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

文档序号:36090777发布日期:2023-11-18 09:1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

本发明涉及溢油回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溢油;而随着海上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其溢油量之大,对海水污染之严重,使得溢油回收处理问题迫在眉睫。

2、目前,市场上的溢油回收机器,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多存在以下问题:

3、传统的机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在初次回收基础上的二次过滤,只能回收到纯度较低的原油或油品,导致其回收效率较低,且在后期的回收过程中难以避免海上垃圾杂物卷入机器中,导致整个回收机器难以达到长期稳定作业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初次回收基础上的二次过滤,使得回收到油具有较高的纯度,且能够防止海上垃圾杂物卷入机器中,并通过一对吸油棉接触面之间只产生挤压而无相对运动减小吸油棉磨损,保证装置可长期稳定作业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包括回收外壳,所述回收外壳内壁滑动设置有供电组件,多组转动配合在所述回收外壳内部的吸油组件,所述吸油组件与供电组件转动配合。

4、所述回收外壳内壁固定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套筒,所述横隔板顶部间隔固定有两竖隔板,所述横隔板底部连通有漏斗形器壁,所述回收外壳内壁固定有油水分离滤膜,所述回收外壳相对两外侧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吸油孔。

5、所述供电组件包括: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底部固定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内底部间隔设置有多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有对称的两卡轨。

6、所述吸油组件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中心转轴周侧面设置有吸油棉,所述连接孔内壁开设有对称的两卡槽,所述卡槽与卡轨滑动配合,所述中心转轴底部与套筒转动配合。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吸油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每组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转轴贯穿电机仓内底部,且与电机仓转动配合,每组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外壳相对两外侧面位于油水分离滤膜下方连通有排水管。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外壳一侧固定有流线型外壳,所述回收外壳相对两外侧面靠近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导流板,所述回收外壳顶部固定有导向尾翼。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外壳相对另一侧面靠近顶部贯穿开设有盖板滑槽,且所述盖板滑槽向回收外壳内部延伸,所述盖板滑槽与顶部盖板滑动配合。

11、所述横隔板顶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与回收外壳相对另一侧面均开设有电机仓滑槽,所述电机仓与电机仓滑槽滑动配合。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外壳相对另一侧面位于电机仓滑槽下方固定有螺纹柱。

13、所述顶部盖板一侧固定有半弧贴合板,所述半弧贴合板内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螺纹柱插接配合,所述半弧贴合板一侧与回收外壳相对另一侧面相互贴合。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隔板顶部远离分隔板一侧固定有蓄电池。

15、所述回收外壳一侧面靠近底部设置有螺旋推动件。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盖板顶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底部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输入端通过逆变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螺旋推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输出端电连接。

17、本发明的优点是:

18、1、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输出轴所固定的转轴,使得两两成对形成的三组吸油棉裸露在回收外壳相对两外侧面所间隔开设的若干吸油孔外与海水和溢油直接接触,从而将油吸入吸油棉中,并且吸油棉与吸油孔间的空隙很小可以防止海上垃圾杂物卷入。

19、2、本发明通个过两两成对形成的三组转轴以相反的方向同速旋转,使一对吸油棉接触面之间只产生挤压而无相对运动减小吸油棉磨损,保证装置可长期稳定作业。

20、3、本发明通过油水分离滤膜将横隔板以下区域分隔成二次过滤腔以及位于二次过滤腔下方的排水腔,过滤后具有较高纯度的油储存在二次过滤腔内部,而滤出的水进入排水腔经排水管排出,实现了在初次回收基础上的二次过滤,使得回收到油具有较高的纯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包括回收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外壳(1)内壁滑动设置有供电组件(2),多组转动配合在所述回收外壳(1)内部的吸油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吸油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外壳(1)相对两外侧面位于油水分离滤膜(105)下方连通有排水管(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外壳(1)一侧固定有流线型外壳(108),所述回收外壳(1)相对两外侧面靠近底部间隔设置有两导流板(109),所述回收外壳(1)顶部固定有导向尾翼(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外壳(1)相对另一侧面靠近顶部贯穿开设有盖板滑槽(111),且所述盖板滑槽(111)向回收外壳(1)内部延伸,所述盖板滑槽(111)与顶部盖板(20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外壳(1)相对另一侧面位于电机仓滑槽(113)下方固定有螺纹柱(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101)顶部远离分隔板(112)一侧固定有蓄电池(1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盖板(201)顶部开设有安置槽(209),所述安置槽(209)内底部固定有太阳能板(210),所述太阳能板(210)与蓄电池(116)输入端通过逆变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16)输出端与螺旋推动件(115)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3)与蓄电池(116)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溢油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溢油回收机器,包括回收外壳,回收外壳内壁滑动设置有供电组件,多组转动配合在回收外壳内部的吸油组件,所述吸油组件与供电组件转动配合,该装置解决了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在初次回收基础上的二次过滤,只能回收到纯度较低的原油或油品,导致其回收效率较低,且在后期的回收过程中难以避免海上垃圾杂物卷入机器中,导致整个回收机器难以达到长期稳定作业的问题,达到并能够实现在初次回收基础上的二次过滤,使得回收到油具有较高的纯度,且能够防止海上垃圾杂物卷入机器中,并通过一对吸油棉接触面之间只产生挤压而无相对运动减小吸油棉磨损,保证装置可长期稳定作业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熠,王帅军,李嘉茂,陈琳,李其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