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8932发布日期:2024-03-13 2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1、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技术,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河流边坡进行保护,还需要方便水利的后续施工(如水域增氧、垃圾清理、植物清理等),但是现有的护坡存在不足,由于河流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以及每天的潮涨潮落,使得岸边的植株生长并不稳定,甚至在某些区域会出现较高的消落带,对生态防护与水利施工造成严重困扰,现阶段虽然护坡种类比较多,但是仍不容易维持护坡上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城市景观护坡来说,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美化,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水域防护与景观美化的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有效的增加了可对水域进行增氧的功能,达到了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的目的,增加了能够对河流内生长过快的植物进行清除的功能,增加了能够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功能,实现了能够根据水面位置采用不同防护方式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内部设有两个可沿护板倾斜方向上下滑动的第一导气管,所述弧形架的左右两侧各滑动套装有一个固定套筒,每个固定套筒的下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护板的前侧设有一个轻质架,轻质架的左右两侧均与对应的固定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轻质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增氧架,增氧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一个第一l型管,每个第一l型管的后侧均与对应的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弧形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导水软板,所述轻质架与导水软板之间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滚筒,所述增氧架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二l型管,所述护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气管,所述第二l型管的上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右部设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控制架,控制架与进气管相互配合形成第一l型管与第二l型管交替通气的结构。

3、优选的,所述导水软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软毡,所述导水软板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磁力软条,所述滚筒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与磁力软条相互配合形成软毡伸展的结构。

4、优选的,所述导水软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所述护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卡扣与拉绳相互配合形成河道辅助清理的结构。

5、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扇叶,扇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蜗杆,蜗杆的上侧啮合有一个蜗轮,蜗轮的前后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块,所述护板的内部设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对应每个滑动块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滑动槽,蜗轮与滑动块相互配合形成连接架上下移动的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簧,拉簧与连接架相互配合形成控制架上下移动的结构。

6、优选的,控制架的外侧转动套装有一个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与拉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架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移动架的上侧与第一连接管滑动套装,所述移动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堵头,所述移动架的中部开设有多个连通孔,进气管通过连通孔与第一连接管连通。

7、优选的,所述护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的多个保护插杆,所述护板的前侧设有一个水上区,水上区的下侧设有一个消落区,消落区的下侧设有一个水下区。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装置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轻质架,能够在施工前根据施工所处的水域环境,放置合适的漂浮植物种子或幼株(如满江红、菖蒲等),在河流沿岸形成一道漂浮在水上的植物带,改善河流区域环境。

10、2.本装置具有导水软板与软毡,既能够利用毛细现象将其水上部分湿润,方便植株生长,又能够适应河流水位的涨落进行漂浮移动,对环境进行持续改善。

11、3.本装置具有拉绳与卡扣,当河流内的漂浮植物繁殖过快时,可通过拉绳拉动导水软板,使导水软板拉动植物拉出水面,并通过卡扣将导水软板进行固定,可直接将一部分水面植物通过晾晒致死,既能够减小水面的漂浮植物过多的风险,也能够增加岸边土壤的肥力。

12、4.本装置具有能够通气的增氧架,能够在需要时对水域进行增氧,改善水域环境。

13、5.本装置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导气管与移动架,在进行增氧通气时,能够带动轻质架上下移动,对垃圾进行简单的聚拢。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包括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内部设有两个可沿护板倾斜方向上下滑动的第一导气管,所述弧形架的左右两侧各滑动套装有一个固定套筒,每个固定套筒的下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护板的前侧设有一个轻质架,轻质架的左右两侧均与对应的固定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轻质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增氧架,增氧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一个第一l型管,每个第一l型管的后侧均与对应的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弧形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导水软板,所述轻质架与导水软板之间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滚筒,所述增氧架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二l型管,所述护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气管,所述第二l型管的上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右部设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控制架,控制架与进气管相互配合形成第一l型管与第二l型管交替通气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软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软毡,所述导水软板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磁力软条,所述滚筒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与磁力软条相互配合形成软毡伸展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软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所述护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卡扣与拉绳相互配合形成河道辅助清理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扇叶,扇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蜗杆,蜗杆的上侧啮合有一个蜗轮,蜗轮的前后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块,所述护板的内部设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对应每个滑动块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滑动槽,蜗轮与滑动块相互配合形成连接架上下移动的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簧,拉簧与连接架相互配合形成控制架上下移动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架的外侧转动套装有一个移动架,移动架的右侧与拉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架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移动架的上侧与第一连接管滑动套装,所述移动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堵头,所述移动架的中部开设有多个连通孔,进气管通过连通孔与第一连接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的多个保护插杆,所述护板的前侧设有一个水上区,水上区的下侧设有一个消落区,消落区的下侧设有一个水下区。


技术总结
一种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有效的增加了可对水域进行增氧的功能,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的前侧有弧形架,弧形架的内部有第一导气管,弧形架的左右两侧有固定套筒,护板的前侧有轻质架,轻质架的下侧有增氧架,增氧架的左右两侧连通有第一L型管,弧形架的上部有导水软板,轻质架与导水软板之间有滚筒,增氧架的中部有第二L型管,护板的内部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右部有控制架,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达到了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的目的,增加了能够对河流内生长过快的植物进行清除的功能,增加了能够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的功能,实现了能够根据水面位置采用不同防护方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生,王晓飞,周晓磊,乔秀笙,李京京,肖洪武,侯金超,唐莉,丁爽,常树成,乔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