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1656发布日期:2023-06-21 13:5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内衬墙是地铁基坑内的侧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竖直设置内衬墙模板,在内衬墙模板与基坑壁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形成内衬墙。

2、具体地,内衬墙模板在设置时,需要采用单侧支模工艺,将钢管一端支撑于基坑底,另一端斜撑于竖直的内衬墙模板上,避免内衬墙模板倾倒,由于斜撑的钢管占据的空间较大,用于施工作业的满堂排架无法与斜撑钢管同时设置,需要等到内衬墙强度达标后拆除内衬墙模板和斜撑的钢管,为在基坑内搭设满堂排架腾出空间。

3、然而,内衬墙达到强度要求需要大概5-10天,等到内衬墙强度达标后拆除斜撑钢管再搭设满堂排架,导致了整个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能够解决等内衬墙强度达标后拆除斜撑钢管再搭设满堂排架导致的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内衬墙模板的表面贴设有双钢管,基坑内设置有盘扣式满堂排架,其中,包括:

4、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插接杆,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双钢管,所述插接杆与所述内衬墙模板的表面呈夹角;

5、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连的承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盘扣式满堂排架,所述承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插接杆能够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插接杆的插设深度可调;

6、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锁定所述插接杆在所述连接孔内的插设深度。

7、可选地,所述插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定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定件螺接于所述插接杆并能够沿着所述插接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锁定件抵靠于所述承接部时,所述插接杆的插设深度不再变大。

8、可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螺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螺接部上,所述限位部呈环状,所述限位部套设于所述螺接部外,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管卡,所述管卡卡设于所述双钢管。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插接杆和所述管卡连接的夹角处。

11、可选地,所述承接部为连接筒,所述连接孔为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开口,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插接杆的形状相适配。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卡夹口,所述卡夹口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口,所述插销能够穿设所述插口、所述卡夹口和所述盘扣式满堂排架上圆盘的安装孔。

13、可选地,所述插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卡夹口相对的两侧壁上。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采用钢质材料制成。

15、可选地,所述插接杆与所述内衬墙模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呈90°。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锁定件。该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在安装时,将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内衬墙模板表面的双钢管,然后将插接杆插设于第二连接件上承接部的连接孔中,接着调节插接杆在连接孔内的插设深度,将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盘扣式满堂排架,并利用锁定件锁定插接杆在连接孔内的插设深度。此时该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就安装在了内衬墙模板与盘扣式满堂排架之间,且该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借助盘扣式满堂排架对内衬墙模板进行支撑,不仅不影响盘扣式满堂排架的搭设摆放,而且不影响内衬墙的强化,相比于目前需要等内衬墙强度达标,将影响盘扣式满堂排架搭设的斜撑钢管拆除后再搭设盘扣式满堂排架,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内衬墙模板(200)的表面贴设有双钢管(400),基坑内设置有盘扣式满堂排架(5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1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定件(3)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定件(3)螺接于所述插接杆(12)并能够沿着所述插接杆(1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锁定件(3)抵靠于所述承接部(21)时,所述插接杆(12)的插设深度不再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包括螺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螺接部上,所述限位部呈环状,所述限位部套设于所述螺接部外,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管卡,所述管卡卡设于所述双钢管(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还包括加强部(13),所述加强部(13)设置于所述插接杆(12)和所述管卡连接的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21)为连接筒,所述连接孔为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开口,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插接杆(12)的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插销(23),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上设置有卡夹口(221),所述卡夹口(221)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口,所述插销(23)能够穿设所述插口、所述卡夹口(221)和所述盘扣式满堂排架(500)上圆盘(501)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卡夹口(221)相对的两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采用钢质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12)与所述内衬墙模板(200)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呈9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内衬墙模板的表面贴设有双钢管,基坑内设置有盘扣式满堂排架。该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锁定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插接杆,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双钢管,插接杆与内衬墙模板的表面呈夹角。第二连接件包括相连的承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盘扣式满堂排架,承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插接杆能够插设于连接孔,且插接杆的插设深度可调。锁定件用于锁定插接杆在连接孔内的插设深度。该内衬墙模板支撑装置借助盘扣式满堂排架对内衬墙模板进行支撑,能够与坑内满堂排架同时搭设安装,相比于目前的单侧支模工艺,缩短了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庆,杜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