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7929发布日期:2023-08-09 20: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基施工,具体讲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1、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形:一是打在基坑底部的单根桩基如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只能在地坪面或称地面上施工,二是对若干根桩基如若干根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中的一些管桩要随机进行静压试验,也只能在地坪面或称地面上施工,施工后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顶端与地坪面的高度不相上下。只能待基坑挖好后,再切割掉基坑底板以上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既造成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施工效率。

2、而现有技术的上下桩可拆的连接结构,只能在连接处的高度拆卸,所以无法用作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地坪面上拆卸上下管桩连接处的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包括包覆钢筋笼的混凝土和与两端的钢筋笼及混凝土固定的钢端板和钢套,钢端板与钢套相互固定,还包括连接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和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多个螺纹连接结构,每个螺纹连接结构沿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周向布置,每个螺纹连接结构拆卸的施力处均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顶端。

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具有以下优点:

4、施工时,可将躺横的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和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螺纹连接结构用扳手或借用电动拧螺丝设备逐个连接固定,再采用桩机将上下固定的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和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起吊并在预定地点打桩如静压打桩或采用振动锤打桩,可同时对某些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随机进行静压试验,将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打至预定深度如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顶面与地平面平齐且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底端位于欲挖基坑的底板高度时,停止打桩,施工人员在地坪面上,用扳手或借助电动拧螺丝设备逐个拆卸螺纹连接结构后,用桩机或吊机将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起吊至地坪面上待下一根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重复使用。

5、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在每根管桩打至预定高度,即可在地坪面上操作而逐个拆卸几米如5米深处的上下桩的螺纹连接结构而重复利用,开挖基坑时没有废桩阻碍,既不会造成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6、进一步地,每个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底钢端板上的穿第一螺钉用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下顶钢端板上的与第一通孔同轴线并旋合第一螺钉用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钉的第一圆形大头上有朝上的第一内六角沉孔,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内有套合在第一螺钉的第一圆形大头外侧且下端与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底钢端板固定的圆形钢管,第一螺钉的第一圆形大头与对应的圆形钢管的圆形内孔壁间隙配合,圆形钢管的顶端固定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上,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上有与圆形钢管内圆孔同轴线并用于穿插并旋转第一螺钉用的扳杆的圆孔,扳杆的底端有能套合在第一内六角沉孔内的正六边形柱,扳杆的顶端有伸出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的圆孔外并供人在地坪面上施力的施力结构;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一通孔和第一螺钉均为多个、圆形钢管为多根并均沿管桩周向布置。所述的施力结构可以是人工操作的施力杆,也可以是供电动拧螺丝设备的扳手套入的多边形柱或插入的多边形孔。上下桩连接结构采用以上一种具体结构后,利用扳杆插入圆形钢管内旋紧或旋松螺纹连接结构,其操作简单、方便和快捷,并且钢管与钢端板及钢套和钢筋笼及混凝土固定,进一步增强了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强度、力学性能和抗载能力。

7、进一步地,所述的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上的圆孔为穿第二螺钉并容置第二螺钉的第二圆形大头的第二通孔,每根圆形钢管的顶端有旋合第二螺钉用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的第二圆形大头上有朝上并供人在地坪面上将外六角扳手伸入以旋转第二螺钉用的第二内六角沉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和第二螺钉均为多个并均沿管桩周向布置。采用以上结构后,第二螺钉起到圆形钢管管帽作用,既防止泥浆等进入圆形钢管内而妨碍第一螺钉的正常旋合,又进一步增强了顶钢端板的承压能力。

8、进一步地,所述的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和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均为圆形,所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一通孔、第一螺钉、圆形钢管、第二通孔和第二螺钉均沿圆周均匀布置。采用以上结构后,圆形管桩的制作相对方便,通用性更强,且上下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好,装拆操作均更方便更快捷。

9、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套外周壁上的第一钢固定耳,还包括固定在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下顶钢套外周壁上的第二钢固定耳;每个第一钢固定耳上有一个穿外连接杆用的第三通孔,每个第二钢固定耳上有一个旋合外连接杆下端的外螺纹用的第三螺纹孔,每根外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三圆形大头,第三圆形大头上有朝上并供人在地坪面上将外六角扳手伸入以旋转外连接杆从而固紧或旋松外连接杆用的第三内六角沉孔。上下桩连接结构采用以上另一种具体结构后,其操作简单、方便和快捷,相对上一种,其结构相对简单,制作和安装及拆卸均相对方便。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和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均为圆形,所述的第一钢固定耳、第三通孔、外连接杆、第二钢固定耳和第三螺纹孔均为多个并均沿圆周均匀布置。采用以上结构后,圆形管桩的制作相对方便,通用性更强。且上下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好,装拆操作均更方便更快捷。

11、进一步地同一根外连接杆两端的第三通孔与第三螺纹孔在同一铅垂线上。采用以上结构后,连接杆的铅锤度更好,其安装或拆卸均更方便、快捷和省力。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六角扳手为安装在电动拧螺丝设备上的外六角扳手或设有加力杆的外六角扳手。采用以上结构后,可借助电动拧螺丝设备或借助于加力杆安装或拆卸螺纹连接结构,使安装或拆卸均更方便、快捷和省力。

13、进一步地,每个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底钢端板上的穿内连接杆用的第四通孔和设置在紧邻的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下顶钢端板上并与第四通孔同轴线并旋合内连接杆底螺纹用的第四螺纹孔,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内有套合在内连接杆外的圆形钢管,圆形钢管的底端与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底钢端板固定,圆形钢管的顶端固定在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上,内螺纹杆与对应的圆形钢管的圆形内孔壁间隙配合,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上顶钢端板上有容置内连接杆的第四圆形大头的阶梯孔,第四圆形大头上有朝上的第四内六角沉孔;所述的第四螺纹孔、第四通孔、内连接杆和阶梯孔均为多个、圆形钢管为多根并均沿管桩周向布置。上下桩连接结构采用以上再另一种具体结构后,集合了以上两种的优点,其操作简单、方便和快捷,并且钢管与钢端板及钢套和钢筋笼及混凝土固定,进一步增强了本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强度、力学性能和抗载能力。其结构也相对简单,安装及拆卸均相对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