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2530发布日期:2023-08-10 03:1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洪堤,具体为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


背景技术:

1、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能够保护住在河岸的人每年远离洪灾,免遭财产损失,现有的河堤常规都需要筑造防洪的防洪堤。

2、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021755996.4,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岸基、与岸基滑动连接的防洪堤以及设置在防洪堤和岸基之间的缓冲层;岸基靠近河道的一侧设有安装槽,防洪堤与安装槽的底部滑动连接;防洪堤靠近河道的一侧设有引流槽,引流槽的底部为斜面,顶部为开口向河道方向的曲面;缓冲层的内部填充有废旧轮胎。本申请具有在洪水冲击河道时,防洪堤设在岸基的前方,避免洪水直接冲击岸基,由于防洪堤与岸基滑动连接,在防洪堤承受洪水冲击时,防洪堤受力向岸基方向移动,在缓冲层的作用下,防洪堤所承受的能量被缓慢释放,降低了防洪堤承受的冲击力,提高了防洪堤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3、该防洪堤通过在“c”字形的岸基内安装防洪堤,来减少洪水对岸基的冲击,但“c”字形的岸基使得防洪堤的安装较为不便,且洪水会进入防洪堤之间的缝隙中,也会逐渐侵蚀岸基,使用效果较为局限。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该防洪堤通过在“c”字形的岸基内安装防洪堤,来减少洪水对岸基的冲击,但“c”字形的岸基使得防洪堤的安装较为不便,且洪水会进入防洪堤之间的缝隙中,也会逐渐侵蚀岸基,使用效果较为局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岸基主体,所述岸基主体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桩;

3、所述岸基主体上安装有防洪堤结构,所述防洪堤结构包括防洪堤主体,所述防洪堤主体安装在岸基主体的端部,所述防洪堤主体的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防洪堤主体远离空槽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洪堤主体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洪堤主体的侧壁内壁活动安装有导流块,所述防洪堤主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4、优选的,所述岸基主体上安装有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包括遮板,所述遮板活动安装在防洪堤主体的顶面,所述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遮板的底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筒,所述岸基主体与防洪堤主体之间铺设有缓冲填充层。

5、优选的,所述岸基主体为“l”形构造,所述固定桩插设在安装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防洪堤主体的横截面为“c”字形构造,所述空槽与凸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流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导流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遮板铺设在防洪堤主体与防洪堤结构之间,所述遮板通过合页活动安装在防洪堤主体顶面,所述滚筒的底面与岸基主体的顶面贴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洪堤通过固定桩和安装槽的配合,使得防洪堤主体的安装便捷,且凸块卡在空槽内侧,可保证多组防洪堤主体之间连接紧密,同时可减少洪水对岸基的直接冲击,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使用效果更好。

10、1.设置有防洪堤结构,将防洪堤结构吊起,将防洪堤结构移动到固定桩上侧后,下放,使得吊起的一组防洪堤结构上的凸块可卡在下侧一组防洪堤结构上的空槽内部,并且固定桩可插入安装槽的内部,即可将防洪堤结构安装在岸基主体上,安装较为便捷,且多组防洪堤结构之间相互卡接,连接更为紧密,且之间的缝隙曲折,可减缓洪水的流势,涌来的洪水无法从缝隙内直接冲击岸基主体,可减少洪水对岸基的冲击效果,防洪堤主体受到洪水的冲击时,导流块可将浪涌重新引导到洪水中,避免水花溅到岸基主体表面,且导流块推动连接杆,连接杆在固定筒内部移动,挤压弹簧,弹簧的弹性可减缓导流块的活动趋势,且让导流块可自动复位。

11、2.设置有过渡结构,将缓冲填充层铺设在防洪堤主体与岸基主体之间的缝隙中,并将遮板的另一端盖在岸基主体上,使滚筒的底面与岸基主体接触,可在防洪堤主体受洪水冲击,因缓冲填充层受力形变,使防洪堤主体相对于岸基主体轻微位移时,滚筒可减少遮板对岸基主体的磨损,且避免异物掉入岸基主体与防洪堤主体之间的空隙中,并且拉开遮板即可对缓冲填充层进行更换,保养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岸基主体(1),所述岸基主体(1)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主体(1)上安装有过渡结构(3),所述过渡结构(3)包括遮板(31),所述遮板(31)活动安装在防洪堤主体(21)的顶面,所述遮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合页(32),所述遮板(31)的底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筒(33),所述岸基主体(1)与防洪堤主体(21)之间铺设有缓冲填充层(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主体(1)为“l”形构造,所述固定桩(11)插设在安装槽(2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主体(21)的横截面为“c”字形构造,所述空槽(22)与凸块(23)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流块(2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7)的一端与导流块(2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8)的一端与固定筒(2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31)铺设在防洪堤主体(21)与防洪堤结构(2)之间,所述遮板(31)通过合页(32)活动安装在防洪堤主体(21)顶面,所述滚筒(33)的底面与岸基主体(1)的顶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防洪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岸基主体,所述岸基主体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桩;所述岸基主体上安装有防洪堤结构,所述防洪堤结构包括防洪堤主体,所述防洪堤主体安装在岸基主体的端部,所述防洪堤主体的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防洪堤主体远离空槽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洪堤主体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洪堤主体的侧壁内壁活动安装有导流块,所述防洪堤主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本技术防洪堤通过固定桩和安装槽的配合,使得防洪堤主体的安装便捷,且凸块卡在空槽内侧,可保证多组防洪堤主体之间连接紧密,同时可减少洪水对岸基的直接冲击,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戚宏俊,芦义娟,陈海军,莫洪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俊益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