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3802发布日期:2023-09-13 21:0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


背景技术:

1、不良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中常见施工内容,淤泥质土、流砂等软弱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的关键内容。目前对于较厚浅层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桩、混凝土灌注桩等,但以上处理方法由于设备较大,需要先对软弱基础进行表面处理,无法直接处理已经开挖至流砂层和淤泥质土层的软弱基础,基础标高发生变化时适应能力也较差,另外受设备制约也无法处理较为狭窄的沟槽。cn105951749b公开的一种受限空间内软基础钢管桩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打桩后进行灌浆作业,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但对软基础承载能力仍然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实现了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提高桩体承载力,施工作业环境适应性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包括桩身,桩身为筒状结构,桩身下端设有桩尖,桩身内壁设有竖向滑槽,桩身的侧壁设有若干阻力片穿出孔,桩身内设有阻力片锤头,阻力片锤头为空心结构,阻力片锤头外侧设有与竖向滑槽配合的键齿,阻力片锤头顶部设有注浆孔,侧壁设有若干灌浆孔,阻力片锤头外侧设有若干组阻力片滑槽,阻力片包括片体,片体一端设有与阻力片滑槽配合的滑块,另一端设置在阻力片穿出孔中,阻力片锤头顶部设有顶头。

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阻力片锤头中心设有供中心滑杆穿过的滑杆孔,桩身内底部设有滑杆槽,中心滑杆依次穿过注浆孔和滑杆孔后插入滑杆槽。

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中心滑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外侧的竖向凸槽。

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顶头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底部的顶腿,顶腿放置在阻力片锤头的顶部,桩身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分别设有供中心滑杆和顶腿穿过的滑孔和顶腿孔。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片体下端设有片刃脚。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阻力片锤头包括若干锥形顶头,锥形顶头通过传力管连接,锥形顶头的内腔与传力管连通,阻力片滑槽设置在锥形顶头外壁,注浆孔设置在最上端的锥形顶头上侧。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通过打桩、阻力片顶进、灌浆等施工工艺,实现了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桩身为空心桩,方便阻力片锤头以及阻力片的安装,同时节省了桩体材料用量,降低了复合桩的生产成本,施工完成后通过注浆方式补充桩身空隙,保障了桩体整体性和稳定性。

10、2、通过设置阻力片提高复合桩承载性能,打桩过程阻力片保持在桩体内部,降低了打桩的摩擦阻力,打桩完成后通过伸出阻力片,增强了复合桩的承载能力。

11、3、阻力片锤头实现了多组阻力片同时顶进,提高了施工效率,设置注浆孔3和灌浆孔以及将阻力片锤头设置为空腔结构,为后续灌浆作业提供了通道。

12、4、通过滑槽、孔洞等方式实现中心滑杆、盖板、顶头等部件与桩身连接,使上述部件具有可拆卸性,施工完成后拆除上述部件,实现了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复合桩的使用成本。

13、5、通过设置盖板、顶头等两个承载部件分为打桩作业和阻力片顶进作业提供动力承载,实现了打桩作业与阻力片顶入作业能够分步进行,降低了复合桩施工的难度。

14、6、该复合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环保性能好、施工作业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狭窄沟槽、地基标高变化部位等条件的软弱基础处理,有效解决了作业环境受限条件下软弱地基处理难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桩身(1)为筒状结构,桩身(1)下端设有桩尖(101),桩身(1)内壁设有竖向滑槽(104),桩身(1)的侧壁设有若干阻力片穿出孔(103),桩身(1)内设有阻力片锤头(3),阻力片锤头(3)为空心结构,阻力片锤头(3)外侧设有与竖向滑槽(104)配合的键齿(305),阻力片锤头(3)顶部设有注浆孔(307),侧壁设有若干灌浆孔(306),阻力片锤头(3)外侧设有若干组阻力片滑槽(304),阻力片(4)包括片体(401),片体(401)一端设有与阻力片滑槽(304)配合的滑块(403),另一端设置在阻力片穿出孔(103)中,阻力片锤头(3)顶部设有顶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片锤头(3)中心设有供中心滑杆(2)穿过的滑杆孔(303),桩身(1)内底部设有滑杆槽(105),中心滑杆(2)依次穿过注浆孔(307)和滑杆孔(303)后插入滑杆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滑杆(2)包括杆体(201)和设置在杆体(201)外侧的竖向凸槽(2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6)包括顶板(601)和设置在顶板(601)底部的顶腿(602),顶腿(602)放置在阻力片锤头(3)的顶部,桩身(1)顶部设有盖板(5),盖板(5)上分别设有供中心滑杆(2)和顶腿(602)穿过的滑孔(501)和顶腿孔(5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401)下端设有片刃脚(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片锤头(3)包括若干锥形顶头(301),锥形顶头(301)通过传力管(302)连接,锥形顶头(301)的内腔与传力管(302)连通,阻力片滑槽(304)设置在锥形顶头(301)外壁,注浆孔(307)设置在最上端的锥形顶头(301)上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包括桩身,桩身为筒状结构,桩身下端设有桩尖,桩身内壁设有竖向滑槽,桩身的侧壁设有若干阻力片穿出孔,桩身内设有阻力片锤头,阻力片锤头为空心结构,阻力片锤头外侧设有与竖向滑槽配合的键齿,阻力片锤头顶部设有注浆孔,侧壁设有若干灌浆孔,阻力片锤头外侧设有若干组阻力片滑槽,阻力片包括片体,片体一端设有与阻力片滑槽配合的滑块,另一端设置在阻力片穿出孔中,阻力片锤头顶部设有顶头。该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实现了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提高桩体承载力,施工作业环境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铁朝虎,刚得志,沈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