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6097发布日期:2024-03-18 18:2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涉及水资源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工程领域。它旨在有效地利用、分配和保护水资源,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包括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环境保护,水利工程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水源开发、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学等。

2、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挡水板通常是指用于防洪、河道调节、水坝和水库等工程中,用来阻挡、调节或控制水流的结构性板块。这些挡水板的设计和安装可以有效地管理水流,减少洪水的风险,调整河道水位,以及实现其他水资源管理的目的。

3、挡水板的材质通常选用耐水、耐腐蚀的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属合金或高强度塑料等,以确保其在水中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设计和安装挡水板需要考虑到具体工程的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土壤条件等因素。

4、对于挡水装置而言,为了保证其挡水状态的稳定性,采用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或增加其自重的方式而言,虽然可以起到增强抵抗水力的效果,但是对于搬运时就会造成诸多不便;

5、对于各个挡水装置的相互间的拼接组装而言,若不采取连接机构会导致各个独立的挡水装置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挡水过程中造成位置的偏移,从而影响后续的挡水作业,而采用螺栓等工具进行连接的方式也会导致安装时长的增加,影响救援时效;

6、其次对于物联网的普及,对于挡水装置而言,也不应仅仅作为单一的防水作业的工具,还应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支板,所述挡水支板包括底架和活动连接于其内部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机构i,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机构ii,所述底架的前端固定有增压板;

2、所述挡水板的工作面固定有导流板;

3、还包括蓄水软管,所述蓄水软管与导流板之间通过悬挂机构固定,所述蓄水软管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机构iii。

4、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的工作面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利水槽,挡水板通过前端镶嵌的螺栓i铰接于底架的内部,且挡水板的暗面通过螺栓ii铰接有支腿,支腿与底架之间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固定;

5、连接机构i包括固定于挡水板左侧的连接板和开设于挡水板右侧的连接槽,连接板的宽度值与连接槽的孔径值相适配,且底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板外展放置的收纳槽,连接板的外缘处与挡水板的左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6、连接机构ii包括固定于底架左侧的插柱和开设于底架右侧的插槽,插柱与插槽相适配。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三个连接机构完成后续的拼接后实现后续的防洪、挡水工作。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处镶嵌有等距离分布的磁铁i,连接槽的内壁固定有与磁铁i互为异性磁极的磁铁ii。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异性相吸的原理,在进行对位插入时更加顺畅,方便插入时的定位以及增加后续的辅助固定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为弧面,且工作面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槽。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面的设置不仅具有一定的挡水效果,同时可以将溢流的水导向蓄水软管顶端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对蓄水软管内部注水的作业,增加蓄水软管的重量,起到防汛沙袋的挡水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软管为橡胶材质的管道,其表面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气柱,且气柱与限位槽相适配,蓄水软管的顶端开设有与内部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且进水口的边缘通过橡胶垫加固;

13、连接机构iii包括内部通道右侧开口处固定的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外圈设有螺纹层,内部通道内圈的左侧开设有与连接环螺纹连接的螺纹槽,连接环为丁腈橡胶材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气柱来增加蓄水软管整体的稳定,即减少形变的现象,而连接环用于对相邻的两个蓄水软管进行拼接,实现内部水位的流通,使各个独立的蓄水软管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起到更好的当时效果。

15、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流板工作面的八字形拨杆,八字形拨杆的底端为一体成型的球状凸起,八字形拨杆为聚乙烯材质,且两个球状凸起之间的间距值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值。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具有撑开并保持进水口呈打开状态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增加挡水支板与蓄水软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17、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板的工作面为坡面,且工作面处开设有用于存水的蓄水槽,增压板的内壁还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导水槽,导水槽为弧形,其进水端位于增压板工作面的顶部,出水端位于增压板的前端。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槽相比较传统的平面设计而言,可以实现蓄水的功能,增加一定的重量,起到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与水面之间的张力与压强,从而增加底部的稳定性。

19、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支板为梯形,且导流板与增压板的形状与其相适配。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当需要挡水支板形成环形或折弯的挡水带时,可以对折弯处进行拼接,使方形挡水支板折弯处产生的空隙进行弥补,保证挡水带的完整度。

2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工作面与支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检测压力的传感器,且挡水板的暗面安装有与传感器相适配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控制导流板转动;

22、传感器的内部还集成有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移动电源。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并记录当前水流的冲击力,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的统计,形成数据库,方便后续对于相同强度的汛情,在拼接挡水带时,可提前调整好挡水板事宜的角度,起到更好的挡水效果。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在对于当时效果中的挡水方式上,采用挡水板与蓄水软管结合的方式增加挡水的强度,通过不同的施工过程中水量的抵挡需求来调节挡水板的倾斜角度,同时无须外力既可以实现对于挡水稳定作业所需的客体,即水源可以自动填充如蓄水软管的内部,增加阻挡的能力,且还可以增加底部底架的重量,起到更好的稳定性,通过重力和水的张力保证整体在挡水过程中的稳定性;

26、2、在横向拼接时,通过连接机构i、连接机构ii和连接机构iii可以实现对各个单独的挡水装置实现串联式的固定,从而形成挡水带,完成对大范围的挡水处理;

27、在环形拼接时,即需要对保护区域进行围绕挡水作业时,采用梯形的挡水装置作为折弯处的补偿连接端使用,对于两个方形的挡水装置而言,对于转角处可以更好的完成贴合作用,在可以实现转向的同时又不会产生空隙,影响正常的挡水工作;

28、3、通过设置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不同汛情水流强度的记录,方便对于后续汛情的提前把控,将挡水板的角度调整为适宜角度,实现更好的挡水工作,同时也可以介入天气系统,根据不同的降雨量进行结合记录。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支板包括底架和活动连接于其内部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机构i,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机构ii,所述底架的前端固定有增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工作面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利水槽,挡水板通过前端镶嵌的螺栓i铰接于底架的内部,且挡水板的暗面通过螺栓ii铰接有支腿,支腿与底架之间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处镶嵌有等距离分布的磁铁i,连接槽的内壁固定有与磁铁i互为异性磁极的磁铁i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弧面,且工作面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软管为橡胶材质的管道,其表面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气柱,且气柱与限位槽相适配,蓄水软管的顶端开设有与内部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且进水口的边缘通过橡胶垫加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流板工作面的八字形拨杆,八字形拨杆的底端为一体成型的球状凸起,八字形拨杆为聚乙烯材质,且两个球状凸起之间的间距值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板的工作面为坡面,且工作面处开设有用于存水的蓄水槽,增压板的内壁还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导水槽,导水槽为弧形,其进水端位于增压板工作面的顶部,出水端位于增压板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支板为梯形,且导流板与增压板的形状与其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工作面与支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检测压力的传感器,且挡水板的暗面安装有与传感器相适配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控制导流板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支板和蓄水软管;在对于当时效果中的挡水方式上,结合挡水板与蓄水软管同步使用,通过不同的施工挡水需求来调节挡水板的倾斜角度,同时无须外力可以实现对于稳定挡水所需的客体,即水源可以自动填充如蓄水软管的内部,增加阻挡的能力,且还可以增加底部底架的重量,起到更好的稳定性,通过重力和水的张力保证整体在挡水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生,乔秀笙,唐莉,周晓磊,马洪秋,侯金超,王晓飞,常树成,史其鑫,丁爽,赵万鹏,陈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