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1219发布日期:2023-08-20 18:5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市政、水利等工程建设防洪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


背景技术:

1、洪水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汛期或暴雨侵袭时造成地面严重积水,形成涝灾,阻碍交通,淹没道路和房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为了抵御汛期时洪水侵袭或短时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地下停车场、下沉广场、地铁站等建设项目地下设施入口,以及正在施工的工地或工点,应考虑防洪防涝应急措施。

3、在现阶段,主要采用防洪沙袋或防洪挡板,防洪沙袋,一般比较重,而且占地面积大,使用不方便,在防洪紧急情况下,搬运码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后破损容易污染环境;防洪挡板,基本上都是采用不锈钢、厚铝板、高分子材料等,其结构自重较大,搬运不方便,价格较高,组装过程繁琐。同时组装完成后需要移动,则需要重新拆除后组装或拔起与地面的固定系统重新固定,灵活性较差。

4、急需一种造价便宜、便于移动、安装简单的防洪挡板,提高防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包括底板和立板,构成l型,其中底板和立板均设置加筋肋,并连在一起,防洪挡板底板靠近一角为凸起孔洞,立板同侧上部靠近一角为组合孔洞,防洪挡板底板靠近另一角为向内凹槽,形成插脚,立板同侧靠近一角向下凹槽,形成折耳。上述四个角所述形状,可实现防洪挡板之间的榫卯连接,既防洪挡板底板插脚插入另外一个防洪挡板底板凸起孔洞,完成底板榫卯连接,防洪挡板立板向后弯曲折耳先放于另外一个防洪挡板大孔洞内,接着向小孔洞一侧移动,移动后保证折耳位于另外一个防洪挡板背面,完成立板榫卯连接。逆向操作可完成拆除,并能重复使用。

4、进一步,底板和立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5、进一步,拼装时,防洪挡板底板之间和立板之间均为榫卯连接。

6、进一步,底板和立板均设置加筋肋,并连在一起,其形状均为向l内侧凸起的拱形。

7、进一步,底板靠近一角为凸起孔洞,其底板前边缘及对侧开孔。立板同侧上部靠近一角为组合孔洞,其由大孔洞和小孔洞组成,均为矩形状,两孔洞连在一起。

8、进一步,底板靠近另一角设计成向内凹槽,形成插脚。立板同侧靠近一角向下凹槽,形成向后弯曲折耳。

9、进一步,拼装后,防洪挡板之间边部形成部分重叠。

10、进一步,底板前边缘和立板上边缘以及两者相交线除了制作成直线型,还可以制作成弧形。底板和立板外侧四角构造不变,可形成曲线型防洪墙,适用于多种环境安装使用。

11、存放时,防洪挡板加筋肋对齐,底板上下叠加,立板前后叠加,此时加筋肋便于防洪挡板叠放时位置固定,避免相互产生滑移。

12、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底板和立板组成l型,利用洪水的压力压住底板,优于防洪沙袋采用提高沙袋自重或占地宽度挡水防洪,省略掉传统挡板背后支撑体系或传统挡板与地面固定系统,节省空间,移动更加灵活。防洪挡板可以采用常规塑料或其他轻便复合材料制作,一次成型,造价便宜,易于移动搬运,拼装操作简单,有效节省组装时间,同时拆除简单,可重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洪挡板底板(1)和立板(2),构成l型,所述的防洪挡板底板(1)和立板(2)均设置加筋肋(10),并连在一起,所述的防洪挡板底板(1)靠近一角为凸起孔洞(7),立板(2)同侧上部靠近一角为组合孔洞,所述的防洪挡板底板(1)靠近另一角为向内凹槽(8),立板(2)同侧靠近一角向下凹槽(3),四个角形状可实现防洪挡板之间的榫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洪挡板底板(1)和立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拼装时,防洪挡板底板(1)之间和立板(2)之间均为榫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其形状均为向l内侧凸起的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洪挡板底板(1)靠近一角为凸起孔洞(7),立板同侧上部靠近一角为组合孔洞,其由大孔洞(5)和小孔洞(6)组成,均为矩形状,两孔洞连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洪挡板底板(1)靠近另一角设计成向内凹槽(8),形成插脚(9),立板同侧靠近一角向下凹槽(3),形成向后弯曲折耳(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洪挡板底板(1)前边缘和立板(2)上边缘以及两者相交线除了制作成直线型,还可以制作成弧型。

8.根据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其特征在于:拼装后,防洪挡板之间边部形成部分重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拼装式防洪挡板。包括底板和立板,构成L型,其中底板和立板均设置加筋肋,并连在一起,均为向L内侧凸起的拱形,防洪挡板底板靠近一角为凸起孔洞,立板同侧上部靠近一角为组合孔洞,防洪挡板底板靠近另一角为向内凹槽,形成插脚,立板同侧靠近一角向下凹槽,形成折耳,上述四个角所述形状,可实现防洪挡板之间的榫卯连接,最终形成防洪墙,逆向操作可拆除重复利用。防洪挡板制作可一次成型,结构紧凑,易于搬运,拼装方便,可在防洪时节省组装时间,提高防洪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曾杨,高钰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