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2435发布日期:2023-08-25 01:2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边坡,尤其涉及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1、挡土墙是水利堤防边坡中常用的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和景观效果需求的提高,堤防边坡挡土墙不能只注重岸坡安全及稳定,更要兼顾休闲娱乐及景观作用。传统的堤防边坡悬臂式挡土墙主要由墙身、墙趾板和墙踵板构成,主要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来维持稳定。河道低水位时,如果挡土墙高度较大,加之墙趾板和墙前抛石的存在,导致墙顶步道行人实际距离水面较远,亲水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既安全又美观,还兼顾休闲亲水性能。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包括边坡、第一挡土墙、第二挡土墙、抛石基床、倒滤层和抛石层,第一挡土墙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挡土墙沿边坡坡面间隔设置,且第一挡土墙的底端插入边坡的土层中,相邻两第一挡土墙之间的边坡坡面上铺设有植被层,第二挡土墙设置在边坡临水侧,第二挡土墙顶端设有步道面板,抛石基床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倒滤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靠近边坡的一侧,抛石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临水侧。

4、进一步地,第二挡土墙的墙身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靠近边坡的一端设有反滤包。

5、进一步地,第二挡土墙的顶端设有支撑面板,步道面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上。

6、进一步地,步道面板和支撑面板均和与第二挡土墙相邻的第一挡土墙接触。

7、进一步地,第二挡土墙与抛石基床之间设有二片石垫层。

8、进一步地,第一挡土墙的顶端设有石板坐凳。

9、进一步地,步道面板临水侧设有栏杆。

10、进一步地,第一挡土墙底端设有素混凝土垫层。

11、进一步地,第一挡土墙呈倒t型,第一挡土墙包括第一墙身和第一底板,第一墙身垂直设置在第一底板中部,第二挡土墙包括第二墙身和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靠近边坡设置,第二墙身垂直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第一端与第二墙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与第二墙身之间的距离。

12、进一步地,第一挡土墙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挡土墙将边坡坡面分为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其中第一坡面靠近第二挡土墙,第一坡面的坡度小于第二坡面的坡度。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若干第一挡土墙和第二挡土墙组成多级挡土墙形式,将边坡土压力和剩余水压力荷载分摊到各级挡土墙上,保证边坡的安全,同时达到减少单级挡土墙段尺寸的目的;并且第二挡土墙上设有步行面板,而由于采用若干第一挡土墙和第二挡土墙组成多级挡土墙形式,第二挡土墙高度得到降低,使得步道面板能够靠近水域设置,亲水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在边坡坡面上铺设有植被层和若干第一挡土墙的设置,使得边坡能够适应不同水位变化,同时兼具行人休憩娱乐的功能,达到景观提升和休闲娱乐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包括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土墙、第二挡土墙、抛石基床、倒滤层和抛石层,所述第一挡土墙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挡土墙沿边坡坡面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土墙的底端插入边坡的土层中,相邻两所述第一挡土墙之间的边坡坡面上铺设有植被层,所述第二挡土墙设置在边坡临水侧,所述第二挡土墙顶端设有步道面板,所述抛石基床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所述倒滤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靠近边坡的一侧,所述抛石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临水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土墙的墙身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靠近边坡的一端设有反滤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土墙的顶端设有支撑面板,所述步道面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道面板和支撑面板均和与第二挡土墙相邻的第一挡土墙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土墙与抛石基床之间设有二片石垫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土墙的顶端设有石板坐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道面板临水侧设有栏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土墙底端设有素混凝土垫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土墙呈倒t型,所述第一挡土墙包括第一墙身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墙身垂直设置在第一底板中部,所述第二挡土墙包括第二墙身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靠近边坡设置,所述第二墙身垂直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所述第一端与第二墙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与第二墙身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土墙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挡土墙将边坡坡面分为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其中所述第一坡面靠近第二挡土墙,所述第一坡面的坡度小于第二坡面的坡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堤防边坡挡土墙组合结构,包括边坡、第一挡土墙、第二挡土墙、抛石基床、倒滤层和抛石层,第一挡土墙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挡土墙沿边坡坡面间隔设置,且第一挡土墙的底端插入边坡的土层中,相邻两第一挡土墙之间的边坡坡面上铺设有植被层,第二挡土墙设置在边坡临水侧,第二挡土墙顶端设有步道面板,抛石基床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倒滤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靠近边坡的一侧,抛石层设置在第二挡土墙底端临水侧。本技术既安全又美观,还兼顾休闲亲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于雯雯,刘扬勇,于晓岩,李双生,胡欣,匡峰,吴佳苹,李婷,吴淑雄,常聪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四航局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