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44717发布日期:2024-01-06 23:2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在市政工程中,地下结构的施工越来越多,地下结构也越来越多,随着地下结构的增多,深度较大的结构也增加了很多,这种超深的地下结构物建设过程中有些需要更深的支护结构,特别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深度往往较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后往往不会拆除,这种支护结构对地下水影响极大,往往会截断部分的地下水,影响地下水流动。针对这种情况往往会采取地下导流的施工方法,传统方法是支护结构完成后进行连续墙打孔安装,外部建立导水通道,施工较为麻烦,且导水效果较差,后期可能会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地下连续墙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导流预留口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导流预留口对应导流通道管,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

4、进一步的,地下连续墙外侧设置集水导流管,集水导流管外侧包裹过滤布,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集水导流管管道。

5、进一步的,过滤布外侧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

6、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导流管的外侧设置集水孔。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的导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绑扎地下连续墙钢筋时,根据地下结构的底板深度确定导流预留口的位置,确定位置后绑扎此处钢筋,安装导流口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

9、步骤二: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开挖作业,内侧开挖后只需将导流口模板拆除即可完成导流预留口的施工,然后施工导流通道管,根据流量确定导流通道管尺寸,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包管,再浇筑结构垫层,开始结构施工;

10、步骤三:外部施工变径滤材集水区,先安装集水导流管,在集水导流管外侧包裹过滤布,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管道,再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集水区的水通过集水孔进入管道;

11、步骤四:管道安装前,先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将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外侧施工完成后即可回填平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为: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快速,导水效果好的结构及方法,通过连续墙预留孔洞,施工结束后不需要再打孔,外侧设置变径集水区和集水导流管保证导流效率,通过过滤结构保证流水通畅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4),地下连续墙(4)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2),地下连续墙(4)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12),导流预留口(12)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8),导流预留口(12)对应导流通道管(13),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10)放入导流预留口(12)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11)插入阻水橡胶垫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连续墙(4)外侧设置集水导流管(3),集水导流管(3)外侧包裹过滤布(6),防止大粒径杂物进入集水导流管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布(6)外侧回填变径滤材集水区滤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导流管(3)的外侧设置集水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的导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用于变径引流的变径滤材集水区,地下连续墙的底部设置导流预留口,导流预留口位置处安装地下连续墙钢筋,导流预留口对应导流通道管,管道安装前,将阻水橡胶垫片放入导流预留口中,集水导流管阻水插口插入阻水橡胶垫片。本发明通过连续墙预留孔洞,施工结束后不需要再打孔,外侧设置变径集水区和集水导流管保证导流效率,通过过滤结构保证流水通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宁,乔增硕,谷业皓,庄兴博,潘普国,寇坤,金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