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

文档序号:36724033发布日期:2024-01-16 12:2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

本发明涉及海面溢油回收,具体为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


背景技术:

1、原油的开采及集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原油泄漏的状况。鉴于原油与海水的密度差以及二者的不相容性,泄漏的原油会漂浮在泄漏地点附近的海域,对海域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泄漏的原油对于开采单位也是极大的浪费。针对海面已泄漏的原油进行回收工作,既可以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减少原油开采单位的经济损失。因此布置海上浮油回收装置,收集海面上的浮动原油进行预分离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已有回收艇对海面溢油回收是直接对海面漂浮的溢油进行抽取,而直接抽取可能会导致抽取的海水含量较多,使得回收艇负载过大且回收的油量较少,还需要将油水静止分层后再将海水排出,但由于回收艇漂浮在海面上会出现晃动,从而导致油水分离速度较慢,回收效率低,因此如何在对海面溢油回收时降低对海水的抽取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取海水量少的海面溢油回收艇,解决现有回收艇抽取海水多导致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上安装有打气管,所述船体上连接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抽取斗,所述抽取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所述打气管与所述环形气囊相连通,所述环形气囊上连通有柱形气囊,所述柱形气囊插接在所述滑杆内,且所述柱形气囊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柱形气囊的弹性高于所述环形气囊;

3、其中,所述抽取斗的密度介于水和油之间,从而所述抽取斗可漂浮于水与油的分界处,所述环形气囊膨胀时漂浮于油面上,以带动所述滑杆在所述安装筒内上滑,所述柱形气囊膨胀时推动所述卡块抵接于所述安装筒内壁,从而固定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抽取斗的间距。

4、优选的,所述船体内固定连接有中转桶,所述抽取管与所述中转桶连通,所述抽取管上连接有第一止回泵,所述第一止回泵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中转桶内滑动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环形板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6、优选的,所述中转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船体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7、优选的,所述船体上固定连接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所述中转桶之间连通有传油管,所述传油管上连接有第二止回泵,所述传油管处于所述中转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传油管位于所述中转桶内的端部水平设置并朝向环形板中部的孔。

8、优选的,所述储油箱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储油箱的内壁贴合,所述储油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端部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船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管,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直线滑动在所述船体的下部。

9、优选的,所述船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止回泵的压敏开关,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压敏开关间歇相抵。

10、优选的,所述抽取斗内固定连接有滤网。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筒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刷杆,所述刷杆与所述滤网贴合,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刷杆以及所述安装架的总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

12、优选的,所述传油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距离所述传油管由近及远依次安装有疏油膜和的单向阀,所述排气管的顶部与气动马达之间固定连接有注气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通过将抽取斗丢入溢油的海面上,由于抽取斗的密度介于水与油之间,从而待抽取斗丢入海面静置后能够漂浮在水面之上且处于油面之下,从而通过抽取斗在抽取时不会吸入大量的海水,环形气囊膨胀后安装环与抽取斗的间距得以固定,此时即使船体移动通过抽取管对抽取斗的牵拉不会使得抽取斗下沉而抽取大量海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安装有气泵(155),所述气泵(155)上安装有打气管(156),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上连接有抽取管(12),所述抽取管(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抽取斗(14),所述抽取斗(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142),所述安装筒(142)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52),所述滑杆(1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51),所述安装环(151)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15),所述打气管(156)与所述环形气囊(15)相连通,所述环形气囊(15)上连通有柱形气囊(153),所述柱形气囊(153)插接在所述滑杆(152)内,且所述柱形气囊(153)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154),所述柱形气囊(153)的弹性高于所述环形气囊(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内固定连接有中转桶(11),所述抽取管(12)与所述中转桶(11)连通,所述抽取管(12)上连接有第一止回泵(13),所述第一止回泵(13)与所述船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桶(11)内滑动连接有环形板(111),所述环形板(1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112),所述环形板(111)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桶(1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13),所述排水管(113)贯穿所述船体(1)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排水管(113)上设置有排水阀(1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上固定连接有储油箱(3),所述储油箱(3)与所述中转桶(11)之间连通有传油管(21),所述传油管(21)上连接有第二止回泵(2),所述传油管(21)处于所述中转桶(11)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1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传油管(21)位于所述中转桶(11)内的端部水平设置并朝向环形板(111)中部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3)内滑动连接有滑板(31),所述滑板(31)与所述储油箱(3)的内壁贴合,所述储油箱(3)内固定连接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33),所述第一液压杆(33)的端部与所述滑板(31)固定连接,所述船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5),所述第二液压杆(35)与第一液压杆(33)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管(34),所述第二液压杆(3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6),所述配重块(36)直线滑动在所述船体(1)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止回泵(13)的压敏开关(37),所述配重块(36)与所述压敏开关(37)间歇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斗(14)内固定连接有滤网(1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42)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3),所述安装架(143)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144),所述气动马达(1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刷杆(145),所述刷杆(145)与所述滤网(141)贴合,所述气动马达(144)与所述刷杆(145)以及所述安装架(143)的总密度介于油和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面溢油回收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油管(21)上连接有排气管(22),所述排气管(22)内距离所述传油管(21)由近及远依次安装有疏油膜(222)和的单向阀(221),所述排气管(22)的顶部与气动马达(144)之间固定连接有注气管(22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面溢油回收艇,属于海面溢油回收领域,该回收艇包括船体,抽取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上连通有柱形气囊,柱形气囊插接在滑杆内,且柱形气囊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柱形气囊的弹性高于环形气囊。本发明通过将抽取斗丢入溢油的海面上,由于抽取斗的密度介于水与油之间,从而待抽取斗丢入海面静置后能够漂浮在水面之上且处于油面之下,从而通过抽取斗在抽取时不会吸入大量的海水,环形气囊膨胀后安装环与抽取斗的间距得以固定,此时即使船体移动通过抽取管对抽取斗的牵拉不会使得抽取斗下沉而抽取大量海水。

技术研发人员:石庆国,高飞,王广侃,魏永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