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截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1024发布日期:2024-03-12 21:0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截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市政排水,涉及一种雨水截污系统。


背景技术:

1、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主要是以降水引起的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雨水对河流周边道路表面的沉积物、无植被覆盖裸露的地面、垃圾等的冲刷,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的覆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突出特征是污染源时空分布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污染途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污染成分的复杂和多变性。

2、雨水口作为城市雨水收集的重要设施,承担着排除路面雨水避免内涝的重要任务。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对初期雨水进行治理以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量,减少由雨水带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截污系统,用于解决因初期雨水中污染物量较大,流入河道后给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截污系统,包括:

3、雨水口,所述雨水口的入口设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下方设有拦污栅,雨水依次经过所述雨水篦子及所述拦污栅进入所述雨水口中;

4、雨水井,位于所述雨水口的一侧并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雨水井中设有隔墙以将所述雨水井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过滤区及位于所述过滤区一侧的排水区;

5、网框,设置于所述雨水井中并位于所述过滤区,所述网框中设有滤料;

6、第一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雨水口与所述雨水井之间,进入所述雨水口中的雨水经由所述第一排水管从所述滤料上方落入所述滤料中;

7、至少一穿孔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网框的底部并被所述滤料所覆盖,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孔壁设有多个透水孔,经所述滤料过滤后的雨水由所述透水孔进入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内部,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出口面向所述隔墙,所述隔墙与所述网框均在与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穿孔排水管内部的雨水经所述出水口排入所述排水区;

8、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雨水井并与所述排水区连通。

9、可选地,所述隔墙的顶面低于所述雨水井的顶面。

10、可选地,所述过滤区的底面高于所述排水区的底面,所述第二排水管所处平面低于所述过滤区的底面。

11、可选地,所述穿孔排水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穿孔排水管并排设置于所述网框的底部,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隔墙的法线方向。

12、可选地,所述网框的材质包括不锈钢。

13、可选地,所述网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滤区。

14、可选地,所述滤料包括级配滤料。

15、可选地,所述滤料包括砾石承托层及位于所述砾石承托层上的石英砂层。

16、可选地,所述砾石承托层的厚度范围是100-300毫米,所述石英砂层的厚度范围是400-800毫米;所述砾石承托层中砾石的平均粒径范围是3 -7毫米,所述石英砂层中石英砂的平均粒径范围是0.5-2毫米。

17、可选地,所述透水孔的直径范围8-10毫米。

18、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雨水截污系统包括雨水口、雨水井、网框、第一排水管、至少一穿孔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其中,雨水口的入口设有雨水篦子,雨水篦子下方设有拦污栅,雨水依次经过雨水篦子及拦污栅进入雨水口中,雨水井位于雨水口的一侧并间隔预设距离,雨水井中设有隔墙以将雨水井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过滤区及位于过滤区一侧的排水区,网框设置于雨水井中并位于过滤区,网框中设有滤料,第一排水管连接于雨水口与雨水井之间,进入雨水口中的雨水经由第一排水管从滤料上方落入滤料中,穿孔排水管设置于网框的底部并被滤料所覆盖,穿孔排水管的孔壁设有多个透水孔,经滤料过滤后的雨水由透水孔进入穿孔排水管的内部,穿孔排水管的出口面向隔墙,隔墙与网框均在与穿孔排水管的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出水口,穿孔排水管内部的雨水经出水口排入排水区,第二排水管连接雨水井并与排水区连通。本发明的雨水截污系统不仅可截流初期雨水中的落叶、碎屑等较大的物体,同时可以过滤初期雨水中颗粒污染物,从而可以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总量,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另外,本发明的雨水截污系统中,过滤装置可人工更换和清理,拆卸方便,清理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的顶面低于所述雨水井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的底面高于所述排水区的底面,所述第二排水管所处平面低于所述过滤区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水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穿孔排水管并排设置于所述网框的底部,所述穿孔排水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隔墙的法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的材质包括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滤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包括级配滤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包括砾石承托层及位于所述砾石承托层上的石英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承托层的厚度范围是100-300毫米,所述石英砂层的厚度范围是400-800毫米;所述砾石承托层中砾石的平均粒径范围是3-7毫米,所述石英砂层中石英砂的平均粒径范围是0.5-2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直径范围8-10毫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截污系统,包括雨水口、雨水井、网框、第一排水管、至少一穿孔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其中,雨水井中设有隔墙以将雨水井内部空间分隔为过滤区及位于过滤区一侧的排水区,网框设置于雨水井中并位于过滤区,网框中设有滤料,进入雨水口中的雨水经由第一排水管从滤料上方落入滤料中,经滤料过滤后的雨水由透水孔进入穿孔排水管内部,穿孔排水管内部的雨水经出水口排入排水区,第二排水管连接雨水井并与排水区连通。本发明的雨水截污系统不仅可截流初期雨水中的落叶、碎屑等较大的物体,同时可以过滤初期雨水中颗粒污染物,从而可以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总量,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且过滤装置可人工更换和清理,拆卸方便,清理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海臣,杨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