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冠梁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6450发布日期:2023-12-26 03: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冠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冠梁,还涉及该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政策、标准的逐步出台,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发展,从原来的预制产品得到了提升改进成为现在的装配式建造,装配式建造方式在节省能耗,提高效率,显示了巨大的优势。目前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及结构设计施工中应用较多,在基坑工程中应用相对较少。基坑工程属于临时性工程,地下室修建完成结构出正负零时,基坑即可回填,回填后基坑工程的使命就已完成。对于这种临时性工程,投入过多的资源消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2、目前基坑工程中的冠梁绝大多数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冠梁,即使有钢管梁存在,也因为各种原因较少使用,基坑工程的使命一旦完成,冠梁则需要拆除,但是钢筋混凝土的拆除困难,工作量大,且造成资源浪费,背离经济环保的目的。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式冠梁,包括构件单元和连接件,各个部件提前做成预制件,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和施工,效率高,且结构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冠梁,解决现有技术基坑工程中冠梁无法重复利用的不足。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装配式冠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构件单元,每个所述构件单元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不同的所述构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相配合进行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部呈长方体型。

6、本发明中,所述构件单元设有钢管桩孔洞。

7、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桩孔洞有三个。

8、本发明可以做以下改进,所述装配式冠梁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二主体部连接,使得第二凸起部与构件单元的第一凹槽相配合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部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部呈正方体型,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主体部的两相邻侧壁。

11、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式冠梁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主体部,所述第三主体部设有第二凹槽,使得第二凹槽与构件单元的第一凸起部相配合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壁开设有第四固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主体部呈正方体型,所述第二凹槽部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三主体部的两相邻侧壁。

14、本发明中,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截面呈梯形。

15、上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测量放线定位;

17、(2)导槽开挖,将在拉森钢板桩及钢管桩依次压入土层中;将拉森钢板桩、钢管桩桩顶调整至设计标高;

18、(3)安装装配式冠梁;

19、(4)基坑回填后,拔出并回收利用。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装配式冠梁设有构件单元,不同部件之间通过装配进行连接,各部件为预制块提前做好,方便现场安装,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使用完后,可以进行拆卸,重复利用。

22、(2)本发明装配式冠梁各部件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槽连接,连接稳固,方便装配拆卸,同时还增设了固定孔利用钢筋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23、(3)本发明装配式冠梁施工方法,安装拆除方便,可以实现对冠梁的回收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冠梁包括多个构件单元(1),每个所述构件单元(1)包括第一主体部(101),所述第一主体部(101)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102),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一凸起部(102)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5),所述第一凹槽(103)两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06);不同的所述构件单元(1)之间通过第一凸起部(102)和第一凹槽(103)相配合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呈长方体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单元(1)设有钢管桩孔洞(104)。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二主体部(201)和第二凸起部(202),所述第二凸起部(202)与第二主体部(201)连接,使得第二凸起部(202)与构件单元(1)的第一凹槽(103)相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202)开设有第三固定孔(2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01)呈正方体型,所述第二凸起部(20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主体部(201)的两相邻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第三主体部(301),所述第三主体部(301)设有第二凹槽(302),使得第二凹槽(302)与构件单元(1)的第一凸起部(102)相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302)两侧壁开设有第四固定孔(3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部(301)呈正方体型,所述第二凹槽(302)部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三主体部(301)的两相邻侧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冠梁,包括多个构件单元,每个所述构件单元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不同的所述构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相配合进行固定连接。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冠梁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装配式冠梁设有构件单元,不同部件之间通过装配进行连接,各部件为预制块提前做好,方便现场安装,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使用完后,可以进行拆卸,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彬,李长冬,顾东明,吴罡,李栋广,张峰,刘楠,于广柏,邱娟,王贵华,谢昭宇,王权,张海涛,李享,潘阳航,张江涛,鲁国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昌厦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