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结构和雨水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8776发布日期:2023-06-08 18: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管井结构和雨水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井结构和雨水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1、城市在雨水天气时,往往会增加径流量,在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调蓄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雨水调蓄池位于建筑物与用地红线之间,容易导致雨水调蓄池上方承重能力下降。

2、为提高雨水调蓄池上方土地的称重性能,相关技术中,存在采用分布式的管井系统的雨水调蓄池,如公开号“cn 216195097 u”的专利申请。由于多个分布式的竖井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存在雨水流动不畅的问题,导致调蓄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井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雨水调蓄系统。

4、鉴于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管井结构,管井结构设置于地面以下,包括:第一竖井;第二竖井,与第一竖井相邻设置,第二竖井的底面低于第一竖井的底面;第三竖井,与第二竖井相邻设置,第三竖井的底面低于第二竖井的底面;第一管道,设置于第一竖井与第二竖井之间,以及第二竖井与第三竖井之间;导水斜坡,设置于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的底面,导水斜坡的第一侧高于第二侧,导水斜坡的第二侧相对第一管道的进水端设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井结构设置于地面之下,且位于建筑物与用地红线之间,用于对雨水进行调蓄。管井结构包括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共计三个竖井结构,且三个竖井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其中,第一管道通过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或第三竖井的侧壁进行顶管,形成连通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第一管道。

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底壁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具体来说,第一竖井的底面高于第二竖井的底面,第二竖井的底面高于第三竖井的底面,且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中还布设有导水斜坡,该导水斜坡的倾斜方向即为雨水在该竖井内的流动方向。将导水斜坡较低的一侧对应第一管道进水端设置,使雨水进入竖井之后,在导水斜坡的引导作用下快速流向第一管道的进水端,提高雨水在整个管井结构中的流动速度。

7、具体来说,第一竖井中的导水斜坡较低的第二侧设置在靠近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之间的第一管道的入口位置,在第一竖井流入雨水后,雨水经过导水斜坡的引导会快速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第二竖井。第二竖井的导水斜坡较高的第一侧设置在靠近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之间的第一管道的出口位置,第二竖井的导水斜坡较低的第二侧设置在靠近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之间的第一管道的入口位置,流入第二竖井的雨水经过导水斜坡的引导会快速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第三竖井。

8、其中,第一竖井为一级蓄水竖井,第二竖井为二级蓄水竖井,第三竖井为排水竖井,即雨水经过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收集,并将统一收集到的雨水传输至第三竖井之后,经由第三竖井排出整个管井结构。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也能起到蓄水的作用,且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雨水入口,保证雨水通过三个竖井能够进入到管井结构中。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井系统中设置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通过第一管道将上述三个竖井进行连通,使管井系统在施工时可以选择在地下多点作业,占用较小的空间,相比于一体式的雨水调蓄池具有土地称重能力强,土地利用率高的优势。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存在高度差,以及在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中设置相应的导水斜坡,从而提高了雨水在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之间的流动速度,使雨水能够快速流至排水用的第三竖井中,避免雨水大量残留在管井结构中,提高了管井结构的雨水调蓄能力。

10、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井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顶面距离地面的距离相等。

12、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顶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使第三竖井的容积大于第二竖井的容器,第二竖井的容积大于第一竖井的容积。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顶面距离地面的距离设置为相等的距离,能够简化施工的整体难度,避免铺设其他管路或设施时,需要考虑不同竖井之间距离地面的高度差。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用于排水的第三竖井的容积设置为最大,能够保证第三竖井能够有足够的容积容纳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流入的雨水,提高管井结构的整体蓄水能力。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还包括泵体,设置于第三竖井,用于对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进行排水。

1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三竖井内设置用于排出雨水的泵体,通过泵体能够将第一竖井和第二竖井流入第三竖井内的雨水排出。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面最低的第三竖井内设置泵体,使泵体能够同步排出管井结构中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中的雨水。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还包括:三个第二管道,三个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相连接,三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二管道用于将雨水导入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

19、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分别通过各自相连的第二管道导入雨水,且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对应的第二管道相互连通,使雨水能够通过第二管道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竖井内部。

20、具体来说,三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为雨水入口,三个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为雨水出口。雨水经过不同的第二管道分别流入不同的竖井内。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分别设置相应的管道,能够保证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均能够通过第二管道导入雨水,提高了管井结构的整体进水效率。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还包括第三管道,与三个第二管道连接,三个第二管道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

23、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管井结构还包括用于输送雨水的第三管道,雨水经过第三管道分别流入三个第二管道后进入三个竖井。

24、具体来说,第三管道与地面上的雨水收集设备相连接,在降雨过程中,雨水进入第三管道后分别进入三个第二管道,经由三个第二管道分别进入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之中。

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管井结构中设置了用于传输雨水的第三管道,通过第三管道将地面上的雨水分别传输至三个第二管道中,起到了对地面雨水进行统一收集,以及统一传输引流的作用。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还包括:沉沙池,与第三管道相连接,沉沙池设置于第一竖井、第二竖井和第三竖井的上游。

27、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管井结构中还设置有沉沙池,雨水收集设备收集到的雨水流经第三管道时,雨水先流经沉沙池进行沉降,避免雨水中的大量泥沙经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流入三个竖井之中。

28、具体来说,沉沙池布设在三个竖井的上游位置,保证雨水流入三个竖井之前先经过沉沙池的沉降。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三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延伸至地面之上。

30、在该技术方案中记载了与三个竖井一一对应的三个第二管道的入口延伸至地面上,以对地面上的雨水进行收集。

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三个第二管道延伸至地面之上,使三个竖井的入水口分别位于地面上的不同位置,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还包括:三个过滤件,分别设置于三个第二管道的入口位置,且三个过滤件位于地面之上。

33、在该技术方案中,管井结构中还设置有三个过滤件,且三个过滤件分别对流经三个第二管道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过多杂物进入管井结构中。

3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雨水调蓄系统,包括:

35、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管井结构,管井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3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的地下雨水调蓄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管井结构,因而具有上述管井结构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并且地下雨水调蓄系统包括多个管井结构,多个管井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且每个管井结构中均设有用于排水的第三竖井,使多个管井结构之间无需通过管道连通,提高了地下雨水调蓄系统的搭设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管井结构的布设位置。

37、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井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管井结构间隔设置在建筑物外墙与用地红线之间的区域。

3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单独设置的管井结构均设置在建筑物外墙与用地红线之间的区域,进一步降低了布设雨水调蓄系统的地面的承重能力的影响。

4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