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及其浇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6170发布日期:2024-03-12 20:5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及其浇筑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及其浇筑工艺。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风力发电电源由风力发电机组、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架、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卸荷器、并网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

2、风力发电机组地基混凝土浇筑是指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过程中,为了确保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机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混凝土浇筑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基准备:首先需要对机组的基础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污垢,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和清洁;2.基础模板安装:在基础表面安装好模板,模板的安装需要按照机组的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3.钢筋安装:根据机组基础的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安装好钢筋,钢筋的数量和布置需要根据机组的安装要求进行;4.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包括及时覆盖保湿和防止太阳直射,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现有的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浇筑模具结构强度较低,难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且模具的组装不够方便,影响地基的浇筑效率;

5、2.现有的浇筑模具智能化水平不足,难以全程采用智能化监测,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不能及时掌控,造成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容易出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及其浇筑工艺,通过设置底座模具、围板模具和支撑架,使得该模具的结构强度更好,以防变形和倾覆,且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可重复使用,该模具全程采用智能化监测,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浇筑模具结构强度较低,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底座模具、围板模具和支撑架,底座模具固定在土壤基础的顶部,围板模具围绕在混凝土地基的四周,且固定在底座模具的顶部,支撑架用于支撑围板模具,且设置有多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在围板模具的四周。

4、底座模具包括中心圆板、内扇环板、外扇环板、立柱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内扇环板设置有六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在中心圆板的四周,内扇环板与中心圆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外扇环板设置有六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在六个内扇环板组成的圆环的四周,外扇环板与内扇环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立柱固定在内扇环板的顶部中心处,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处均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5、围板模具包括弧形围板单元和加固箍;弧形围板单元设置有六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地基的四周,相邻弧形围板单元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加固箍绕设在六个弧形围板单元的外围。

6、进一步地,内扇环板之间的接缝与外扇环板之间的接缝错开设置。

7、进一步地,内扇环板之间的接缝与弧形围板单元之间的接缝错开设置。

8、进一步地,中心圆板的柱面上设置有环形沟槽,中心圆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内扇环板的内端插入至环形沟槽内,且内扇环板的内端处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二者通过螺栓锁紧。

9、进一步地,内扇环板的一侧设置有凸条,内扇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内扇环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混凝土地基的钢筋笼钢筋穿过穿孔而插入至土壤基础内;内扇环板的板面外边缘处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用于将内扇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土壤基础上。

10、进一步地,内扇环板的外端设置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处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外扇环板的内端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处设置有第六安装孔,弧形板插入至弧形沟槽内,且通过螺栓将二者锁紧。

11、进一步地,弧形围板单元的内表面中部分别嵌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弧形围板单元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形变传感器;弧形围板单元的外表面边缘处固定有凸边,凸边内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加强筋,凸边上设置有供加固箍安装的定位槽。

12、进一步地,凸边的四个板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七安装孔,上下相邻的弧形围板单元之间以及左右相邻的弧形围板单元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内扇环板上还设置有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与第七安装孔相匹配,弧形围板单元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扇环板上。

13、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斜板和支板;斜板的一端与弧形围板单元的上端固定连接,斜板的另一端与外扇环板顶部的支座固定连接,支板的一端与斜板的中端固定连接,支板的另一端与弧形围板单元的下端固定连接。

14、本发明亦提供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底座模具拼接好,编制混凝土地基的钢筋笼,并将钢筋笼的下端插入至土壤基础内;

16、s2:将围板模具拼接在钢筋笼的四周,并固定在底座模具上,再将支撑架安装好,通过支撑架对围板模具进行支撑;

17、s3:向围板模具内浇筑混凝土,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地基的内部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地基的外部温度,通过形变传感器监测围板模具的变形状况,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围板模具的受压力度;

18、s4:浇筑完成后,先将支撑架拆下,再将围板模具拆下,最后将底座模具的外扇环板拆下。

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模具,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和平整度,帮助控制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和控制浇筑深度,底座模具的铺设可以提高混凝土地基的质量和施工效率,且底座模具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外围的外扇环板可重复使用。

21、2、本发明通过设置围板模具和支撑架,使得该模具的结构强度更好,以防变形和倾覆,围板模具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可重复使用。

22、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形变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该模具全程采用智能化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浇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缺陷和质量问题,能基于监测参数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底座模具(1)、围板模具(2)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环板(12)之间的接缝与所述外扇环板(13)之间的接缝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环板(12)之间的接缝与所述弧形围板单元(21)之间的接缝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圆板(11)的柱面上设置有环形沟槽(111),所述中心圆板(11)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环板(12)的一侧设置有凸条(122),所述内扇环板(12)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条(122)相匹配的凹槽(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环板(12)的外端设置有弧形沟槽(126),所述弧形沟槽(126)处设置有第四安装孔(1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围板单元(21)的内表面中部分别嵌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7),所述弧形围板单元(21)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形变传感器(2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211)的四个板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七安装孔(212),上下相邻的所述弧形围板单元(21)之间以及左右相邻的所述弧形围板单元(2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斜板(31)和支板(32);

10.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地基混凝土浇筑模具及其浇筑工艺,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模具、围板模具和支撑架,底座模具固定在土壤基础的顶部,围板模具围绕在混凝土地基的四周,且固定在底座模具的顶部,支撑架用于支撑围板模具,且设置有多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在围板模具的四周;底座模具包括中心圆板、内扇环板、外扇环板、立柱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内扇环板设置有六个。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模具、围板模具和支撑架,使得该模具的结构强度更好,以防变形和倾覆,且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可重复使用,该模具全程采用智能化监测,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浇筑模具结构强度较低,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李保红,魏兴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