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9578发布日期:2024-04-18 12:2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浪墙,特别是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


背景技术:

1、洪涝灾害和风暴潮长期以来都是威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堤防已成为保障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使用最广泛、有效的防洪(潮)工程措施。对于有防浪要求的保护区,在设计之初除要考虑堤防主体外,还需在其基础上考虑波浪频率、高度、爬高等因素,在堤顶临水侧新建防浪墙以缓解波浪对堤防的冲击,并保护附近及堤后设施免受侵蚀。目前的防浪墙绝大多数采用混凝土材质,并固定在堤顶临水侧,即在堤顶临水侧建设一堵封闭“围栏”。随着区域防洪标准的提高和极端天气频发,防浪墙的高度也在逐步加高,并有由“围栏”向“围墙”演变的趋势,河道的亲水性进一步下降,河道的水景观与水经济功能逐渐削弱,为防御“小概率”洪(潮)水却长期影响人民亲水需求的情况愈发频繁。因此,研发出一种适用性广,投资低,平时与堤身融为一体,仅在需要时发挥防浪功能的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降低或消除防浪墙对水景观与水经济的影响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广,投资低,可兼顾水景观、水经济,保障河道亲水性的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包括支撑装置、浮动装置以及连接限位装置;

4、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堤身、防洪墙以及防浪墙,所述支撑装置作为载体使用,以固定和安装浮动装置与连接限位装置;

5、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浮板、侧凸槽、侧凹槽、滑块以及阻浪板;所述浮板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浮板横向设有凹槽;所述浮板两侧下端设有挡块;所述侧凸槽一侧设有凸槽,一侧设有带滑轮的凸槽;所述侧凹槽一侧设有凸槽,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滑块一侧设有凹槽,一侧设有滚轮;所述阻浪板一侧设有凸槽,一侧设有挡浪板;所述侧凸槽、侧凹槽对称分布在浮板两侧上端,并通过凸槽、与凹槽连接;所述滑块对称分布在浮板两侧下端,并通过凸槽与凹槽连接;所述阻浪板通过凹槽与浮板横向凹槽连接;

6、所述连接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顶部限位块、滑槽和缓冲垫;所述滑槽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两侧;所述顶部限位块和缓冲垫分别固结在连接杆的顶部与底部。

7、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装置与连接限位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的临水侧;所述连接限位装置固定在支撑装置上。

8、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装置之间由连接限位装置连接,所述滑块的滚轮可在滑槽中上下运动,并带动浮动装置在相邻连接限位装置之间上下运动。

9、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凸槽可通过带滑轮的凸槽与相邻浮动装置的侧凹槽连接,所述侧凹槽可通过凹槽与相浮动装置的带滑轮的侧凸槽连接。

10、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装置与支撑装置之间紧密连接并可止水。

11、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上升接触到限位块时,浮动装置停止上升,当所述浮动装置下降时,经由缓冲垫缓冲。

12、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邻浮动装置之间的侧凸槽和侧凹槽通过带滑轮的凸槽和凹槽连接后,仍可沿滑槽方向发生相对位移。

13、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和阻浪板采用轻质材料制成。

14、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浪板位于所述浮板迎水侧。

15、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浪板具有过水能力。

16、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浮动装置和连接限位装置的有效结合,在同样防浪功能的前提下,可降低防浪墙高度或无需建设防浪墙,有效缓解了“小概率”洪(潮)水与“日常性”亲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善了水景观,有利于水经济发展;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浮动装置和连接限位装置的有效结合,可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对已有设施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区域防洪(潮)能力,节约征拆投资;本发明采用的浮动装置,可随水位、波高、波浪爬高等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动态变化,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可将波浪动能转化为装置动能,进一步降低波浪不利影响。当发生的水位、波高、波浪爬高频率越低,其浮动装置往复运动行程越大,装置的防浪、消浪作用越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包括支撑装置(1)、浮动装置(2)以及连接限位装置(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2)与连接限位装置(3)安装在支撑装置(1)的临水侧;所述连接限位装置(3)固定在支撑装置(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2)之间由连接限位装置(3)连接,所述滑块(24)的滚轮(24b)可在滑槽32中上下运动,并带动浮动装置(2)在相邻连接限位装置(3)之间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凸槽(22)可通过带滑轮的凸槽(22b)与相邻浮动装置(2)的侧凹槽(23b)连接,所述侧凹槽(23)可通过凹槽(23b)与相浮动装置(2)的带滑轮的侧凸槽(22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2)与支撑装置(1)之间紧密连接并可止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1c)上升接触到限位块31时,浮动装置(2)停止上升,当所述浮动装置(2)下降时,经由缓冲垫33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浮动装置之间的侧凸槽(22)和侧凹槽(23)通过带滑轮的凸槽(22b)和凹槽(23b)连接后,仍可沿滑槽方向发生相对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1)和阻浪板(25)采用轻质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浪板(25)位于所述浮板(21)迎水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浪板(25b)具有过水能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防浪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隐藏式浮动防浪墙系统,包括支撑装置、浮动装置和连接限位装置,支撑装置可以是堤身、防洪墙、防浪墙或其他类似设施或固定在上述设施上的其他设施;浮动装置包括浮板、侧凸槽22、侧凹槽、滑块、阻浪板;连接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滑槽和缓冲垫。所述连接限位装置宜固定在支撑装置的临水侧;所述浮动装置之间应由连接限位装置连接;所述浮动装置可通过侧凸槽和侧凹槽与相邻浮动装置连接。本发明具有防浪、消浪的功能和适用性广、投资底、效果显著,可在缓解“小概率”洪(潮)水与“日常性”亲水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同时,改善河道亲水性的同时,提高防浪、消浪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黄本胜,胡涛,洪昌红,王珍,邱颂曦,雷洪成,杨凤娟,陈晖,张之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