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1550发布日期:2024-04-18 12:0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河道底泥监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目前河道排污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的不够,河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排污的主要受体,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都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进而污染物质进入底泥形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淤泥。污染物质在底泥与水体间交换,当水体中污染物的量多时,污染物会被底泥吸附;当水体中污染物的量少时,底泥中吸附的污染物又会释放到水中。因此,当河道长期作为纳污受体时,底泥必将受到污染。

2、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659267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泥监测箱、底泥处理池和底泥回收池,底泥处理池通过淤泥输出管连接底泥回收池 ,淤泥输出管上设置有抽泥泵,底泥处理池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连通至河道的水体中,底泥处理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底泥监测箱通过输送管连接底泥处理池,相邻两个底泥监测箱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其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底泥处理池施工、底泥回收池施工、底泥监测箱布设和底泥监测试运行。

3、但是,由于底泥回收池内的淤泥存有大量水分,从而不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收集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收集清除,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包括底泥回收池,所述底泥回收池的一侧壁连通有淤泥输出管,所述底泥回收池内设置有用于承托淤泥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侧壁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与所述底泥回收池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底泥回收池内滑动设置有压板;所述底泥回收池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泥回收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水分进行排出的排水机构;所述底泥回收池的一侧连通有回收仓,所述回收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放置平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泥回收池的内壁,所述放置平台能够与所述回收仓的下底壁相平齐,所述底泥回收池内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平台的底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底泥回收池内的淤泥进行收集时,先启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压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压板对淤泥进行挤压,进而能够便于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此时通过收集机构对挤出的水分进行收集,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放置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放置平台与回收仓的下表面相平齐时,此时从而能够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回收仓对淤泥进行扫除清除。

4、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能够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收集管连通有伸缩输送软管,所述底泥回收池的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伸缩输送软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河道相连通,所述底泥回收池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管移动的驱动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从淤泥中挤出的水分进行排出时,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收集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液面之下,再启动水泵开始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将淤泥中挤出的水分依次通过收集管、伸缩输送软管并最终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河道内,从而能够便于对从淤泥中挤出的水分进行排出。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泥回收池内,所述驱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方形,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壁与所述底泥回收池的内壁相配合,所述伸缩输送软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底泥回收池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驱动块螺纹配合,所述底泥回收池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的转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收集管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先通过转动件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驱动驱动块沿竖直方向移动,驱动块驱动连接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便于驱动收集管沿竖直方向移动。

8、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泥回收池,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一丝杠转动时,启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一丝杠进行转动。

10、优选的,所述底泥回收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淤泥扫出至所述底泥回收池外部的清扫机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淤泥被放置平台运送至回收仓口时,通过清扫机构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淤泥清扫至回收仓内部,从而能够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对淤泥进行收集。

12、优选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泥回收池内,所述底泥回收池的侧壁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推板能够存在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推板能够与所述放置平台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底泥回收池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移动的移动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淤泥从放置平台上清扫至回收仓内部时,先通过移动组件驱动推板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推板驱动淤泥朝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淤泥从放置平台上清扫至回收仓内部。

14、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板的一侧,所述底泥回收池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所述导向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移动块螺纹配合,所述底泥回收池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的转动部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推板朝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时,先通过转动部件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驱动移动块移动,同时在导向槽与移动块的配合作用下,从而能够便于驱动推板朝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

16、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扭力簧,所述扭力簧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杠,所述扭力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扭力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杠的外侧壁;所述第二丝杠的一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插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放置平台能够抵接于所述抵接块,所述限位块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底泥回收池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进行复位的复位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液压缸驱动放置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放置平台抵接于抵接块,放置平台驱动抵接块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抵接块驱动限位块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时,此时第二丝杠在扭力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二丝杠转动。

18、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底泥回收池外部,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二丝杠转动至初始状态时,操作人员可手动转动转盘,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二丝杠转动至初始状态。

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施工断面底泥监测装置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1、s1:启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压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使压板对淤泥进行挤压;

22、s2:当淤泥中的水分挤出时,此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收集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液面之下,再启动水泵开始工作,使淤泥中挤出的水分依次通过收集管、伸缩输送软管并最终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河道内;

23、s3:启动第二液压缸驱动放置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放置平台抵接于抵接块时,放置平台驱动抵接块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抵接块驱动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此时第二丝杠在扭力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旋转,第二丝杠驱动推板朝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使推板驱动淤泥朝靠近回收仓的方向移动;

24、s4:当淤泥被推板推送至回收仓内时,此时操作人员对回收仓内的淤泥进行收集。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当需要对底泥回收池内的淤泥进行收集时,先启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压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压板对淤泥进行挤压,进而能够便于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此时通过收集机构对挤出的水分进行收集,然后启动第二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放置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放置平台与回收仓的下表面相平齐时,此时从而能够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回收仓对淤泥进行扫除清除;

27、2.当需要对从淤泥中挤出的水分进行排出时,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收集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至液面之下,再启动水泵开始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将淤泥中挤出的水分依次通过收集管、伸缩输送软管并最终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河道内,从而能够便于对从淤泥中挤出的水分进行排出;

28、3.当第二液压缸驱动放置平台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放置平台抵接于抵接块,放置平台驱动抵接块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抵接块驱动限位块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时,此时第二丝杠在扭力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二丝杠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