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4758发布日期:2023-10-30 00:3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喷射,尤其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岩土质高边坡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边坡架设锚喷网进行支护,随后采用喷射装置将混凝土喷射在边坡锚网上。

2、而目前的混凝土喷射装置往往采用压缩空气将按一定配比的混凝土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流,并在喷射装置的管道内混入水体或水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在使用完毕后,喷射装置管道内壁上往往残留大量的混凝土,因此为防止混凝土凝固而引起管道堵塞,需要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0177509u”公开了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通过向管道内注入高压水流进行清洗冲刷,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喷射装置的管道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极易粘附结块,这种粘附在一起的混凝土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粘附接触面积大、粘附力强,往往需要大量、长时间的高速高压水流才能冲刷干净,对水资源的耗费较为严重。据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包括硬质外管、软质内管及输液管,且所述硬质外管套设在软质内管外侧,所述硬质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压力槽,所述压力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压力塞,所述压力塞通过压力弹簧连接在压力槽内壁上,位于硬质外管同一侧的各压力槽通过导流槽相互连通,所述压力塞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贴合在压力槽的内壁上,所述输液管通过弧形管连通有多个进液管,各所述进液管与相邻的压力槽内部相通,所述压力塞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顶板,且所述顶板滑动贯穿硬质外管的内壁,各所述进液管内安装有电磁控制阀。

4、优选地,所述软质内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杆,且每两个相邻的破碎杆设置在对应顶板的两侧。

5、优选地,所述软质内管上固定安装有法兰盘,其中靠近法兰盘的各压力槽均连通有出液管,且所述出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软质内管内部。

6、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位于软质内管内的一端连接有出液混合装置,所述出液混合装置由注液筒、滑环、多个混合叶、u型杆及活塞组成,所述出液管与注液筒相通,所述活塞密封滑动连接在注液筒内部,所述滑环滑动设置在注液筒外侧,多个所述混合叶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滑环四周,所述u型杆将活塞与滑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7、优选地,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注液筒内顶部。

8、优选地,所述注液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液口,且多个所述出液口靠近注液筒内顶部设置。

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硬质外管与软质内管的组合管路形式,并在硬质外管四周开设多个压力槽,随后由输液管依次交替性的向各进液管输入混合水体或水凝剂,并以此为动力驱动各压力塞、顶板不断挤压软质内管,使软质内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不断内凹变形,可使粘附在软质内管上的混凝土脱落,既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粘附结块,还减少了后续混凝土清理所需的清洁水体;

11、2、通过在软质内管内壁上设置多个破碎杆,当压力塞推动顶板不断挤压软质内壁时,破碎杆能够更轻易的将软质内管内壁上的混凝土层破碎处理,同时也更为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粘附结块;

12、3、通过设置出液混合装置,当出液管向软质内管中排入混合水体或水凝剂时,出液混合装置能够自行的将混合水体或水凝剂与混凝土均匀混合在一起,保证喷射装置喷射的混凝土质地更加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包括硬质外管(1)、软质内管(2)及输液管(6),其特征在于,且所述硬质外管(1)套设在软质内管(2)外侧,所述硬质外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压力槽(7),所述压力槽(7)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压力塞(14),所述压力塞(14)通过压力弹簧(15)连接在压力槽(7)内壁上,位于硬质外管(1)同一侧的各压力槽(7)通过导流槽(12)相互连通,所述压力塞(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3),且所述挡板(13)贴合在压力槽(7)的内壁上,所述输液管(6)通过弧形管(4)连通有多个进液管(5),各所述进液管(5)与相邻的压力槽(7)内部相通,所述压力塞(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顶板(11),且所述顶板(11)滑动贯穿硬质外管(1)的内壁,各所述进液管(5)内安装有电磁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内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杆(8),且每两个相邻的破碎杆(8)设置在对应顶板(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内管(2)上固定安装有法兰盘(3),其中靠近法兰盘(3)的各压力槽(7)均连通有出液管(10),且所述出液管(10)的出液端延伸至软质内管(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0)位于软质内管(2)内的一端连接有出液混合装置(9),所述出液混合装置(9)由注液筒(901)、滑环(902)、多个混合叶(903)、u型杆(904)及活塞(906)组成,所述出液管(10)与注液筒(901)相通,所述活塞(906)密封滑动连接在注液筒(901)内部,所述滑环(902)滑动设置在注液筒(901)外侧,多个所述混合叶(903)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滑环(902)四周,所述u型杆(904)将活塞(906)与滑环(902)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0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7),所述复位弹簧(907)远离活塞(90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注液筒(901)内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筒(90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出液口(905),且多个所述出液口(905)靠近注液筒(901)内顶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用混凝土喷射装置,包括硬质外管、软质内管及输液管,且所述硬质外管套设在软质内管外侧,所述硬质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压力槽,所述压力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压力塞,所述压力塞通过压力弹簧连接在压力槽内壁上,位于硬质外管同一侧的各压力槽通过导流槽相互连通,所述压力塞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贴合在压力槽的内壁上。本发明使软质内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不断内凹变形,可使粘附在软质内管上的混凝土脱落,既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粘附结块,还减少了后续混凝土清理所需的清洁水体。

技术研发人员:吕子阳,吴晓亮,刘洋,孙英趁,李江波,尚海涛,霍晓龙,吕志刚,宗星光,武尧卿,李虎,才继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水利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