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8801发布日期:2023-06-08 18: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路桥桩基,尤其涉及一种桩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桩基是一栋建筑的基础,因此需要非常高的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的质量,防止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如今人们常常通过加固机构对桩基进行加固。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802778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包括桩基本体、加强螺栓以及连接螺栓,所述桩基本体底端的两侧外壁均贴合套设有半圆形套板,所述半圆形套板底端的外壁均固定有半环形板,所述半环形板上均等距插设有三个定位锥形钉,两个半圆形套板包裹在桩基本体的外壁上,半圆形套板通过半环形板上各自插设有的三个定位锥形钉与地面的穿插,从而能够增加对桩基本体的加固效果。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半圆形套板尺寸固定,不能根据实际桩基本体的直径调节,从而导致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桩基本体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与缓冲机构,桩基本体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防护机构为设置在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间的上下两组滑动内板,滑动内板两端分别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两组滑动内板间的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相邻侧均连接有弯折杆,每组的两弯折杆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调节套管,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另一侧均连接有支杆,支杆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通过调节螺杆连接。

4、优选地,一组弯折杆相对端外周均开设有外螺纹,调节套管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且两端内螺纹方向相反,调节套管两端与一组弯折杆外周均螺纹连接。

5、优选地,第一侧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第一侧板之间紧密贴合,调节螺杆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螺纹连接,并穿过第二侧板端部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第二侧板之间紧密贴合。

6、优选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外壁均连接有一组第一支板与一组第二支板,一组第一支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一组第二支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外壁分别绕有第一钢绳与第二钢绳,第一钢绳与第二钢绳另一端连接有同一个第三钢绳。

7、优选地,调节机构为多个加固底板,每个加固底板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板,两个第三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杆,转杆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绕线槽,转杆外壁与第三钢绳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第三支板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齿牙,圆槽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齿槽,齿牙与齿槽相互啮合。

8、优选地,调节杆另一端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块,转杆一端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加固底板表面开设有多个加固孔,多个加固孔内部设置有定位螺栓。

9、优选地,缓冲机构为多个伸缩杆,多个伸缩杆一端分别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内壁连接,多个伸缩杆另一端均连接有半圆块,多个半圆块均与桩基本体内壁紧密贴合,半圆块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转动调节套管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一组弯折管带动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使得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桩基本体的直径调节,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2、2.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将调节杆由圆槽内拔出一定的距离后,可转动调节杆使得转杆转动,使得一端固定于转杆外壁的第三钢绳绕在转杆外壁,从而调节第三钢绳与第一钢绳、第二钢绳在使用时的长度,使得多个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位于桩基本体外壁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13、3.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利用伸缩杆与复位弹簧使得半圆块与桩基本体固定,增强了多个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与桩基本体之间的固定作用,若桩基本体受到外力冲击,则复位弹簧可对冲击进行缓冲,提高装置的加固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包括桩基本体(3),桩基本体(3)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2),桩基本体(3)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与缓冲机构,桩基本体(3)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为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间的上下两组滑动内板(4),滑动内板(4)两端分别与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两组滑动内板(4)间的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2)的相邻侧均连接有弯折杆(5),两弯折杆(5)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调节套管(6),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2)另一侧均连接有支杆(7),支杆(7)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侧板(8)或第二侧板(9),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间通过调节螺杆(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杆(5)相对端外周均开设有外螺纹,调节套管(6)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且两端内螺纹方向相反,调节套管(6)与两弯折杆(5)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0)穿过第一侧板(8)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与第一侧板(8)之间紧密贴合,调节螺杆(10)另一端与第二侧板(9)螺纹连接,并穿过第二侧板(9)端部连接有定位螺母(12),定位螺母(12)与第二侧板(9)之间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2)外壁均连接有一组第一支板(13)与一组第二支板(15),一组第一支板(13)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14),一组第二支板(15)之间连接有第二滑杆(16),第一滑杆(14)与第二滑杆(16)外壁分别绕有第一钢绳(17)与第二钢绳(18),第一钢绳(17)与第二钢绳(18)另一端连接有同一个第三钢绳(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多个加固底板(20),每个加固底板(20)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板(21),两个第三支板(21)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杆(22),转杆(22)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绕线槽,转杆(22)外壁与第三钢绳(19)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第三支板(21)上开设有圆槽(23),圆槽(23)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24),调节杆(24)一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齿牙(25),圆槽(23)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齿槽(26),齿牙(25)与齿槽(26)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4)另一端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块(27),转杆(22)一端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28),限位槽(28)与限位块(27)滑动连接,加固底板(20)表面开设有多个加固孔(29),多个加固孔(29)内部设置有定位螺栓(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为多个伸缩杆(31),多个伸缩杆(31)一端分别与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内壁连接,多个伸缩杆(31)另一端均连接有半圆块(32),多个半圆块(32)均与桩基本体(3)内壁紧密贴合,半圆块(32)与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加固结构,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桩基本体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与缓冲机构,桩基本体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防护机构为一组滑动内板,滑动内板两端分别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一侧内壁滑动连接,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相邻的一侧均连接有弯折杆,一组弯折杆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调节套管,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另一侧均连接有支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转动调节套管使得与之啮合的一组弯折管带动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使得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桩基本体的直径调节,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华,鞠方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