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1166发布日期:2024-01-06 23: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1、高质量的生活用水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乃至乡镇都迫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用水。

2、传统的供水系统中无法有效隔离水中有害的微生物物质及有机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出的水往往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供水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用以提高供水质量。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包括:储水模块、初滤模块、精滤模块、超滤模块、第一增压泵组、第二增压泵组、第三增压泵组以及集成控制器;

3、所述储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水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水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储水模块的输出端的水质数据;

4、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增压泵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的第一压力;

5、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入端的第二压力;

6、所述第二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增压泵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入端的第三压力;

7、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与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出端与用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的第四压力;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五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出端的第五压力;

8、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水质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增压泵组、所述第二增压泵组以及所述第三增压泵组连接,用于在所述水质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压力低于第一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二压力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增压泵组开启;以及,在所述水质数据未达到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增压泵组关闭,并将所述水质数据传送至远程监控平台;以及,在所述第三压力低于第三预设值或者所述第四压力低于第四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增压泵组开启;以及,在所述第五压力低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三增压泵组开启。

9、可选的,所述储水模块包括:第一蝶阀、电动阀、y型过滤器、倒流防止器、水箱、第一液位传感器、排污阀、排污沟以及第二蝶阀;

10、所述第一蝶阀的输入端连接至供水管网,所述电动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阀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过滤流经的流体中的固体颗粒;所述y型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倒流防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倒流防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连接;

11、所述水箱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液位;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电动阀连接,还用于获取所述水箱内的液位,在所述水箱内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值时,控制所述电动阀开启;以及,在所述液位不低于所述液位值时,控制所述电动阀关闭;

12、所述水箱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蝶阀与所述第一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还通过所述排污阀连接至所述排污沟;所述第一增压泵组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止回阀、第三蝶阀与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3、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排污阀连接,还用于在所述水质数据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排污阀开启。

14、可选的,所述初滤模块包括:石英砂过滤器、第一取样阀、第一压力表、活性炭过滤器、第二取样阀、第二压力表;

15、所述石英砂过滤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石英砂过滤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取样阀、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取样阀、所述第二压力表与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6、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絮凝剂加药模块;所述絮凝剂加药模块包括:絮凝剂加药箱、加药泵、第二液位传感器、第四蝶阀以及第二止回阀;

17、所述絮凝剂加药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加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药泵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四蝶阀、第二止回阀与所述初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药泵用于根据流量抽取所述絮凝剂加药箱中的试剂至管路中;

18、所述絮凝剂加药箱设置有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絮凝剂加药箱中的试剂存储量。

19、可选的,所述精滤模块包括:第五蝶阀、放气阀、第六压力传感器与精密过滤器;

20、所述第五蝶阀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蝶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精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连接;

21、所述精密过滤器设置有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放气阀;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放气阀连接,还用于获取所述第六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精密过滤器中的第六压力,在所述第六压力高于第六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放气阀开启。

22、可选的,所述超滤模块包括:超滤膜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阀;

23、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组的输出端连接;

24、所述超滤膜组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滤膜组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滤膜组设置有第三取样阀。

25、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紫外线消毒模块;所述紫外线消毒模块包括:第六蝶阀、直通蝶阀、紫外线消毒器以及第七蝶阀;

26、所述第六蝶阀和所述直通蝶阀的输入端连通且连接至所述超滤膜组的输出端,所述第六蝶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蝶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蝶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直通蝶阀的输出端连通且连接至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

27、所述集成控制器与所述第六蝶阀、所述直通蝶阀与所述第七蝶阀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超滤模块输出端的水质数据,在所述超滤模块过滤后的流体的水质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二条件时,控制所述直通蝶阀开启,并控制所述第六蝶阀与所述第七蝶阀关闭;以及,在所述超滤模块过滤后的流体的水质数据未达到预设的第二条件时,控制所述直通蝶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六蝶阀与所述第七蝶阀开启。

28、可选的,所述紫外线消毒器包括:泄水阀、紫外线灯管、控制器、透视窗、耐压桶、通讯线;

29、所述耐压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蝶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耐压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蝶阀的输入端连接;

30、所述耐压桶设置有所述泄水阀、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透视窗;

31、所述集成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紫外线灯管异常时控制所述第六蝶阀与所述第七蝶阀关闭,并控制所述泄水阀开启。

32、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第八蝶阀、第九蝶阀以及第三止回阀;

33、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八蝶阀与所述超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34、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九蝶阀、所述第三止回阀与所述用水管路连接。

35、可选的,所述集成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

36、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pid控制器、v/f控制器、pwm发送单元、逆变变频器;

37、所述pid控制器与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五压力,根据所述第五压力与第五预设值,确定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转速,并输出转速控制信号;

38、所述v/f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pid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转速控制信号,计算所述逆变变频器对应的输出电压,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

39、所述pwm发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v/f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电压,输出pwm控制信号;

40、所述逆变变频器的输入端接收三相直流电压,所述逆变变频器的控制端与所述pwm发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增压泵组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三相交流电流,控制所述第三增压泵组运行。

41、本技术提供的数字集成的多层过滤供水系统依次设置储水模块、第一增压泵组、初滤模块、精滤模块、第二增压泵组、超滤模块、供水模块以及第三增压泵组,通过设置初滤模块、精滤模块与超滤模块对流体进行多级过滤,能够有效去除流体中的杂质,提高水质;以及,在供水系统中设置多个增压泵组,可以进行多级加压,保障供水系统中流体的压力充足;以及,通过设置集成控制器监测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对供水系统进行控制,在储水模块输出流体的水质数据异常时,控制第一增压泵组关闭以停止供水,并将水质数据传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在储水模块输出流体的水质数据正常,且初滤模块输入端压力不足或者精滤模块输入端压力不足时,控制初滤模块前端的第一增压泵组开启;在精滤模块输入端压力不足或者第三增压泵组输入端压力不足时,控制精滤模块前端的第二增压泵组开启;以及,在第三增压泵组输出端压力不足时,控制第三增压泵组开启,实现对供水系统的集成控制,提高控制效率,从而提高供水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