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4544发布日期:2023-12-09 09:3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狭小场地的深基坑施工中,由于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经常采用地连墙兼做结构外墙进行施工。为确保结构安全和防水质量,施工时一般不采用锚杆支护,而是采用内支撑,因超深基坑地连墙厚度往往小于结构外墙厚度,为确保结构强度,需在地连墙内侧施工内衬墙进行补强。

2、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地连墙竖筋甩筋至压顶梁顶,在施工压顶梁时进行上部结构外墙插筋,为确保结构安全,上部结构外墙的外侧插筋与地连墙钢筋焊接,上部结构外墙的内侧插筋可采用弯钩锚固在压顶梁内。传统的施工方法焊接量大、施工效率慢、成本高;同时,地连墙内侧需施工内衬墙方可达到结构外墙所需厚度,内衬墙与地连墙先后施工,结构整体性差,不利于结构安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兼做结构外墙的施工效率低、焊接量大、内衬墙与地连墙结构整体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兼做结构外墙的施工效率低、焊接量大、内衬墙与地连墙结构整体性差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地连墙施工,包括地连墙的甩筋和预埋件施工和浇筑施工;

5、步骤2:压顶梁和内支撑的施工,包括压顶梁和内支撑的钢筋施工和浇筑施工;

6、步骤3:基坑开挖,内支撑以下土方出土;

7、步骤4:筏板的钢筋施工,并将筏板的钢筋与地连墙的预埋件连接;

8、步骤5:将地连墙的内侧面凿毛,内衬墙与楼层结构同步施工,使内衬墙与地连墙和楼层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9、步骤6:内支撑拆除;

10、步骤7:将内衬墙内靠近结构外墙内侧的钢筋接长,形成墙体内侧竖筋;将地连墙内靠近结构外墙外侧的钢筋接长,形成墙体外侧竖筋;

11、步骤8:同步浇筑内支撑所在楼层的内衬墙、结构外墙及其他竖向结构。

12、所述的步骤1中,地连墙的钢筋包括靠近结构主体的第一竖筋、远离结构主体的第二竖筋和连接在第一竖筋和第二竖筋上的箍筋;将第一竖筋部分甩筋至压顶梁的顶面下方,将第二竖筋部分甩筋至结构外墙内。

13、所述的步骤1中,在甩筋施工时,第一竖筋与第二竖筋在墙体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14、所述的步骤1中,预埋件包括若干个竖向间隔预埋在地连墙内的地墙锚入筋,若干个地墙锚入筋的一端焊接在第一竖筋和箍筋上,若干个地墙锚入筋的另一端锚入在地连墙内。

15、所述的步骤2中,压顶梁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内支撑的顶面与和底面齐平,压顶梁的一端与内支撑的一端相接的端面与地连墙的内侧齐平;压顶梁的另一端可连接至位于地连墙外侧的原地连墙上,内支撑的另一端连接至结构主体上。

16、所述的步骤4中,在位于筏板的顶部主筋高度处,将底板锚入筋的一端与该高度处的预埋件连接,底板锚入筋的另一端与顶部主筋连接;在位于筏板的底部主筋高度处,将止水钢板的一端与该高度处的预埋件连接,止水钢板的另一端与底部主筋连接。

17、所述的步骤5中,施工楼层结构的顶板钢筋时,将顶板钢筋靠近地连墙的一端与同高度处的地连墙的预埋件连接,内衬墙与楼层结构同步施工至紧邻内支撑下方的结构顶板处。

18、所述的步骤5中,在内衬墙内施工内衬墙锚入筋,内衬墙锚入筋的一端与地连墙的预埋件连接,内衬墙锚入筋的另一端锚入在内衬墙内;内衬墙内的第三竖筋甩筋至结构外墙内。

19、所述的步骤7中,相邻两根钢筋接长处通过直螺纹套筒同轴连接。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通过优化地连墙内第一竖筋和第二竖筋的甩筋高度,极大的减少了钢筋现场焊接,减少内支撑施工前的结构外墙插筋等准备工作,可提前完成内支撑施工,结构外墙的钢筋接长可在内支撑养护期间插入施工,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整体提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22、2、本发明通过在紧邻内支撑下层结构的内衬墙的第三竖筋做为墙体内侧竖筋,待内支撑拆除后,将内支撑以上结构外墙内外侧的竖筋接长后,内支撑以上的结构外墙与内支撑以下同层地连墙和内衬墙同步浇筑,确保结构整体性、结构受力可靠性与防水质量。

23、3、本发明将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压顶梁可直接根据结构外墙厚度施工,压顶梁高度内内衬墙无需二次施工,压顶梁施工时将地连墙的第二竖筋甩出,内衬墙内的第三竖筋作为结构外墙内侧竖筋,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地连墙与结构外墙接缝处的防水质量,确保了结构整体性,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地连墙(1)的钢筋包括靠近结构主体的第一竖筋(101)、远离结构主体的第二竖筋(102)和连接在第一竖筋(101)和第二竖筋(102)上的箍筋(103);将第一竖筋(101)部分甩筋至压顶梁(2)的顶面下方,将第二竖筋(102)部分甩筋至结构外墙(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在甩筋施工时,第一竖筋(101)与第二竖筋(102)在墙体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预埋件包括若干个竖向间隔预埋在地连墙(1)内的地墙锚入筋(104),若干个地墙锚入筋(104)的一端焊接在第一竖筋(101)和箍筋(103)上,若干个地墙锚入筋(104)的另一端锚入在地连墙(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压顶梁(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内支撑(4)的顶面与和底面齐平,压顶梁(2)的一端与内支撑(4)的一端相接的端面与地连墙(1)的内侧齐平;压顶梁(2)的另一端可连接至位于地连墙(1)外侧的原地连墙(9)上,内支撑(4)的另一端连接至结构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在位于筏板(5)的顶部主筋(501)高度处,将底板锚入筋(502)的一端与该高度处的预埋件连接,底板锚入筋(502)的另一端与顶部主筋(501)连接;在位于筏板(5)的底部主筋(503)高度处,将止水钢板(504)的一端与该高度处的预埋件连接,止水钢板(504)的另一端与底部主筋(5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施工楼层结构的顶板钢筋(7)时,将顶板钢筋(7)靠近地连墙(1)的一端与同高度处的地连墙(1)的预埋件连接,内衬墙(6)与楼层结构同步施工至紧邻内支撑(4)下方的结构顶板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在内衬墙(6)内施工内衬墙锚入筋(601),内衬墙锚入筋(601)的一端与地连墙(1)的预埋件连接,内衬墙锚入筋(601)的另一端锚入在内衬墙(6)内;内衬墙(6)内的第三竖筋(602)甩筋至结构外墙(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中,相邻两根钢筋接长处通过直螺纹套筒(8)同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连墙内衬墙与结构外墙同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地连墙甩筋、预埋件和浇筑施工;2、压顶梁和内支撑施工;3、基坑开挖,内支撑以下土方出土;4、筏板施工,筏板钢筋与地连墙的预埋件连接;5、将地连墙内侧面凿毛,内衬墙与楼层结构同步施工,内衬墙与地连墙和楼层结构形成一个整体;6、内支撑拆除;7、将内衬墙内靠近结构外墙内侧的钢筋接长,形成墙体内侧竖筋;将地连墙内靠近结构外墙外侧的钢筋接长,形成墙体外侧竖筋;8、同步浇筑内支撑所在楼层的内衬墙、结构外墙及其他竖向结构。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兼做结构外墙的施工效率低、焊接量大、内衬墙与地连墙结构整体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会,赵猛,赵永宽,王津,徐小方,何娟,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