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3518发布日期:2023-08-09 02: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市政排水系统是一种用于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相关技术中的市政道路,包括道路本体和道路本体两侧的路沿,道路本体内部设置有排水道,排水道与临近的水体连通,道路本体靠近路沿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道连通,排水口开口处设置有滤网。当发生降雨后,道路本体上的积水将会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道内,最后排入临近的水体,实现市政排水功能。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市政道路在修建时,为了保证道路本体的美观,通常排水口的尺寸会设置的较小,当积水量较大时,排水口处的滤网易被积水所携带的杂物所堵塞,使得原本尺寸较小的排水口更加难以进行快速排水,造成市政道路的过度积;若滤网设置得过大,也会导致滤网出现损坏的概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排水的效率,改善现有技术中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建筑工程快速排水系统,包括道路本体和设置于道路本体两侧的路沿,所述道路本体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道路本体表面开设有快速排水口,所述快速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快速排水口处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快速排水口开口处外壁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内周壁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若干遮挡板和若干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遮挡板一一对应,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遮挡板相连,每一所述遮挡板靠近相邻遮挡板的侧边均开设有贴合面,若干所述遮挡板通过贴合面相互抵接,所述遮挡板朝向调节槽内部移动后,所述快速排水口漏出的排水面积逐渐增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水较少的天气下,若干的遮挡板将会保持闭合状态,使得第一滤网仅有一小部分外露进行排水,而遮挡板则能够对较大面积的滤网进行保护,提高市政道路美观度的同时,能够降低车辆行人经过时对第一滤网造成的损伤,保持第一滤网的结构完整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当降雨较多,且道路本体表面存在较多积水时,驱动气缸将会带动遮挡板朝向调节槽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滤网外露的面积逐渐增大,此时能够通过第一滤网的水流量也会增大,有助于提高降水量较多时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改善道路本体表面积水过多的问题。

5、优选的,所述调节口为矩形,所述调节口的每一内侧壁的调节槽内均设置有一个遮挡板和驱动气缸,相邻所述调节槽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面向遮挡板的侧壁设置有折叠金属片,所述折叠金属片靠近遮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贴合面相抵;所述分隔板内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设置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伸出让位槽的一端与密封垫相连,所述让位槽底壁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从动杆相连。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折叠金属片能够在驱动气缸带动遮挡板移动时,通过弹性件对从动杆的弹出,使得折叠金属片跟随密封垫的位置变化而拉成,从而将调节槽的开口进行遮挡,能够有效改善遮挡板调节后,积水易灌入调节槽内,导致驱动气缸受损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本技术的调节槽的防水性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7、优选的,每一所述遮挡板表面均开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第一滤网的方向倾斜开设。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导流面,使得经过遮挡板的雨水能够更加集中且便捷地流入排水管内,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

9、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驱动气缸受控于控制器,所述路沿内壁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以用于检测道路本体内积水的高度,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检测结果控制驱动气缸的启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检测装置能够实施监测道路本体内的积水,进而通过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通过控制器对驱动气缸活塞杆的行程进行控制,由此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滤网的展开大小做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降水天气下的快速排水,自动化程度高,精准性较强,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能够对第一滤网进行良好的保护。

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包括主管、流通管和排污管,所述主管与快速排水口连通,所述流通管和排污管连通于主管背离快速排水口的一端,所述流通管和排污管相互连通,所述流通管与排污管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排污管内设置有用于对排污管内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清洁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本体表面的积水过多时,部分杂物仍会在水压的冲击下进入排水管内,当夹杂着杂物的积水流经第二滤网时,第二滤网将进行二次过滤,使得杂物留在第二滤网表面,而积水则会通过流通管继续流通,直至进入临近水体;当第二滤网表面堆积的杂物影响积水正常流通时,便能够通过启动清洁组件,将排污管内的杂物清理,使得第二滤网保持畅通,便捷程度较高。

13、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开合门、负压风机、传输带和烘干机,所述排污管内壁开设有供第一驱动件安装的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开合门卡接于第一驱动槽内,所述第一开合门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负压风机和传输带均设置于第一开合门背离流通管的一侧,所述传输带沿排污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烘干机设置于排污管内壁,所述烘干机的出风口朝向传输带表面方向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滤网上的杂物积攒一端时间并影响积水的正常排出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开合门移动,负压风机使得排污管内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使得垃圾等杂物在气压的作用下深入至第一开合门的另一侧,并用过传输带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通过烘干机对垃圾杂物所携带的水分进行烘干,从而能够维持传输带的稳定工作状态,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15、优选的,所述主管内壁开设有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槽底壁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槽内沿深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开合门,所述第二开合门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开合门能够在需要对排污管内的垃圾进行清洁时,将主管暂时闭合,以防积水的进一步流入,能够实现积水与垃圾杂物的有效分流,也能够有改善积水进入排污管内,导致负压风机、烘干机、传输带等设备损坏的问题,延长本技术的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7、优选的,所述流通管连通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内壁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蓄水管背离流通管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流通管内壁设置有反冲洗头,所述反冲洗头与抽水管连通,所述反冲洗头的开口朝向第二滤网方向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反冲洗头和蓄水池能够对经过第二滤网过滤的雨水进行存储回流,当第二滤网被杂物堵塞时,能够通过存储的雨水对第二滤网进行反冲洗,以使得第二滤网上粘附的杂质能够得到去除,从而使得第二滤网保持畅通,能够进行持续地排水工作,且冲洗水均为排水时收集,能源消耗较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19、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流通管内壁设置有安装环,若干所述反冲洗头均设置于安装环面向第二滤网的一端,所述流通管内壁设置有抬升气缸,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环底壁相连,所述安装环内壁设置有挡水环板,所述抬升气缸位于流通管与挡水环板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抬升气缸能够对若干的反冲洗头进行方位调节,从而能够使得反冲洗头能够对第二滤网进行更加全面地冲洗,保持第二滤网的畅通,提高排水效率;同时设置挡水环板,能够使得抬升气缸在对安装环进行抬升的过程中,使得抬升气缸始终保持在挡水环板与流通管内壁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抬升气缸进水的概率,保护抬升气缸的结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1、优选的,所述流通管内壁连接若干有支板,所述支板与反冲洗头一一对应,所述支板背离流通管内壁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相应的反冲洗头铰接,所述反冲洗头与安装环连接处设置有万向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板、连杆和万向球,能够在抬升气缸对安装环进行抬升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铰接关系,使得反冲洗头能够转变角度,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二滤网更加全面的冲洗,使得后续进行排水时,能够保持第二滤网的畅通,从而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遮挡板能够对第一滤网进行遮盖,并通过检测装置实时检测道路本体内部的积水深度,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启动,由此改变第一滤网外漏的面积,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此种结构能够在降水较少时维持市政道路的美观性,同时降低第一滤网受损的概率,同时又能够在大量降雨天气进行快速排水,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5、2.通过设置第二滤网和清洁组件,能够对仍然进入到排水管内的垃圾杂物进行固液分流,以保持排入水体的积水的纯净度,降低污染,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排水管内发生堵塞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排水系统的排水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