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3738发布日期:2023-08-09 02:4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增多,基坑将越来越大、越深,而对基坑的支护结构的施工也将越来越困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及深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施工方便,必须要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取支护和加固的措施。目前,基坑支护较多采用桩加锚基坑支护、土钉墙、钢板桩、水泥搅拌桩等支护方式。但是,常常因为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复杂所制约,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方法也相对繁冗,对支护结构的修剪所需的费用也较高,且结构的质量安全很难得到保证。

2、中国专利cn102644286b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贴附于基坑侧壁的土钉挡土桩,土钉挡土桩的外侧设有一端嵌入基坑下方土体内的止水支护排桩,止水支护排桩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抗侧冠梁,抗侧冠梁的下方设有抗侧加固排桩。此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将土钉挡土桩贴附于基坑侧壁上进行挡土,止水支护排桩在对土钉挡土桩进行支撑的同时可防止桩体渗水,在止水支护排桩的外侧再设置抗侧加固排桩可对土钉挡土桩和止水支护排桩进行进一步的支撑,虽然该发明可有效提高支护结构的强度,对深基坑提供质量更好、更加安全的保障;但其对基坑的侧面支护强度仍存在不足,存在坍塌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对基坑的支护强度更加优异,能有效避免坍塌的风险。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加固桩、侧板、底板和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桩沿着基坑侧壁围成第二支护圈,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位于所述第二支护圈的外侧,并沿着所述基坑侧壁围成第一支护圈,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上方连接有冠梁,所述冠梁远离所述基坑的一侧紧贴所述第一支护桩,所述冠梁靠近所述基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砼,所述基坑底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护圈的内侧分布加固部,所述加固部由多个所述加固桩排列组成,所述第二支护桩的内侧固定有所述侧板,所述加固部的上方固定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护桩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砼,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快速顶紧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快速顶紧机构倾斜固定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4、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快速顶紧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一侧分布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板上方分布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槽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动块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并连通所述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滑动块滑至所述第二卡槽处将所述支撑柱顶紧。

5、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6、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二卡槽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倾斜面,形成宽度大小向端部逐渐缩小的结构。

7、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所述第一支护桩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相邻所述第二支护桩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

8、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护桩的长度小于所述基坑的深度,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上端与所述基坑的顶部水平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护桩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坑的深度,所述第二支护桩上端的水平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中部。

9、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护圈的外周设置有截水沟;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截水沟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为素混凝土层。

10、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固部中的加固桩呈田字型排列,其中,平行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护圈的两列加固桩为双层结构,相邻所述加固桩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

11、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护桩包括搅拌桩和型钢,所述型钢固定于所述搅拌桩的中间,且所述型钢的上端外露于所述搅拌桩的上方,所述冠梁上分布有与所述型钢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护桩通过所述型钢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于所述冠梁。

12、作为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护圈的外周设置有防护栏。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通过第一支护桩组成的第一支护圈对基坑上层的土层进行隔档,第二支护桩组成的第二支护圈起到对基坑整体的土层进行隔档,并配合冠梁对第一支护圈进行支撑;第一支撑砼和加固部起到对第二支护圈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侧面坍塌;同时,侧板、底板和支撑柱的配合结构进一步对第二支护圈起到侧面支撑的作用,更加有效地加强支护结构的侧面支撑强度,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砼对底板提供侧面的支撑力,保证底板支撑更加稳固;本发明的支护结构各部分结构相互配合,整体支护强度更加优异,能有效避免坍塌的风险;更进一步地,底板上的快速顶紧机构使得支撑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简单,无需过多的紧固件安装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桩(1)、第二支护桩(2)、加固桩(301)、侧板(4)、底板(5)和支撑柱(8),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桩(2)沿着基坑侧壁围成第二支护圈,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1)位于所述第二支护圈的外侧,并沿着所述基坑侧壁围成第一支护圈,所述第二支护桩(2)的上方连接有冠梁(6),所述冠梁(6)远离所述基坑的一侧紧贴所述第一支护桩(1),所述冠梁(6)靠近所述基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砼(7),所述基坑底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护圈的内侧分布加固部(3),所述加固部(3)由多个所述加固桩(301)排列组成,所述第二支护桩(2)的内侧固定有所述侧板(4),所述加固部(3)的上方固定有所述底板(5),所述底板(5)远离所述第二支护桩(2)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砼(10),所述底板(5)上方设置有快速顶紧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柱(8)通过所述快速顶紧机构倾斜固定于所述侧板(4)和所述底板(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顶紧机构包括滑动块(9),所述侧板(4)远离所述第二支护桩(2)的一侧分布有第一卡槽(11),所述底板(5)上方分布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1)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2),所述底板(5)位于所述第二卡槽(12)远离所述侧板(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宽度与所述滑动块(9)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12)靠近所述滑槽(13)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并连通所述滑槽(13),所述滑动块(9)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13)内,所述支撑柱(8)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内,所述支撑柱(8)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卡槽(12)内,所述滑动块(9)滑至所述第二卡槽(12)处将所述支撑柱(8)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9)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9)靠近所述第二卡槽(12)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倾斜面,形成宽度大小向端部逐渐缩小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护桩(1)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相邻所述第二支护桩(2)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1)的长度小于所述基坑的深度,所述第一支护桩(1)的上端与所述基坑的顶部水平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护桩(2)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坑的深度,所述第二支护桩(2)上端的水平高度位于所述第一支护桩(1)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护圈的外周设置有截水沟(15);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截水沟(15)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加固层(16),所述加固层(16)为素混凝土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3)中的加固桩(301)呈田字型排列,其中,平行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护圈的两列加固桩(301)为双层结构,相邻所述加固桩(301)之间桩体相互嵌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桩(2)包括搅拌桩(201)和型钢(202),所述型钢(202)固定于所述搅拌桩(201)的中间,且所述型钢(202)的上端外露于所述搅拌桩(201)的上方,所述冠梁(6)上分布有与所述型钢(202)相匹配的安装孔(601),所述第二支护桩(2)通过所述型钢(202)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601)连接于所述冠梁(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护圈的外周设置有防护栏(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加固桩、侧板、底板和支撑柱,多个第二支护桩沿着基坑侧壁围成第二支护圈,多个第一支护桩位于第二支护圈的外侧,并沿着基坑侧壁围成第一支护圈,第二支护桩的上方连接有冠梁,冠梁远离基坑的一侧紧贴第一支护桩,冠梁靠近基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砼,基坑底部位于第二支护圈的内侧分布加固部,加固部由多个加固桩排列组成,第二支护桩的内侧固定有侧板,加固部的上方固定有底板,底板远离第二支护桩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砼,多个支撑柱通过快速顶紧机构倾斜固定于侧板和底板之间;该支护结构对基坑的支护强度更加优异,能有效避免坍塌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重新,吴庭佳,张兴源,陆观宏,王林,黄俊威,冯继铸,胡云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