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8619发布日期:2023-07-23 02: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护岸工程,具体为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


背景技术:

1、护岸工程是指为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的保护工程设施。护岸工程(堤防工程)以河道多年平均枯水位为界分为两部分,即枯水位以上称为“护坡工程”,枯水位以下称为“护脚工程”。常见的护坡工程有:干砌片石和混凝土砌块护坡、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护坡、格状框条护坡、喷浆和混凝土护坡、铺固法护坡等。护岸工程是指为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的保护工程设施。

2、例如专利号为cn 214737798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坡面以及第二坡面,第一坡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层,设置于基层上端的块石层,设置在块石层上端的碎石层,设置在碎石层上端的覆盖层;水平设置于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之间的甬路,甬路靠近第二坡面的一端垂直的设置有护栏,垂直固定于基层延伸端的安全柱,具有提高安全性等有益效果。

3、然而,现有的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甬路一般为平整结构,当河流水位上涨后,退去时,会有较多的淤泥和垃圾等残留在甬路上,导致清理十分耗时。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解决了因甬路一般为平整结构,当河流水位上涨后,退去时,会有较多的淤泥和垃圾等残留在甬路上导致的清理十分耗时的技术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第一坡面、第二坡面和基层,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第二坡面之间设置有甬路层,所述甬路层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一,所述隔板一的两侧及所述储水槽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连接柱一,所述甬路层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组连接底块,所述连接底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二,所述连接柱一与所述连接柱二之间设置有踩踏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边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漂浮气囊,所述踩踏板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槽一,所述踩踏板的另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槽二。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坡面上设置有花坛框,所述花坛框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一侧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二,所述隔板二的顶部与所述放置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花坛框整体呈倾斜状结构,所述花坛框为水泥材质支撑且与所述第一坡面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放置盒与所述花坛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的内部底面一侧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排水管内置在所述放置盒内。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板二与所述放置盒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隔板二和所述放置盒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为中空金属管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内壁上刻有螺纹,所述隔板和所述放置盒的底部均设有固定螺柱。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上均设有碎石层和覆盖层,所述基层上填充有块石层,所述块石层的内部设有混凝土基桩,所述甬路层与所述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之间均为一体化连接,所述基层与所述第二坡面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安全柱组件。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水槽的两端均设有排水口,所述隔板与所述储水槽的内壁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卡板的两侧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工”状结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卡板之间具有阻尼,所述连接顶板的顶部所述储水槽的顶部相平行,所述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的一端两侧均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上。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槽二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槽一,所述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的侧边上均设有配合转动柱使用的延申槽,位于所述连接一上的延申槽的形状为圆形,位于所述连接槽二上的延申槽的形状的长条状结构,所述踩踏板的顶部与所述连接顶板相平行,所述踩踏板的顶部外表上设有纹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支撑板和踩踏板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水位上涨,淹没甬路层后,将踩踏板顶起,使踩踏板呈倾斜状分布,当水位退去后,保持倾斜状的踩踏板会大大的降低垃圾的残留率,进而降低了清理的劳动强度,便于清理工作,同时,放置盒处于平行状固定,进而保证了放置的绿植处于平行状,而非倾斜状分布,在雨季降水量较大时,可以减缓泥土的流失,有效的保证了绿植的存活状态,且绿植不与第一坡面相接触,避免了绿植根茎对第一坡面的破坏,从而解决了清理十分耗时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坡面(5)、第二坡面(23)和基层(6),所述第一坡面(5)与所述第二坡面(23)之间设置有甬路层(3),所述甬路层(3)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7),所述储水槽(7)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一(10),所述隔板一(10)的两侧及所述储水槽(7)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卡板(8),所述固定卡板(8)上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顶板(18),所述连接顶板(18)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连接柱一(17),所述甬路层(3)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组连接底块(14),所述连接底块(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二(15),所述连接柱一(17)与所述连接柱二(15)之间设置有踩踏板(11),所述支撑板(12)的外边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漂浮气囊(9),所述踩踏板(11)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槽一(16),所述踩踏板(11)的另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槽二(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5)上设置有花坛框(4),所述花坛框(4)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放置盒(22),所述放置盒(22)的一侧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排水管(19),所述放置盒(2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二(20),所述隔板二(20)的顶部与所述放置盒(2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框(4)整体呈倾斜状结构,所述花坛框(4)为水泥材质支撑且与所述第一坡面(5)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放置盒(22)与所述花坛框(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22)的内部底面一侧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排水管(19)内置在所述放置盒(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二(20)与所述放置盒(22)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2)与所述隔板二(20)和所述放置盒(2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22)为中空金属管结构,所述支撑柱(22)的内壁上刻有螺纹,所述隔板二(20)和所述放置盒(22)的底部均设有固定螺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5)和第二坡面(23)上均设有碎石层和覆盖层,所述基层(6)上填充有块石层(1),所述块石层的内部设有混凝土基桩,所述甬路层(3)与所述第一坡面(5)和第二坡面(23)之间均为一体化连接,所述基层(6)与所述第二坡面(23)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安全柱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7)的两端均设有排水口,所述隔板一(10)与所述储水槽(7)的内壁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10)的底部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卡板(8)的两侧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横截面呈“工”状结构,所述支撑板(12)与所述固定卡板(8)之间具有阻尼,所述连接顶板(18)的顶部所述储水槽(7)的顶部相平行,所述连接柱一(17)和连接柱二(1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一(16)和连接槽二(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二(13)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槽一(16),所述连接槽一(16)和连接槽二(13)的侧边上均设有配合转动柱使用的延申槽,位于所述连接一(16)上的延申槽的形状为圆形,位于所述连接槽二(13)上的延申槽的形状的长条状结构,所述踩踏板(11)的顶部与所述连接顶板(18)相平行,所述踩踏板(11)的顶部外表上设有纹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岸工程水工结构,属于护岸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有第一坡面、第二坡面和基层,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之间设置有甬路层,甬路层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的两侧及储水槽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顶板,连接顶板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连接柱一,甬路层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组连接底块,连接底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二,连接柱一与连接柱二之间设置有踩踏板,支撑板的外边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漂浮气囊。本发明通过支撑柱和踩踏板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水位上涨时,推动踩踏板呈倾斜状分布,降低垃圾残留的可能,减轻了后续清理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爱萍,蔡运忠,董良泼,王少生,杨锋平,居鸿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市宿城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