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1187发布日期:2023-07-24 01:1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清淤,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1、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或者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且不挤土,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并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随后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在后续进行工程灌注桩施工操作时,灌注桩孔内部会残留有地质淤泥以及泥浆水,在进行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淤操作,因此设计了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

2、现有的灌注桩孔清淤装置一般通过吊装设备来将清淤装置整体深入灌注桩内,并不断改变纵向高度以带动刮板对灌注桩内周侧壁进行清淤刮除操作,刮除后的侧壁淤泥会掉落至灌注桩底部,随后利用装置进行集中收集,但是这样的方式将淤泥的刮除以及收集分步处理,在较深的灌装桩内进行时会因刮除长度的增加导致桩底的淤泥堆积过度,不利于装置进行淤泥收集作业,同样将淤泥刮除以及收集分步操作,还会增加整体的清淤作业时间。

3、因此,发明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这样的方式将淤泥的刮除以及收集分步处理,在较深的灌装桩内进行时会因刮除长度的增加导致桩底 的淤泥堆积过度,不利于装置进行淤泥收集作业,同样将淤泥刮除以及收集分步操作,还会增加整体的清淤作业时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包括立筒以及可拆卸滑动插接于立筒底端的收集筒,所述立筒周侧壁连接有多个侧筒,所述侧筒滑动套设有滑筒,所述滑筒外周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多个刮板,所述侧筒内转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立筒中心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料叶片,所述转轴周侧壁连接有送料叶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立筒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底端中心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连接有多个卡座,每个所述卡座均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转轴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筒外周侧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筒内周侧壁适配位置均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延伸柱,所述收料叶片可拆卸套设于延伸柱,所述延伸柱螺纹套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与收料叶片一侧壁抵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筒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伸缩组件,每个所述伸缩组件均通过可横向滑动的伸缩杆与刮板连接,且所述刮板表面做圆角处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叶片以及收料叶片均与侧筒内周侧壁转动抵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滑筒与侧筒之间滑动来改变刮板横向位置,直至与灌注桩周侧壁抵接以进行淤泥刮除作业,在刮除的过程中,通过转轴转动来带动收料叶片以及送料叶片转动,进而通过收料叶片对刮板刮除的淤泥实时收集,并通过转动的送料叶片将淤泥通过侧筒传递至收集筒中临时储存,可以将对灌注桩内周侧壁的淤泥刮除以及收集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在避免内周侧壁刮除的淤泥掉落至灌注桩底端造成堆积难以清理的问题的前提下,通过淤泥刮除以及收集同步进行进一步节省了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筒(1)以及可拆卸滑动插接于立筒(1)底端的收集筒(3),所述立筒(1)周侧壁连接有多个侧筒(4),所述侧筒(4)滑动套设有滑筒(12),所述滑筒(12)外周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多个刮板(15),所述侧筒(4)内转动穿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远离立筒(1)中心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料叶片(18),所述转轴(9)周侧壁连接有送料叶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筒(1)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筒盖(2),所述筒盖(2)底端中心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底端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顶端连接有多个卡座(7),每个所述卡座(7)均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8),所述转轴(9)与驱动组件(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筒(4)外周侧壁开设有多个滑槽(10),所述滑筒(12)内周侧壁适配位置均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远离驱动组件(8)的一端连接有延伸柱(17),所述收料叶片(18)可拆卸套设于延伸柱(17),所述延伸柱(17)螺纹套设有螺母(19),且所述螺母(19)与收料叶片(18)一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12)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伸缩组件(13),每个所述伸缩组件(13)均通过可横向滑动的伸缩杆(14)与刮板(15)连接,且所述刮板(15)表面做圆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叶片(16)以及收料叶片(18)均与侧筒(4)内周侧壁转动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孔高效清淤装置,包括立筒以及收集筒,立筒周侧壁连接有多个侧筒,侧筒滑动套设有滑筒,滑筒外周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多个刮板,侧筒内转动穿设有转轴,转轴远离立筒中心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料叶片,转轴周侧壁连接有送料叶片。本技术通过转轴转动来带动收料叶片以及送料叶片转动,进而通过收料叶片对刮板刮除的淤泥实时收集,并通过转动的送料叶片将淤泥通过侧筒传递至收集筒中临时储存,可以将对灌注桩内周侧壁的淤泥刮除以及收集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在避免内周侧壁刮除的淤泥掉落至灌注桩底端造成堆积难以清理的问题的前提下,通过淤泥刮除以及收集同步进行进一步节省了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侯海明,董晓丽,赵卓章,刘思彤,刘先徽,秦增岩,张龙江,齐亚洲,宋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