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91083发布日期:2024-03-01 13:0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具体是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规模也随之增长,道路建设过程中,为提高路基边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往往进行边坡支挡施工,市政工程重力式挡墙边坡支挡结构应用最广泛;但在土地面积有限,道路与两侧建筑物及土体距离近、道路两侧高差大的复杂条件下,需要同时满足土体支挡与道路建设两条需求。

2、填方路基虽可以消除高差,但在地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填方路基方案无法满足两侧边坡坡率;桥梁虽可以跨越高差,桥梁下部结构无支挡作用,无法满足土体支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土地面积有限,道路与两侧建筑物及土体距离近、道路两侧高差大的复杂条件下,如何同时满足土体支挡与道路建设两条需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包括挡墙基础,挡墙基础的顶部设有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墙的顶部设有u型槽,u型槽的顶部设有向两侧突出的凸边,u型槽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层。

3、进一步的,挡墙基础和重力式挡墙的材料都为毛石混凝土,挡墙基础底部位于石灰岩层内部,重力式挡墙为上部窄下部宽的梯形状,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侧为阶梯状,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侧设有第一回填层。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进行挡墙基础的施工,首先开挖挡墙基础施工的沟槽,沟槽底部伸入到石灰岩层;其次浇筑混凝土找平层,混凝土找平层顶部预埋有多个铆钉;然后在混凝土找平层的顶部支设基础模板;最后在基础模板内侧浇筑毛石混凝土并进行沟槽的回填,挡墙基础的顶部预埋有多个铆钉;

6、s2、进行重力式挡墙的施工,重力式挡墙分为多层来施工,每一层单独支设挡墙模板并在挡墙模板内侧浇筑毛石混凝土,每一层的高度都与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侧的阶梯高度相同,每一层的顶部都预埋有多个铆钉;逐层施工直至最高层;

7、s3、进行u型槽的施工,u型槽分两步施工,先对下部进行施工,下部预埋有向外侧伸出的钢梁和连墙件;再对上部进行施工,上部施工时的模板采用对拉螺栓、立杆和竖向剪刀撑进行固定,立杆和竖向剪刀撑的底端支撑在钢梁上;

8、s4、进行道路施工,首先回填u型槽至管道设计槽底标高后预埋管线,再进一步进行回填至路床标高,施工道路结构层,最后在道路两侧施工防撞墙。

9、进一步的,基础模板和挡墙模板通过横向和斜向设置的锚杆与铆钉连接,锚杆与挡墙模板形成三角形结构,锚杆与铆钉设置在基础模板和挡墙模板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浇筑毛石混凝土的过程为,先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当第一层混凝土初凝时,在第一层混凝土顶部均匀投放毛石,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在第二层混凝土的顶部均匀投放毛石,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层。

11、进一步的,墙面侧的挡墙模板采用跨步式上移支设,墙面侧的第一层挡墙模板拆卸后供第三层使用,第二层挡墙模板拆卸后供第四层使用,以此类推;墙背侧的挡墙模板逐层上移支设,每完成一层的浇筑,都将此层墙背侧的挡墙模板拆除,进行碎石土的回填并压实,以压实后的碎石土为操纵平台,进行高一层的挡墙模板的支设。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解决土体支挡与道路建设两条需求;重力式挡墙墙背设置台阶,提高与土体摩擦力,提高了墙背土体稳定性;上部设置u型槽,槽内施工道路结构及配套市政管线;将支挡、道路、排水结构集与一体,形成一个同时具备支挡、通行、排水的道路结构体系,减少了土地占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包括挡墙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基础(1)的顶部设有重力式挡墙(2),所述重力式挡墙(2)的顶部设有u型槽(3),所述u型槽(3)的顶部设有向两侧突出的凸边(301),所述u型槽(3)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基础(1)和重力式挡墙(2)的材料都为毛石混凝土,所述挡墙基础(1)底部位于石灰岩层(6)内部,重力式挡墙(2)为上部窄下部宽的梯形状,重力式挡墙(2)的墙背侧为阶梯状,重力式挡墙(2)的墙背侧设有第一回填层(5)。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模板和挡墙模板(9)通过横向和斜向设置的锚杆(8)与铆钉(7)连接,锚杆(8)与挡墙模板(9)形成三角形结构,锚杆(8)与铆钉(7)设置在基础模板和挡墙模板(9)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毛石混凝土的过程为,先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当第一层混凝土初凝时,在第一层混凝土顶部均匀投放毛石,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在第二层混凝土的顶部均匀投放毛石,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墙面侧的挡墙模板(9)采用跨步式上移支设,墙面侧的第一层挡墙模板(9)拆卸后供第三层使用,第二层挡墙模板(9)拆卸后供第四层使用,以此类推;墙背侧的挡墙模板(9)逐层上移支设,每完成一层的浇筑,都将此层墙背侧的挡墙模板(9)拆除,进行碎石土的回填并压实,以压实后的碎石土为操纵平台,进行高一层的挡墙模板(9)的支设。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挡墙顶外悬箱仓路面及施工方法,包括挡墙基础,挡墙基础的顶部设有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墙的顶部设有U型槽,U型槽的顶部设有向两侧突出的凸边,U型槽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层;挡墙基础和重力式挡墙的材料都为毛石混凝土,挡墙基础底部位于石灰岩层内部,重力式挡墙为上部窄下部宽的梯形状,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侧为阶梯状,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侧设有第一回填层;本发明将支挡、道路、排水结构集与一体,形成一个同时具备支挡、通行、排水的道路结构体系,减少了土地占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硕,徐晨,马佳,杨承刚,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顺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