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3292发布日期:2023-09-02 11: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修复,具体为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目前天然水大多依靠河道进行交汇贯通,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多的垃圾以及化工废料进入到河道中对河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对河道进行治理。

2、常见的河道修复装置在进行修复时需要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一方面,垃圾随着水流的流动而流动,常见的船舶式打捞法存在清理不干净的问题,其次在打捞时对于水中的垃圾无法进行彻底的清理,使得清理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具备充分打捞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河道修复装置不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充分打捞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包括两个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放置有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基座之间均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滑块均与其相互靠近的滑槽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块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板,位于右侧的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块,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撑块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位于后方的第一支撑块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贯穿与其相互靠近的第一支撑块,第一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其相互靠近的齿板啮合,第二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其相互靠近的齿板啮合。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闸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闸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稳定,进而维持整体的稳定性。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链轮,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链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的稳定,使得第一主动链轮能够随着第一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第二主动链轮能够随着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

7、进一步的,位于右侧的所述基座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上方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稳定工作,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能够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稳定的传输。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其相互靠近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稳定,进而维持整体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位于前方的两个辅助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轴,位于后方的两个辅助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轴,第一辅助轴和第二辅助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清扫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辅助轴和第二辅助轴的稳定,进而使得清扫刷能够稳定的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轴贯穿辅助板且第一辅助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辅助轴贯穿辅助板且第二辅助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的稳定,进而维持整体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将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分别处于开闭的状态,使得河道中的水流能够通过的同时,水流中的垃圾也能够被阻挡,达到了对垃圾充分打捞的效果,解决了常见的河道修复装置不能对水中的垃圾进行充分打捞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辅助轴和第二辅助轴,使得第一辅助轴能够通过第一从动链轮跟随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二辅助轴能够通过第二从动链轮跟随第二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在驱动第一过滤闸门升降或第二转动杆在驱动第二过滤闸门升降时,第一辅助轴和第二辅助轴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清扫刷能够对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包括两个基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座(1)之间放置有第一过滤闸门(2)和第二过滤闸门(3),第一过滤闸门(2)和第二过滤闸门(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两个基座(1)之间均开设有多个滑槽(5),每个滑块(4)均与其相互靠近的滑槽(5)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块(4)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板(6),位于右侧的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块(7),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撑块(7)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位于后方的第一支撑块(7)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均贯穿与其相互靠近的第一支撑块(7),第一转动杆(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与其相互靠近的齿板(6)啮合,第二转动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与其相互靠近的齿板(6)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闸门(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2),第二过滤闸门(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链轮(14),第二转动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链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所述基座(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上方放置有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8),第一电机(17)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8)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杆(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9),每个支撑杆(19)的另一端均与其相互靠近的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20),位于前方的两个辅助板(2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轴(21),位于后方的两个辅助板(2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轴(22),第一辅助轴(21)和第二辅助轴(2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清扫刷(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轴(21)贯穿辅助板(20)且第一辅助轴(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24),第一从动链轮(24)通过链条与第一主动链轮(14)传动连接,第二辅助轴(22)贯穿辅助板(20)且第二辅助轴(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25),第二从动链轮(25)通过链条与第二主动链轮(15)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河道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包括两个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放置有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基座之间均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滑块均与其相互靠近的滑槽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块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板,位于右侧的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块,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撑块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该小流域河道修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过滤闸门和第二过滤闸门的开闭,使得河道中的水流能够通过的同时,水流中的垃圾也能够被阻挡,达到了垃圾充分打捞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锦润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