齿条远离所述滑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冠齿轮抵接,所述第一冠齿轮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滑动配合的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冠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冠齿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冠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条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弹簧伸缩杆滑移配合的第二圆槽,所述弹簧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冠齿轮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滑槽内侧壁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向套管内的桩体移动时,第一齿条与桩体抵接,传送带继续移动后,第一齿条收到桩体的阻碍,第一齿条使得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并推动第一冠齿轮远离第一直齿轮以及第二直齿轮,此时第一直齿轮停止转动,传送带停止移动,第一电机停止运行。

20、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传动箱,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辊上,所述传动箱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传动箱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箱输入端上滑动套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传动箱输入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四直齿轮转动的第四驱动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与套管内的桩体抵接后,第四驱动组件驱动第四直齿轮转动,第四直齿轮转动通过传动箱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驱动辊转动,驱动辊转动使得传送带运行。

22、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冠齿轮以及外齿圈,所述第二冠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管内,所述第二冠齿轮与所述第四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外齿圈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外齿圈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外齿圈底部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冠齿轮靠近所述外齿圈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插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圈相互啮合,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外齿圈与所述第二冠齿轮连接状态的第二控制组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桩体进入套管内但未被截断时,外齿圈上的插接块此时远离第二冠齿轮上的插槽,第二电机启动时不会使得外齿圈转动,当液压破桩器将桩体截断后,第二控制组件使得外齿圈移动,外齿圈移动使得插接块插入第二冠齿轮上的插槽内,此时外齿圈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使得外齿圈转动,外齿圈转动使得第二冠齿轮转动,第二冠齿轮转动使得第四直齿轮转动,第四直齿轮转动通过传动箱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驱动辊转动,驱动辊转动使得传送带运行。

24、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以及触发杆,所述触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套管内侧壁上,所述套管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触发杆滑移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控制杆穿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内转动安装有第五直齿轮,所述控制杆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触发杆上设置有第四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均与所述第五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触发杆远离所述第五直齿轮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触发杆的端部与所述外齿圈滑动连接,所述外齿圈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的第三圆槽,所述触发杆靠近所述控制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远离所述触发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滑槽内端壁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桩体进入套管内但未被截断时,桩体挤压触发杆,触发杆移动使得第四齿条移动,第四齿条移动使得第五直齿轮转动,第五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三齿条移动,第三齿条移动使得控制杆移动,控制杆移动使得外齿圈移动并远离第二冠齿轮,此时外齿圈不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当液压破桩器将桩体截断后,触发杆失去了桩体的阻碍在回复弹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触发杆移动通过第四齿条、第五直齿轮以及第三齿条使得控制杆移动,控制杆移动并使得外齿圈移动,外齿圈移动使得插接杆重新与第二冠齿轮上的插槽配合,此时传动齿轮重新与外齿圈啮合,第二电机可以通过传动齿轮驱动第二冠齿轮转动使得传送带运行。

26、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螺旋管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齿圈滑移配合的第四圆槽,所述内齿圈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使得内齿圈转动,内齿圈转动使得螺旋管转动,螺旋管转动对桩体周围土壤进行旋挖。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设置传送带以及螺旋管,螺旋管对桩体周围土壤进行旋挖,在液压破桩器将桩体截断之后,传送带将截断的桩体移出,减少了对桩体周围土壤层的破坏;

30、2.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向截断后的桩体移动并将桩体夹持,防止在传送带移出截断后的桩体时发生打滑现象;

31、3.通过设置螺旋管以及套管,螺旋管深入土层内,液压破桩器在套管内将桩体截断,减少粉尘弥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