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05473发布日期:2023-10-12 06:0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施工经常会需要对水流进行截断以方便下游的河床露出,使下游能够满足施工设备的工作场地需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截断上游的水流的方式主要有抽水、拦截和引流,而在上游设置拦水板,是比较快捷高效的截断方式。

2、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在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杆和插销等结构对多个挡水装置进行连接,操作较为费时,且仅仅通过插销等结构对挡水装置进行连接,多个挡水装置连接后其整体的抗水冲击性不佳,位于中部的挡水装置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容易受力形变影响装置的挡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在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杆和插销等结构对多个挡水装置进行连接,操作较为费时,且仅仅通过插销等结构对挡水装置进行连接,多个挡水装置连接后其整体的抗水冲击性不佳,位于中部的挡水装置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容易受力形变影响装置的挡水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前侧铰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设置有密封机构。

2、优选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挡水板后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开设有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的上端与t形凹槽内壁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杆;

3、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上铰接有推框,所述推框与固定板的顶面之间铰接有第二弹簧伸缩杆;

4、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z形槽,所述z形槽内壁前后的两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下的两侧均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分别穿插在z形槽内壁上下的两侧上;

5、下侧所述齿板的下侧开设有齿槽,且齿槽与推框抵触,下侧所述齿板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伸缩杆,所述复位弹簧伸缩杆固定在t形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伸缩杆的内杆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复位弹簧伸缩杆的外管上穿插有限位弹簧伸缩杆,且限位弹簧伸缩杆的顶端为弧面,所述限位弹簧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伸缩杆,且第三弹簧伸缩杆抵触在固定板顶面的凹槽内。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上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杆,所述u形支撑杆上卡设有偏转框,所述偏转框上设置有卡箍,且卡箍包裹在u形支撑杆的外侧上,所述偏转框的一侧滑动设置在推送板背面的限位框内,所述偏转框的另一侧抵触有卡板,且卡板固定在底板上。

7、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开设在推送板左右两侧上的两个l形槽,左侧所述l形槽内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穿插在t形凹槽左侧开设的t形槽内,所述t形槽的竖槽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有密封块上开设有抵触槽;

8、右侧所述l形槽内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管,且弹簧伸缩管穿插在t形凹槽内壁开设的矩形通槽内,所述弹簧伸缩管的内杆与外管之间铰接有第三铰接杆。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折叠板,且两组折叠板在推送板后侧的下侧,所述折叠板的两个组成板上固定连接有复位簧,所述折叠板的下侧抵触有插杆,所述插杆穿插在底板的顶面上。

10、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侧面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圆台管,其中一个所述圆台管的上端部抵触在折叠板的一端上。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边缘做圆角处理。

12、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s1:使用者在安装左侧挡水装置时,先将底板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拉动偏转框使其以u形支撑杆的横杆为圆心偏转,且在偏转框偏转时推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向上移动,使得限位弹簧伸缩杆的上端卡在复位弹簧伸缩杆内杆的外侧上,在凸起的作用下避免复位弹簧伸缩杆伸长后收缩;

14、在推送板向上移动时其上端推框卡在齿槽内,然后使用者将偏转框卡在卡板的内侧上,对偏转框进行固定,且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向上移动过程中,推送板上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同时偏转,通过第二铰接杆偏转带动其一端上的弹簧伸缩管在矩形通槽滑动伸出;

15、s2:当左侧挡水装置安装好后,使用者通过将右侧挡水装置上的固定板与左侧挡水装置上的固定板的右侧进行对接,且保证左侧挡水装置上的下侧齿板插接在右侧挡水装置上的z形槽内,进而保证两个挡水装置可以共同受力,且在右侧挡水装置上的固定板31与左侧挡水装置的固定板进行对接时,左侧挡水装置上的弹簧伸缩管和第三铰接杆同时插入到右侧挡水装置的抵触槽内,然后使用者下压右侧挡水装置上的偏转框带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向上移动,使得右侧挡水装置上第一铰接杆的一端抵触左侧挡水装置上弹簧伸缩管一端,这时弹簧伸缩管受力收缩,带动第三铰接杆折叠挤压密封块,使得密封块对左侧挡水装置与右侧挡水装置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加强左侧挡水装置与右侧挡水装置之间的连接,往复上述操作对多个挡水装置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使用者通过固定杆对底板进行固定后,再通过将插杆安装在底板的顶面上,且保证折叠板的下侧抵触在插杆外侧的圆台管上,然后解锁卡箍,完成使用者对挡水装置的固定;

16、s3:当连接后的多个挡水装置受到水流冲击时,固定板受力偏转时偏转框同步偏转与u形支撑杆的表面分离,这时固定板内部的推送板受力在t形凹槽内滑动上移,带动推送板上的推框顺时针偏转推动下侧齿板在z形槽内向右伸出后,推送板在t形凹槽下移复位带动推框逆时针偏转复位,往复如此推动复位弹簧伸缩杆伸长,且在下侧齿板右移时在齿轮的作用下推动上侧齿板从z形槽内向左伸出,增加多个挡水装置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17、且在固定板受水流冲击力偏转时,折叠板偏转挤压圆台管,使得圆台管推动插杆向下移动,增加插杆插入底面的深度,进而增加固定板的抗冲击性;

18、s4:使用者需要拆卸该挡水装置时,通过卡箍将偏转框再次卡在u形支撑杆的外侧上,然后逆时针偏转偏转框,使得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下移,此时推送板上的推框与齿槽分离,且推送板的上侧与第三弹簧伸缩杆分离解除限位弹簧伸缩杆对凸起的限制,这时复位弹簧伸缩杆拉动下侧齿板复位到z形槽内,下侧齿板滑动过程中配合齿轮带动上侧齿板同步复位到z形槽内;

19、且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下移过程中,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同步偏转,使得右侧挡水装置上的第一铰接杆与左侧挡水装置上弹簧伸缩管的一端分离,这时左侧挡水装置上的弹簧伸缩管伸长带动第三铰接杆偏转复位,然后使用者拉动右侧挡水装置与左侧挡水装置进行分离。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中,通过先将底板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拉动偏转框使其以u形支撑杆的横杆为圆心偏转,且在偏转框偏转时推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向上移动,使得限位弹簧伸缩杆的上端卡在复位弹簧伸缩杆内杆的外侧上,在凸起的作用下避免复位弹簧伸缩杆伸长后收缩,在推送板向上移动时其上端推框卡在齿槽内,完成单个挡水装置的展开,操作简单方便。

22、本发明中,当左侧挡水装置安装好后,使用者通过将右侧挡水装置上的固定板与左侧挡水装置上的固定板的右侧进行对接,进而保证两个挡水装置可以共同受力,然后使用者下压右侧挡水装置上的偏转框带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向上移动,使得右侧挡水装置上第一铰接杆的一端抵触左侧挡水装置上弹簧伸缩管一端,这时弹簧伸缩管受力收缩,带动第三铰接杆折叠挤压密封块,使得密封块对左侧挡水装置与右侧挡水装置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加强左侧挡水装置与右侧挡水装置之间的连接,往复上述操作对多个挡水装置进行连接,增加多个挡水装置整体的抗水力。

23、本发明中,当连接后的多个挡水装置受到水流冲击时,固定板受力偏转时偏转框同步偏转与u形支撑杆的表面分离,这时固定板内部的推送板受力在t形凹槽内滑动上移,带动推送板上的推框顺时针偏转推动下侧齿板在z形槽内向右伸出后,推送板在t形凹槽下移复位带动推框逆时针偏转复位,往复如此推动复位弹簧伸缩杆伸长,且在下侧齿板右移时在齿轮的作用下推动上侧齿板从z形槽内向左伸出,增加多个挡水装置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且在固定板受水流冲击力偏转时,折叠板偏转挤压圆台管,使得圆台管推动插杆向下移动,增加插杆插入底面的深度,进而增加固定板的抗冲击性。

24、本发明中,通过卡箍将偏转框再次卡在u形支撑杆的外侧上,然后逆时针偏转偏转框,使得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下移,此时推送板上的推框与齿槽分离,且推送板的上侧与第三弹簧伸缩杆分离解除限位弹簧伸缩杆对凸起的限制,且在推送板在t形凹槽内下移过程中,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同步偏转,使得右侧挡水装置上的第一铰接杆与左侧挡水装置上弹簧伸缩管的一端分离,即解除两个挡水装置的锁定状态,方便使用者对多个挡水装置进行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