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9929发布日期:2024-03-12 21: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其抗裂性强、刚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结构中,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而不出现裂缝或者使裂缝推迟出现,增加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其管腔内无需浇筑混凝土结构,能够节省施工用料,降低自重,便于运输,施工时,需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入地下的持力层,保证地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在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113622418a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及施工方法中,该施工方法公开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桩端组件、第一管桩段、第二管桩段以及第三管桩段,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之间、以及第二注浆管和第三注浆管之间均通过相应的桩侧注浆连通环连通,第一注浆管与桩端组件的桩端注浆管连通,可使注浆设备从第三注浆管的上管口注入的浆料进入桩端注浆管并通过桩端溢浆孔流出、以及进入桩侧注浆连通环并通过桩侧溢浆孔流出,以巩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端与周向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下沉、以及巩固桩侧与周向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提高整个管桩结构的竖向抗压承载能力、抗水平载荷能力和抗拔承载力。

3、上述文件中通过注浆提高了管桩结构的竖向抗压承载能力,但是,打桩应力往往很大,如果管桩混凝土强度不够高或混凝土质量不够好时,有时也能引起问题,而且管桩受到锤击时要发生振动,要受到拉伸,当此拉应力值大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管桩即将产生横向裂缝,影响了管桩结构,甚至引起钢筋脆断。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打桩应力往往很大,如果管桩混凝土强度不够高或混凝土质量不够好时,有时也能引起问题,而且管桩受到锤击时要发生振动,要受到拉伸,当此拉应力值大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管桩即将产生横向裂缝,影响了管桩结构,甚至引起钢筋脆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放样定位:利用全站仪设置轴线方格网,对桩位进行定位,并通过钢钎对桩位进行打孔,同时灌入白灰并插入钢棍,深度≤180mm;

5、s2、插桩:桩机就位,用锁具固定管桩,并通过桩机对管桩进行起吊,通过将桩尖与桩位中心对准并缓慢插入,将桩帽和桩顶四周做好防护,通过落距冷锤锤击,使得管桩入土1~2米,并对管桩的垂直度偏差进行检测;

6、s3、沉桩:通过桩机对管桩进行打桩,重锤低击,低锤重打,并随着沉桩的加深,速度减慢,并控制锤击力,落锤高度不超过1米;

7、s4、接桩:当一节桩身打入土中剩余50~80cm时,检查打入桩顶部,并将污染在桩顶上的杂物清掉,将上节桩与下节桩中心线重合,并按桩基环衬预留的焊缝接口用电弧焊接方式将两桩焊接起来,并在进行继续沉桩;

8、s5、终压:在管桩达到设计高程后持荷15分钟后可结束送桩,并对管桩的顶面标高与管桩的承载力进行检测,以满足设计要求;

9、s6、截桩:对于有高出设计标高的桩头,对断接线进行放样,并预留伸入承台梁的桩内主筋长度,将桩头通过锯桩器进行切截,并调直预留的主筋。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桩位偏差需满足8mm~15mm。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4中接桩的数量不超过4个,且最后一节有效桩长不得小于5米。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2中桩机采用静压式桩机,且桩机的履带下方铺设有2cm~5cm厚的钢板确保桩机的移动效果。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2中的管桩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4中接桩中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且错位偏差小于2mm。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4中焊缝接口表面平滑,且自然冷却时间大于10分钟,并且焊接时在两侧均匀对称的施焊,并将浮渣彻底清除。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3中在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管桩采用碎石混凝土制成,并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而且表面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中,通过在桩帽和桩顶四周做好防护,则使桩顶上方形成有套箍,同时,通过管桩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则使管桩在进行施工时不会产生纵向裂缝的,而且通过确保混凝土管桩的质量,则使高质量的混凝土管桩比有严重内离析的混凝土耐打,而且通过碎石混凝土的设置,提高了混凝土管桩的耐打效果,同时,通过控制接桩数量,确保了管桩的垂直度,有效的避免了多接管桩中的桩身弯曲,弯曲过甚、弯矩过大的问题,同时防止了逐节接桩接偏的问题。

20、2.本发明中,通过在桩顶可以添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并且控制落锤高度,在确保管桩垂直度的作用下,则使稳桩垂直,并且避免了桩顶碎裂,能防止后续桩身的断裂,并且通过确保焊接区的质量,则使接桩稳定严密,并且焊缝饱满对称,同时,通过冷却时间的控制,确保了后续的沉桩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桩位偏差需满足8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接桩的数量不超过4个,且最后一节有效桩长不得小于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桩机采用静压式桩机,且桩机的履带下方铺设有2cm~5cm厚的钢板确保桩机的移动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管桩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接桩中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且错位偏差小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焊缝接口表面平滑,且自然冷却时间大于10分钟,并且焊接时在两侧均匀对称的施焊,并将浮渣彻底清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桩采用碎石混凝土制成,并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而且表面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样定位:利用全站仪设置轴线方格网,对桩位进行定位,并通过钢钎对桩位进行打孔,同时灌入白灰并插入钢棍,深度≤180mm;S2、插桩:桩机就位,用锁具固定管桩,并通过桩机对管桩进行起吊,通过将桩尖与桩位中心对准并缓慢插入,将桩帽和桩顶四周做好防护。本发明中,通过在桩帽和桩顶四周做好防护,则使桩顶上方形成有套箍,同时,通过管桩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则使管桩在进行施工时不会产生纵向裂缝的,而且通过确保混凝土管桩的质量,则使高质量的混凝土管桩比有严重内离析的混凝土耐打,而且通过碎石混凝土的设置,提高了混凝土管桩的耐打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何流,王金福,程龙涛,朱红吉,张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瑞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