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井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41471发布日期:2023-07-28 15:0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井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井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井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下管道中的井室结构又称为管道井、窨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

2、为了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井室的井道口处通常设置有用于堵盖井口的井盖,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原本平齐于路面的井盖出现下沉的情况,严重时,井盖周边的路面也出现下陷,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所以需要对路面上的井盖进行翻新施工,在对井盖翻新施工作业中,由于井盖座与路面沥青混凝土层固定,因此需要对井盖附近的地面进行开挖,在更换井盖座并重新标高后,再对地面进行填平修补,整体翻新作业时间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效缩短井盖翻新施工时间,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预制井室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井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预制井室结构,包括设置于井道口的预制井盖座以及设置于预制井盖座的井盖本体,所述预制井盖座包括井座圈、固定连接于井座圈内周壁下部的固定支撑圈以及沿竖向滑移连井座圈且位于固定支撑圈上方的活动支撑圈,所述固定支撑圈设置有调节活动支撑圈滑移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井盖本体包括井盖圈、固定连接于井盖圈下端面以插设于井座圈的插接凸环以及铰接于井盖圈以对井盖圈的通口进行封闭的井盖板,插接凸环的下端面抵接于活动支撑圈的上端面。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本平齐于路面的井盖本体出现下沉后,需要对井盖本体进行翻新施工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活动支撑圈向上滑移,使得活动支撑圈的高度增高,从而实现对井盖本体的高度调节,使得井盖圈和井盖板的上端面重新平齐于路面,无需对预制井盖座进行更换,显著节约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且有效避免了长时间的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城市道路堵车。

5、优选的,所述井座圈的上端面同轴环绕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井座圈设置有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容纳槽的支撑挡环板,支撑挡环板的上端面抵接于井盖圈的下端面,井座圈的内周壁开设有连通于第一容纳槽的滑移槽,活动支撑圈固定连接有滑移连接于滑移槽的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挡环板,常态下,支撑挡环板收缩于第一容纳槽且支撑挡环板的上端面平齐于井座圈的上端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支撑挡环板滑移内缩于第一容纳槽,井盖圈的下端面抵接于井座圈、支撑挡环板的上端面,插接凸环的下端面抵接于活动支撑圈的上端面,当原本平齐于路面的井盖本体出现下沉后,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活动支撑圈向上滑移,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支撑挡环板上移,使得支撑挡环板的上端凸出于井座圈上表面,通过支撑挡环板、活动支撑圈分别对井盖圈和插接凸环进行承托支撑,有效提高井盖本体的结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撑圈的安装管以及滑移插设于安装管的滑移螺杆,安装管转动连接有调节螺套,滑移螺杆螺纹连接于调节螺套,滑移螺杆固定连接于活动支撑圈的下端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活动支撑圈的高度进行上调时,通过转动调节螺套,滑移螺杆由于螺纹限制作用沿安装管的轴向进行滑移伸长,从而对活动支撑圈进行顶升。

9、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撑圈的内周壁设置有固定挡环板,固定挡环板的下端面沿竖向开设有第二容纳槽,固定挡环板设置有滑移连接于第二容纳槽的活动挡环板,活动挡环板的下部抵接于固定支撑圈,固定挡环板内侧壁、活动挡环板内侧壁、固定支撑圈上端面、活动支撑圈下端面和井座圈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调节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挡环板滑移伸缩于第二容纳槽,使得活动挡环板能够随活动支撑圈的高度变化而自适应进行滑移调节,始终保持调节腔呈封闭状态,活动挡环板和固定挡环板有效对水汽进行阻挡隔离,从而有效减少调节机构与水汽接触而发生锈蚀的可能,提高调节机构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对活动支撑圈进行高度调节时,对活动挡环板施加朝靠近固定挡环板方向作用力,使得活动挡环板滑移内缩于第二容纳槽,活动挡环板下端面和固定支撑圈上端面之间形成操作口,便于工作人员对调节螺套进行转动调节,调节完成后,撤掉对活动挡环板施加的作用力,活动挡环板由于自重下移复位重新抵接于固定支撑圈。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多个且绕井盖座的轴线分布,所述调节螺套同轴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所述活动挡环板和固定挡环板同轴相对转动设置,活动挡环板设置有啮合于调节齿轮的弧形齿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机构设置有多个,提高对活动支撑圈的支撑稳定性,且有效提高活动支撑圈的承载能力,通过转动活动挡环板,带动弧形齿条同步进行移动,弧形齿条啮合于调节齿轮且在弧形齿条移动过程中带动调节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多个调节齿轮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调节螺套的转动。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挡环板具有注浆通道,支撑挡环板的外侧壁上部开设有连通于注浆通道的注浆孔,所述支撑挡环板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于注浆通道和第一容纳槽之间的第一出浆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支撑挡环板滑移内缩于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内侧壁对支撑挡环板上部的注浆孔进行封堵,有效减少水汽从注浆孔、注浆通道、滑移槽、第一出浆孔进入调节腔内的可能,从而减少调节机构发生锈蚀的可能,在对活动支撑圈进行高度上调后,支撑挡环板滑移伸出井座圈,支撑挡环板上的注浆孔位于井座圈的上方,通过注浆孔对注浆通道灌注浆液,浆液通过第一出浆孔流入调节腔,使得浆液灌满调节腔、滑移槽和第一容纳槽,有效提高活动支撑圈和支撑挡环板的承载能力,固定挡环板和活动挡环板有效减少浆液发生外漏的可能。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挡环板侧壁抵接于固定支撑圈的内周壁,活动挡环板沿径向滑移有活动杆,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弧形齿条,所述活动挡环板设置有驱动活动杆滑移的驱动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调节腔灌注浆液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杆朝靠近活动挡环板的轴线方向滑移,使得弧形齿条脱离于调节齿轮后,工作人员再转动活动挡环板,从而带动弧形齿条转动以对调节腔内的浆液进行搅动,排出浆液中的气泡,减少孔隙,保证浆液凝固后结构物的质量。

1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挡环板下方的伸缩杆、位于伸缩杆上方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活动挡环板的驱动环以及一端铰接于活动杆且另一端铰接于驱动环的铰接杆,伸缩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驱动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的活塞杆伸缩带动驱动环升降滑移,从而通过铰接杆调节活动杆的水平滑移位置。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挡环板内侧壁上部开设有连通于注浆通道的第二出浆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活动支撑圈进行高度上调后,支撑挡环板滑移伸出井座圈,支撑挡环板上的第二出浆孔位于井座圈的上方,通过注浆孔对注浆通道灌注浆液,浆液通过第二出浆孔流入插接凸环外侧壁、支撑挡环板的内侧壁和井盖圈下端面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增大对井盖圈的承托面,提高井盖本体的载荷能力。

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井室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预制井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步骤s01、井坑开挖;

24、步骤s02、安装预制井座(1),通过吊装机械将预制井座(1)吊入井坑进行安装固定,并与排水管道(11)进行连接;

25、步骤s03、安装预制井筒(2),预制井筒(2)对接安装于预制井座(1)的承口;

26、步骤s04、井坑回填;

27、步骤s05、褥垫层(13)以及承压层(14)施工,在回填层(12)上铺设褥垫层(13),褥垫层(13)在褥垫层(13)上安装承压层(14);

28、步骤s06、安装预制井盖座(3),在承压层(14)上安装预制井盖座(3);

29、步骤s07、安装井盖本体(4),将井盖本体(4)放置于预制井盖座(3)上,插接凸环(42)的外周壁抵接于井盖圈(41)的内周壁;

30、步骤s08、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层(15),承压层(14)的上表面浇筑沥青混凝土,使得井盖本体(4)的上端面和路面平齐。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1.当原本平齐于路面的井盖本体出现下沉后,需要对井盖本体进行翻新施工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活动支撑圈向上滑移,使得活动支撑圈的高度增高,从而实现对井盖本体的高度调节,使得井盖圈和井盖板的上端面重新平齐于路面,无需对预制井盖座进行更换,显著节约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且有效避免了长时间的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城市道路堵车;

33、2.常态下,支撑挡环板滑移内缩于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的内侧壁对支撑挡环板上部的注浆孔进行封堵,有效减少水汽从注浆孔、注浆通道、滑移槽、第一出浆孔进入调节腔内的可能,从而减少调节机构发生锈蚀的可能,在对活动支撑圈进行高度上调后,支撑挡环板滑移伸出井座圈,支撑挡环板上的注浆孔位于井座圈的上方,通过注浆孔对注浆通道灌注浆液,浆液通过第一出浆孔流入调节腔,使得浆液灌满调节腔、滑移槽和第一容纳槽,有效提高活动支撑圈和支撑挡环板的承载能力,固定挡环板和活动挡环板有效减少浆液发生外漏的可能;

34、3.对调节腔灌注浆液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杆朝靠近活动挡环板的轴线方向滑移,使得弧形齿条脱离于调节齿轮后,工作人员再转动活动挡环板,从而带动弧形齿条转动以对调节腔内的浆液进行搅动,排出浆液中的气泡,减少孔隙,保证浆液凝固后结构物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